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整座城市为靠山

来源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elie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設中,如不规范管理,在草地没有增加又不够肥沃的情况下,不断放羊,就会过度消耗品牌资产,造成公用地悲剧。
  区域公用品牌的打造模式有多种,包括全域全品类模式、省域单品类区域公用品牌、县市域单品类区域公用品牌。结合我们多年的实践,不管是哪种模式,都要很好地借助区域本身的综合优势,而不仅是农业单方面的优势,才能快速为区域公用品牌赋能。

“双赋双驱”的打造方法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与生产区域的关系最为紧密甚至不能超越。品牌是一种认知,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要取得较快较好的成效,就要借助于区域本身具有的超级认知。
  超级认知就是大家对本区域的总体印象,借这个认知来为区域公用品牌赋能,将会获得两大利好:一是获得城市(市县)整体优势赋能,可以快速提升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二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营销推广中,就是在推广城市品牌。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广得越好,走得越远,对城市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的提升就会越大。如此,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与城市品牌将实现相互赋能,并驾齐驱。我称之为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双赋双驱”模式。
  成长策划公司在服务攀枝花芒果、攀枝花枇杷、高州荔枝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时,使用“双赋双驱”的打法,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全域全品类:以超级IP跨越品类


  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中,全域全品类模式实施难度最大,最容易“翻车”。
  但也有例外。日本熊本县在2011年推出的“熊本熊”区域公用品牌,其品类不仅涵盖农产品、食品,还跨界到旅游观光、周边文化创意产品等。“熊本熊”助推了县域经济发展,甚至成为日本的象征之一。
  据日本熊本县最新发布的消息,熊本熊超级IP销售额已连续9年创新高,截至2020年累计销售额达到 989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92.08亿元)。



  熊本熊的成功源自区域公用品牌本身与熊本县超级认知的有机嫁接。
  在推广方面,熊本县大胆突破,让熊本熊不仅成为一个吉祥物,还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担任熊本县政府营业部长兼幸福部长,而这也是日本的第一位吉祥物公务员。



  在公关方面也创新不断。在刚推出熊本熊不久,为了打响知名度,熊本县发起了“寻熊启示”,该活动获得极大的关注,并让熊本熊收获不少“熊粉”。去年,熊本熊还报名参加日本东京奥运会的火炬手选拔。一系列创新推广让熊本熊成为超级IP,具备跨界能力,而其也突破农产品类别,成为流量担当,实现区域公用品牌与县域品牌的“双赋双驱”,共同发展。
  反观国内,也有不少地方推出区域公用品牌的吉祥物,但像熊本熊一样成功的非常少见。关键在于在创作时一味求新,没有很好地洞察本区域的超级认知,也没有为区域公用品牌赋能,在营销推广方面更是乏善可陈。

省域单品类:以单品类覆盖全域


  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国内不少见,做出成效来的却不多见。
  全域单品类区域公用品牌想取得成功,需要单品类在全国享有一定的声誉,甚至占据主导位置。另外,作为省级区域公用品牌,至少需要生产、销售、推广等主体的其中一方在省级区域公用品牌的营销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否则,在区域过大、主体不明的情况下,往往会导致维护管理不力,只“放牧”不“养地”,公用地悲剧就有可能发生。



  “广东荔枝”省级区域公用品牌近年推广得非常好,受到市场欢迎,提升了广东荔枝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声誉。我国荔枝种植面积超800万亩,广东省荔枝种植面积为410万亩,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50%,荔枝种植环节固定从业人口约100万人,产值超过150亿元。广东荔枝遍布粤东、粤西及珠三角,超过80个县市区。
  广东荔枝区域公用品牌,设计了专属区域公用品牌标志,邀请著名明星代言,去年更是邀请到盒马旗下IP盒马先生为其全球代言人。今年,广东荔枝区域公用品牌“520我爱荔”大型推广活动,于5月20日再度出圈,成为代表爱的大IP。当天,北京、上海、广州,还有最大荔枝产区茂名,同时举行了“520,就用荔枝表达爱”系列活动,以多地联动的高调姿态,喊全球吃荔枝,将广东荔枝营销推向高潮。
  “广东荔枝”已成为代表中国、闪亮全世界的水果品牌名片。

市县域单品类:助力乡村振兴


  市县域单品类区域公用品牌的品牌指向性非常明确,地域相对集中,地理气候接近,产品品质更为一致,易于规范管理,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容易取得成功。
  成长策划公司今年服务的高州荔枝区域公用品牌,同样借助高州市的城市整体超级认知和历史人文优势,为区域公用品牌全面赋能。
  2021年高州荔枝种植面积55万亩,产量23万吨,全球每10颗荔枝就有1颗来自高州。高州荔枝种植有2000多年历史,始于秦朝,唐朝时高州荔枝成为贡品。在根子贡园,有9棵荔枝树树龄超过1300年。据说高力士进贡给杨贵妃品尝的荔枝,就来自高州市根子贡园。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和中国荔枝博览馆建成开放,种质资源圃将引入全球荔枝种质资源。
  经过系列调研分析之后,成长策划公司将高州荔枝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定位为“中国荔都,甜美高州”,创作了“杨贵妃钟爱高州荔枝”广告语,并挖掘品牌系统价值,设计出极具识别性的区域公用品牌标志和颜值超高的品牌包装。
  在系统的规划设计之后,快速为高州荔枝塑造价值,获得了政府、企业和市场的高度认可。
  “6·18”之前,天猫发布的“2021国内特色水果县图鉴”显示,高州已被消费者冠以“荔枝县”的称号。高州作为中国荔都可谓名副其实,推广成效初见。



  在全新升级战略定位为“中国荔都,甜美高州”之后,高州荔枝区域公用品牌的一系列创新玩法陆续登场。
  由中国001号拍卖师站台,高州荔枝一棵古荔枝树采摘权拍出168万元,拍出中国荔都新高度;杨贵妃大型剧本杀在高州千年贡园再现;高州荔枝超级IP周边文创产品极受欢迎,几乎被“秒杀”;“520我爱荔”高州荔枝与广东荔枝登陆上海黄浦江;借“荔”招商,乡村振兴项目签约96.3亿元……
  在荔枝产业发展上,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中国荔枝博览馆以及60个三产融合发展项目已落地高州,中国荔枝产业大会永久会址也在此落户。在高州荔枝全球品鉴会暨乡村振兴产业招商大会上,借“荔”招商,在招商大会现场举行了17个乡村振兴项目签约仪式,签约金额约96.3亿元。
  据高州市农业农村局初步统计,2021年预计高州荔枝总产值20.7亿元,比去年增收1120万元。高州正向荔枝大市强势迈进。
  事实证明,以“双赋双驱”模式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可以整合区域优势,联动相关产业升级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成长策划创始人、百果园品牌战略顾问
其他文献
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下,人口结构变化、消费需求升级、渠道快速变革以及消费代际更迭,给品牌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土壤,那些在疫情中表现出较强抗风险能力的品牌,迎来了后疫情时代的发展新契机。  从2020年至今,疫情首先影响的是零售行业。但是,我们仍然能看到一些品牌凭借创新模式复活了日渐式微的实体零售,比如名创优品。  近期,名创优品公布了2021财年第三财季未经审计财务业绩。数据显示,公司总营收达22.3
期刊
在颜值时代与悦己消费的浪潮下,皮肤问题正在成为中国消费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百度指数显示,今年以来,有关“敏感肌肤”的内容指数正在逐步上升,并且在2~5月过敏高发季节呈现出明显的搜索高峰。同时,伴随长期佩戴口罩引发的皮肤敏感问题,使敏感肌消费者诉求强烈。赛道大热,资本疯狂  功效性护肤市场究竟有多热?  数据显示,当下功效性护肤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796亿元,约占整个护肤市场的66%。未来我国功效性
期刊
自从我读了《毛泽东选集》之后,就确定了一个基础的规律—不管是战争还是商业,能够获得最终胜利的秘籍就是“以多胜少”。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胜利,就是以强胜弱、以多胜少—所有能够打赢的战争,无不遵循着这个基础的规律。  可能有人会说:不对啊,很多厉害的战争案例都是以少胜多。事实上,那只是表面上看起来的以少胜多,本质上还是以多胜少。比如采用游击战、运动战、夜袭、农村包围城市等战略战术,目的都是制造局部的
期刊
去年以来,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线下商业遭受重创,但较早试水线上的实体商业却逆势而上,业绩抢眼。随后,数字化转型风头一时无两,营销数字化成为商业大热点。近期,在全球数智化峰会上,笔者围绕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采访了云徙科技创始人、CEO包志刚,以下内容根据包总自述整理。  我们曾服务的一家零食上市公司,多年來通过线下门店、天猫、京东等30多个渠道获得了8000多万会员,却也带来了管理混乱、信息分布零散且
期刊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旧时的许多物件早已经被封存起来,沉睡在光阴的深处,以静默的存在诉说着光阴的故事。得幸有人将它们轻轻拾起,细细梳理,这份文化才得以传承,文化的本味才得以留存。  百越之地,南海之滨,孕育了独特的岭南文化。千年通商口岸、改革開放前沿的广州以包容开放之姿彰显着新时代多元文化的魅力。坐拥千年历史古城、享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潮州以沉稳厚重之力展现着千百年传统文化的传承。  5月12日,
期刊
当危机真正来临时,企业应有哪些应对原则,我们以“危机管理DISCO原则”,并搭配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D:沟通行动与管理行动双管齐下  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采取沟通行动前,企业应思考:我们必须采取什么样的管理行动,才不会让损失继续扩大或者可以立刻停止危机?  以2014年上海福喜食品肉品过期事件为例,事发当晚,麦当劳与中国百胜就以声明稿进行回应,两者都将“企业立刻采取的管理行动”,也就是“封存与停
期刊
2019年被稱为书店的倒闭年;2020年则是书店的绝望年。  如今,随着店铺租金成本提高、电子阅读的替代和淘宝拼多多的出现,书店接连倒闭。这也直接将不少未来想开个书店的青年们的诗与远方,直接变成了春秋大梦。未来,书店必亡?  答案是,也不是。  2019年西西弗书店逆势开店100家,2020年茑屋书店在中国也开出几家分店,钟书阁连续4年赢利……  这些书店化身为网红,在各个社交平台上频繁出现。拍照
期刊
夏天来了,主播小姐姐的心情也开始和外面的天气一样躁动了起来。  自从在出镜视频里找到一丢丢自信后,她们深藏在骨子里的本我,便如脱缰的小野马一样奔腾而出。一开始,两位只是在办公室内部蹦跶,拍拍测评视频,顺便将精心调制的一点也不黑暗的美味料理送给记者小哥哥,犒(嚯)劳(嚯)一下他因加班赶稿而被遗忘的胃。现在,她们已经开始逐梦“演艺圈”,搞起了小剧场,比如下面这条因被怀疑是内涵主编而被他给毙掉的段子: 
期刊
罗森(Lawson)起源于1939年,最初是J.J. Lawson在俄亥俄州开办的一家牛奶销售店,后来发展为全球性便利店。1975年,日本大荣超市与罗森签订协议,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在全球拓展。因经营不善,2001年,大荣将经营权卖给三菱商事。  目前,罗森是全球和日本的三大连锁便利店之一,在全球拥有1.7万多家门店。  罗森于1996年进入中国,首店在上海开业。截至2021年2月,罗森在上海、重庆、
期刊
剧本杀与元宇宙之间有什么关系?  剧本杀是近两年备受年轻群体追捧的休闲方式,主打社交推理。在线上,剧本杀催生出各类综艺节目,比如《明星大侦探》《密室大逃脱》《名侦探学院》《萌探探探案》《奇异剧本鲨》;在线下则是四处疯狂开店,一时间风光无两。  剧本杀有多种演化趋势,其一就是实景化,也就是尽可能地还原场景,比如打造各类主题店、实景剧场、沉浸式体验馆,乃至与文旅产业结合,比如文旅小镇三天两夜剧本杀体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