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叫教案别样红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u85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案应具预见性
  语文课堂并不像理科的教学课堂一样需要讲求严密的逻辑性,作为一门感性的人文学科,语文课堂是情感充溢的课堂,任一教学内容的进程中,教案再完美,也总有一些意外事件可能会发生,套用流行语,权称之为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写作教案时不可不设想到这一点,况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要“运筹帷幄”,方能决胜三尺讲台,比如,课前未曾遇到过的知识,未学过的内容——中国古代典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我辈语文老师能有钱默存之过目不忘本领者恐怕少见,即使有如张松、陈寅恪和钱默存的记忆力也很少有机会从小去接触钱氏这样的书香世家那么多的藏书吧?至于要想象钱默存那样数学考“3”分上清华大学,那对不起,请穿越回民国去吧——今天的高考中,数学是文史类考生至为强大的拦路虎,说句不过分的话,在今天数学别说三分,就是考三十分,哪怕广东省内的三B学校都不会拥抱你。更何况大抵于今世作语文老师的,没有几个从小就具备陈演恪那样世代官宦的家底(而今这个“拼爹”的时代,多数人有点身家就奉古训而“不当孩子王”,谋别的似锦前程去了)。既如此,一定会遇到没有学过的内容,更何况我们可能还会遇到一些学生不讲道理、胡搅蛮缠的情况或者干脆离题千里的其它挑战。
  基于上述原因,教师教案中的预见性应对方案可以让自己在课堂中遇到各种突发事件时比较得心应手,哪怕是面对学生的故意刁难也可以从容应对。至于课文中内容的拓展延伸,如果有预见性的准备,就更可以信手拈来,做到挥洒自如。
  二、巧化教学难点
  任一节课堂中,既要讲到重要的知识点,也可能会遇到难点,这时候就要讲究教学的侧重点应在于使绝大多数人可以理解,涉及到重要的知识点时,如果学生表示难以理解,就必须灵活机动地讲解教材内容,而不是死板的说教乃至逼使学生去死记硬背——从教伊始我就这么做过的,但是我发现这样的方法并不能使学生就范,否则“虽懂之以‘班纪’,振之以威怒”,学生却“貌恭而心实不服”。比如讲解文言文断句和句式及翻译时,我就发现哪怕是本校文科重点班的学生,在面对这类题时,很多时候也是手捏笔杆心芒然,做题时踌躇不前。这个时候,处理这一既是文言文教学重点又是难点的内容时,我很有一段时间拿学生毫无办法,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我的文言文教学教案无法适应学生的基础较差的现实,看来我的教案必须另起炉灶才行。相当多的学生(甚至可能是绝大多数)连动词、形容词、副词都无法区别开来,令其断句和翻译岂不是提着牛耳来面命?本学期就有一高三文科次重点班学生问我,“老师,什么叫动词”?我记得当时我只有一个念想:完了,然后我崩溃了——且慢,学生还以热切的眼光注视着我呢,我赶快定下神来说到:“你刚才是不是问我什么叫动词?”她一个劲地点头,然后我静下心来又问她“你刚才是在问我吗?”并且故意把“问”这个词说得很重,然后说“它不就是一个动词吗?这个‘问’是不是你发出的动作呢?她点头。这个小插曲是促使我最终决定要给高三学生讲一下“汉语词性”,当然,制作一个动画课件展示词性的PPT教案就应运而生了。
  三、学生“倒逼”老师的教案
  学生理解不了的疑问,需要请教老师,从而“倒逼”老师去想出更好的教学方法来,纳入教学反思里去,见诸下一次的课堂中;学生对老师的讲解理解了,但觉得老师的教学过程存在有什么问题并提出不同的见解,这种探求行动,教师切不可视为学生造反的狂妄之举,我们应该欢迎学生提出挑战,鼓励学生这种挑战“倒逼”老师更深入地理解知识,更为娴熟地运用技巧去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也即写就每一节课堂教案,教师不可不自查,以学生接受的程度来“倒逼”自己教师于课前可预想一下,自己构思起草的这份教案,学生能够完全接受的有多少人,能够吃透该课程一半内容的人又有多少,完全“坐飞机”不知所云的人又有多少,当教学活动结束时,可以用课堂小测验或课堂练习乃至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把学生接受程度的信息反馈回来,建立数据模型,来看看具体结果对比课前的设想有什么出入,一般而言,该堂课的受众反馈信息能客观地反映出教案的适应性到底怎么样,如果普遍的接受性不高,那么该堂课的教案就不够有针对性导致效果欠佳,这样会“倒逼”教师去反思,写出更具针对性的教案来,在很大程度上这种“倒逼”的措施会逼出一个教、学双赢的教案来,这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班主任工作是管理人的工作.我们所面对的是朝气蓬勃、有思想、有感情、自我表现欲强的学生.因此,班主任工作既要有宏观的群体管理,又要有微观的个性发展.更需要细致地落实到位,对于
作者针对秦安县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无公害蔬菜生产中技术控制措施,包括种子处理、轮作倒茬、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为使高中数学的教学有效,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不同的教学形式,使二者相适应。  〓〓1. 在数学教学中导入情景化  〓〓为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很多数学教师尝试用创设情景的方式来开展教学。但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创设的数学教学情景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阻碍了有效教学的开展。笔者认为数
2003年8月,方圆实验小学开办之初,适逢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铺开。十年来,学校推进的“现代整合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始终和席卷全国的新课程改革相伴而行,并取得显著成效。反思我校的课堂改革之路,为的是加大改革力度,把现代整合教育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现代整合教育课堂教学的构思与启动阶段  为建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现代整合教育的教学活动体系,在2003年至2006年间,我
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应该了解、承认并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把“因材施教”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因材施教”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一、教师应该做到因“材”施教  第一层次,也就是作为教师必须要了解的学生的基本情况。  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如身体是否健康?是否存在先天性、遗传性或家族性的疾病?是否存在某些方面需要老师和同学注意的问题?  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如心态是否健
数学教学一贯来被认为枯燥乏味,如何才能使学生喜欢数学、用好数学,培养好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以为,必须给数学加上色彩。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  新课标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让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学好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了增加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就要从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引入学
《新概念英语》每一课根据中国读者的需要,增添了词汇表、课文注释、课文的参考译文、摘要写作、练习(包含一篇仿写训练)等,并配上了全新的练习和插图,内容也更加简洁精炼。  下面以我在初一(1)班进行《新概念英语》第二册Lesson 1 “A private conversation”阅读课为例进行说明。  1. Warming up(5 minutes)  我用多媒体投影一幅电影院的图片,让学生猜这是
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的现象普遍存在,小型水利工程尤为突出。进一步规范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后管理工作,以管理保安全,以管理要效益是水库运行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文章
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副司长袁喜禄近日出席城镇化与投资研讨会并表示:“全国城镇化发展规划有望在今年上半年推出。”据悉《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由国家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最初5分钟利用得好坏与否,可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一、值日生报告  每节课开始,我都安排一名值日生用英语报告。尽管七年级学生的词量是有限的,但他们选择的内容是丰富的。报告包括:日期、天气、出勤情况、自我介绍、家庭介绍、班级介绍等等。同时还可以进行同学间的自由回答、表演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兴趣浓,热情高。学生都非常珍惜他们的每一次机会,每一位值日生都为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