小麦水分吸附速率研究

来源 :中国粮油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M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5种温度(10~35℃)、3个湿度(RH65%、RH86%、RH100%)环境中测定了初始低水分(4.97%-6.08%)、正常水分(10.11%~11.04%)、高水分(20.7%-22.72%)小麦样品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然后采用提出的扩散方程描述变化规律。随着温度和RH增加,小麦的水分吸附速率均增大。在RH65%-86%范围内,小麦初始水分越低,20~35℃条件的水分吸附速率越大。在RH65%,10℃小麦吸附速率随着初始水分减少而增大;在RH86%,与低水分样品比较,正常水分小麦样品10℃起始吸附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饲料氧化鱼油对草鱼肠道抗氧化防御能力的影响,以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转移酶(GSH/GSTs)通路为研究对象,以豆油、鱼油、氧化鱼油为饲料脂肪源分别设计豆油组(6S)、鱼油组(6F)
以2012年9家大豆蛋白生产企业的9份低温脱脂大豆粕为原料,以同向啮合双螺杆挤压机为挤压设备,采用相关性和主成分法分析大豆粕理化性质与挤压组织化系统参数、产品特性的关系
首先建立了单颗粒小麦内部水分迁移模型,基于有限元的方法数值模拟了颗粒内部水分变化规律,通过回归数值模拟数据,得到了颗粒平均水分模型和平均水分变化的干燥(或吸湿)速率模型。
近年,随着大部分华北落叶松近成熟林分被采伐利用,迹地更新技术成为经营管理的首选课题。2002~2006年,通过对围场桃山林场迹地更新技术的实践,总结出了“就近育苗、合理育苗、局部
杨慎从自身遭遇出发,对屈原、宋玉二人的未遇明君表达了极大的同情。对于屈原及其作品,杨慎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其可与日月争光。与朱熹相比,杨慎能从文章写作角度出发去合理
针对目前林业信息化建设资金薄弱、集成化程度低、数据分散且存在大量未受服务群体的现状并借鉴ASP模式在中小企业中的成功应用经验,提出了构建基于ASP模式的林业信息服务平台
研究了无水乙醇、丙三醇和1、2-丙二醇3种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含量对核桃油微乳制备的影响,并测定了核桃油微乳体系的水、油渗滤阈值。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设计对核桃油微乳
对红松S1-0播种苗进行正交施肥试验,研究基肥、追肥(氮、磷)对苗木生长的影响,探讨苗木最佳施肥配比。结果表明:各肥料因子对苗木生长影响排序为追肥尿素﹥基肥﹥追肥过磷酸钙,促进
研究了菜籽蛋白经酶解后在生物体内的生物利用,考察了水解度对菜籽蛋白生物if,0用度的影响。将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成8组,即无氮组、酪蛋白组、菜籽蛋白组、水解度(DH)为4%、8%、1
后腹膜血肿(RH)的死亡率仍然高达18~31%。许多脏器损伤可引起RH,最常见的原因是骨盆骨折,死亡率较高(9~61%)。 RH的早期治疗,主要根据病人的循环稳定状况。循环不稳定者应在简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