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绘画活动中矫治幼儿不良的心理行为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pi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成状态。”心理健康是人格健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现在大多的家庭形成了以孩子为“重心”的现象,使得孩子在爱的包围中,失去了一些应有的个性特征,他们在成人的包办代替中失去自信而变得自卑。在成人的娇宠中变得任性而霸道。在家人的溺爱中变得懒惰而怯懦。并且不同的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使得孩子也产生了不同的行为问题,及性格特征,为此,我园为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行为习惯,确立了《幼儿异常行为干预研究与对策》(申报省市研究课题)这一课题,围绕个别幼儿典型的异常行为习惯及行为问题,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相应的研究,并通过各种教育手段矫治其不良的心理行为,使孩子得以健康的成长。
  许多实验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心理发展的萌芽期,健康的心理形成和培养必须从幼儿抓起。因此,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已不仅仅是安排和护理幼儿的日常生活。保健与保育幼儿的身体以使其生长指标的达标,而且必须关注幼儿的情绪和需要,使其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合理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促进其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一、幼儿不健康心理状况的形成原因及操作依据
  教师通过对幼儿的测试,观察、发现部分幼儿表现出来的异常行为主要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听要求;吮指,主要表现在没事干,情绪低落。入睡时焦虑,入园会哭。遇到事情不会自己解决。针对以上情况,教师走访了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家庭环境及教养方式作了了解。同时也分析了造成幼儿不健康心理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幼儿缺少安全感,父母教育不当,对孩子批评多,表扬少或工作忙。经常让幼儿独自在家,还有就是家庭关系不和睦。为帮助孩子矫治不良的心理行为。为此,我采取了绘画这一疗法。因为绘画活动是一个有趣的活动,也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绘画活动不仅可以开发幼儿的心智,同时多变的形体、鲜艳的色彩能给幼儿美的感受,大于世界美的事物很多,有了表现美的能力,孩子就可以把自己对美的感受通过画笔表现出来,而获得身心方面的愉悦。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学派的理论:孩子内心无意识的东西是从绘画反映出来的。亦即绘画活动可以启示其内心世界,表达其对周围生活的感受。所以教师通过孩子所投射出的“心理画面”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使每个幼儿能健康茁壮成长。
  二、透视幼儿的心理,指导幼儿绘画
  从幼儿的心理角度看,3~6岁此时期幼儿的画其特点是大胆想象、所想内容丰富,其系千变万化、物我不分、万物生灵、神奇活现、把生活升华到童话的境界。以自己的审美方式,用自己特有的绘画语言在自己的作品中将其流露出来。在没有约束、没有限制的宽松和谐的环境中随心所意、富有幻想的创作。他们可以沉浸在自己的绘画情节及角色里边玩边画、边画边玩,他们笔下的任何一个点、一个面、一条线,都代表着一个物体的一个意思,反映他们眼里的世界,心中的感受,凝结着大千世界的爱和恨的真实情感。。幼儿通过绘画,可以真切的体现其心理状况和情绪波动,借助幼儿的绘画作品,教师可以从中去发现问题,思考分析,正确评价,进行引导。
  对于好动的幼儿来说,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敏捷的、富有幻想的、因此对事物的感知也是独特的富有个性的。绘画活动有自己想象的空间,可以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释放情感。对于吮指的孩子来说,绘画活动需要调动多种感官(眼、耳、手、脑)当孩子的注意力都被转移后,她的吮指次数就会减少。焦虑的孩子,表现出就是烦躁不安、易哭、不愿与同伴交往。绘画活动正好让这些孩子把内心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而借助绘画这种图画式的语言符号表现出来,进行情感表达与交流,缓解自己的情绪。总的来说,绘画对孩子是一种有吸引力的“信息沟通”活动。
  三、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培养健康的心理意识
  通过对幼儿绘画活动的观察,了解和掌握幼儿在自由绘画以及在课堂绘画中的行为,从而找到绘画中透出的相关问题,并尝试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在激发幼儿愉悦而主动的绘画中完善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在绘画中我也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有的幼儿喜欢用冷色调,黑色、蓝色、绿色等充斥整个画面。有的幼儿用色很单一,不会换颜色,这些都反映出幼儿的情绪情感比较喜欢沉默,独处;还有的幼儿把作品画的很小,甚至都集中在角落处,这就表现出他的 胆小与不自信。有的幼儿画面比较鲜艳,用色大胆,并且有的事物都感觉会动、会笑、在他看来,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反映出他的世界充满阳光,心情是愉快的、积极的……针对这些不同的情况。我也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比如:1.对于缺乏自信的幼儿,做到多鼓励、多指导,为他们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积极地去发现他们的优点,给他们加油,为他们鼓气,在别人眼里也许是微不足道、舉手之劳的拙作,我却为他们赞赏;2.对于多动的幼儿,抓住孩子的兴趣,激发幼儿,满足孩子的绘画心理需求及创作的欲望,有时虽画面不堪入目。但都是耐心教导,从他们的视角出发正确的、发展的审视他们的作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3.对于焦虑的孩子来说,在进行绘画指导过程中,常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赞许的目光、轻轻地抚摸、甜甜的吻。并常说:“你真棒”“你们的想法真好”等唤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同时并对进步的孩子给予实物奖励的方法。促进幼儿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中树立健康积极地心理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知道,孩子心理问题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作为家长和老师要让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就应保持一颗童心,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绘画活动是幼儿反映内心情感的一种特殊方式,同时也是幼儿的审美感受过程,幼儿通过活动不仅可以陶冶情操、释放情感,而且还能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相信良好的开端,将是成功的开始,“春雨润物、大爱无言。”关爱每个孩子的心灵,促进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坚信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课题研究将会硕果累累。
其他文献
自主游戏是幼儿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自主游戏在让幼儿感受到愉悦的同时,对促进其思维、语言和对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此外,教师在自主游戏中的指导策略及应用,对幼儿教育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人就长期在探讨自主游戏对幼儿教育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分析教师指导策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  一、自主游戏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自主游戏是幼儿提高对外界认知的重要方法,通过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语
期刊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提法充分显示了游戏在幼儿园工作中的地位,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幼儿的自发游戏是幼儿期的一种固有的、自发和快乐的活动,教师在尊重孩子的意愿下,进行些适当合理的隐性组织和指导,而不是过多的给予干预和制止。  新《纲要》没有开列出一个幼儿“应该学”或教师“应该教”的知识技能菜单,而是通过对教师提出“做什么,怎么做
期刊
“部编版”的语文教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六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如此大量的古诗文被选进教材,并在全国推行,这充分体现了国家教育部对祖国传统文化瑰宝的重视。  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笔者就深感现在的小学生积累的古诗文都太少了?怎样才能让中小学生更多地接触到优秀的古诗文,热爱古诗文,从古诗文中汲取到文化的营养,从而更好地把传统文
期刊
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已不是论天算,也不是论时算了,而是论秒算的时代,体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而做为育人的教育系统更是要紧追时代步伐,从硬件到软件,从教学环境、教学设备到教学思路、教学行为再到教学素材、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要掌握的信息量知识量要求更全面更宽广,要顺应时代,适应社会发展,成为综合性人才,首先要学会知识输入输出的技巧方法,“达速”的要诀即要会“拆、拼”,而且是要达到精“拆”精“拼”,深度
期刊
后进生,通常指那些品德或学习方面相对落后的学生。由于受到传统歧视眼光的影响,一般有较重的自卑心理;由于不甘落后的同心驱使,他们又都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有上进的愿望,但缺乏毅力和自制力。作为班主任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做好后进生的工作。  一、班主任树立良好的形象  如果班主任的思想作风好,大公无私,光明正大,见需谨慎,在工作上以身作则,深入实际,任劳任怨,在生活作风上艰苦朴素,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就
期刊
隨着当今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英语语言作为最普遍的沟通工具之一,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自不必说。学英语不仅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也要重视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树立学生的品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阶段性地得到锻炼自我、展示自我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让他们学得更加有目标、有动力和有成就感,促使学生更乐于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英语活
期刊
经验不够的我对语文教学让我感觉有点吃力,特别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应用文更是头疼,这是一种老师教得容易,学生学得明白,写起作业却东丢西落的一种知识。学生怕学,老师怕教。摆在教师眼前的难题是突破教学瓶颈,改变课堂枯燥乏味的现状。兴趣是对学习内容的一种力求认识的倾向、伴有积极的情绪色彩,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关键。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突破瓶颈,引发学生学习小宇宙的关键。  下面我以《书信》为课例,谈谈游戏激发
期刊
一、活动背景  玩教具材料:轮胎车、蓝色整理架、音响、ipad、仿真花、花篮、头饰、纱裙、首饰、镜子、梳子、帐篷、奶粉罐、卷筒纸芯、报纸、吸管、串珠、纱巾、树枝、树叶、石头、棉花、手工纸、笔、麻绳、丝带、扭扭棒、胶棒、剪刀  前期兴趣与经验:  首先,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故事的内容进行表演的一种游戏形式,是可以充分发挥幼兒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符合幼儿心理、生理的需要,又符合幼儿语言发展规律的一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一种教学形式,它体现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也折射出了时代的精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和开发好语文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活动空间,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切实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一、初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基本要求  语文是母语课程,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主的综合素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是一个人适应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语文素养主要包括语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界对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视和学前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以绘本为载体作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早期阅读活动的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被广泛采用和实施。绘本作为幼儿的重要读物,画面内容符合幼儿感知觉发展特点和需要,本文从创设绘本阅读情景创设、绘本阅读开展形式、绘本阅读教育资源的途径提出了绘本多远阅读教学的策略,最终提高幼儿阅读兴趣发展幼儿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幼儿 绘本 绘本阅读 兴趣  《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