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网红书店

来源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ied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被稱为书店的倒闭年;2020年则是书店的绝望年。
  如今,随着店铺租金成本提高、电子阅读的替代和淘宝拼多多的出现,书店接连倒闭。这也直接将不少未来想开个书店的青年们的诗与远方,直接变成了春秋大梦。未来,书店必亡?
  答案是,也不是。
  2019年西西弗书店逆势开店100家,2020年茑屋书店在中国也开出几家分店,钟书阁连续4年赢利……
  这些书店化身为网红,在各个社交平台上频繁出现。拍照打卡、文艺活动、明星见面……各种营销策划层出不穷。虽然在卖书这件事上渐行渐远,但网红书店却似乎活得更好了。究竟是什么样的魔力令这些书店浴火重生,重新吸引消费者呢?

高颜值赋能视觉营销


  大家印象中熟悉的新华书店是什么样的?书籍单一地分类摆放,更难有落座的地方,大家来此只是为了买书。而如今的书店却称得上千奇百怪、美轮美奂。比如斩获了十余次国际设计大奖,有着“最美书店”之称的钟书阁。
  它在重庆的一家店,设计风格与魔幻重庆的元素相似,整个书店盗梦空间般的独特存在不得不令人为其称赞。
  在千年古城,玉垒天府——成都,钟书阁凭借其鬼斧神工,将山河壮丽的气魄搬入室内空间。壮观、优雅、大气的艺术景观是钟书阁对读者最好的赠与。
  无独有偶,西西弗的总部问闻书店今年4月也在川渝开业,坐落于重庆天地中心,其高颜值的室内设计同样令人称赞。以文字的演变为故事脉络,书店处处细节皆美与学问。消费者可以在这有限的空间里感受到“书”“思考”“阅读”等无限的魅力。





  如此看来,这些书店美成这样,人们纷纷慕名而来,拍照打卡也再正常不过,而且拍出来也真的非常好看。在如今一切以外在视觉和感官为商业赢利的颜值经济时代,产品的实用性早已不再是所有消费者看重的唯一标准。
  如果只是卖书,书店没有任何竞争力。
  今天,颜值已然成为消费者对所有产品的重要衡量标准。甚至可以说,颜值正在成为所有品牌产品的新的生产力。因此,网红书店将美学与创意结合,将艺术融入空间,打起有格调有个性的颜值牌,是它们求生的必要手段。
  颜值即正义。高颜值的书店既能满足人们对时尚、艺术的追求,更能满足人们拍照晒图的社交需求。网红打卡带来的心理满足感,甚至能让不少人为了进书店排队数小时。
  当然,除了靠颜值去吸引流量,网红书店还能通过超强的视觉营销将初次到来的普通顾客转化成消费者甚至忠实粉丝。无论是书店的风格色调、空间布局还是元素设计,都是为将展示技术、视觉呈现技术与消费者对所售商品的认知相结合,用视觉暗示来提高顾客消费概率,同时还能传递书店的品牌文化,提升品牌形象。整个过程就是网红书店给客户带来高颜值和艺术感的场景,场景又给客户带来沉浸式体验,体验又带来感知上的催眠,催眠带来潜意识的暗示,暗示又带来消费需求。
  最终,书店似乎什么也不用做,光是利用整个场景营造的视觉盛宴,就能与顾客产生深层次的交流,传递书店的精神文化,让顾客不自觉地爱上书店,更不用说促成顾客购买书籍或其他产品了。
  以颜值引流,以空间沉浸,以视觉营销,这便是网红书店的营销秘诀之一。

放弃文青,讨好大众


  西西弗董事长金伟竹曾明确地表示,西西弗做生意面向的不仅仅是文艺青年或城市阅读精英,而是所有人。
  据统计,中国人均纸质阅读量为4.7本,这其中还包括了所有学生一年几十本教科书才达到美国人均阅读量一半的水平。由此看来,书的存量市场在国内已然是红海一片,更何况线上购物的优势更是把书店原来的消费者直接抢走了。
  因此,如今网红书店的定位转型,无论是从空间设计,还是书的产品定位和活动布局,书店们都已经弱化了书在店与客联系中的作用,而是将书店的功能性进行延伸,接纳更多类型的顾客。比如书店的设计虽然有格调,但是摆放的书籍已放下格调。少儿类、文学语言、生活励志类卖得最多,其中就包括许多鸡汤正能量、励志成功学、古风言情等类型的图书。这些文艺青年、知识分子或许不感冒的书籍,却能迎合大众的需求。
  找到当下社会的痛点,推出符合市场的畅销书籍,在新增市场中抓住那部分潜在的客户,为他们提供购买理由,刺激消费,这是书店赢利的重要手段。
  再比如,钟书阁、西西弗这类的书店都会有亲子活动和亲子体验区,这也是书店转型获客的重要抓手。以趣味的体验活动将亲子体系融入店中,不仅可以抓住高消费力的儿童市场,还能同时将儿童的父母一并留住,将其转化成书店的客户。与此同时,这类设计还能逐渐转化书店在大众心中的形象。



  书店不再只是为了买书学习知识的地方,也不再只是文化人的聚集地,它更像是一个针对大众开放的综合性的文化体验场所。书店品牌们通过长期的氛围影响,让不怎么爱读书的人们发现了文化及阅读的乐趣,并重新爱上阅读。   放弃文青,雅俗共赏;讨好大众,寓教于樂,这可谓是网红书店们重新定位后营销的高明之处。

“书店+N”的多元业态模式


  世界著名的茑屋书店的创始人增田宗昭曾反复强调:“卖书不是卖书籍本身,而是卖书籍里面的内容和它所表述的生活方式。”
  如今的网红书店们已通过重新定位,将自身打造成综合性的文化体验场所,而场所中各类创新、新奇、稀缺的文化体验更是书店们创新营销的智慧。
  据了解,西西弗、言几又、钟书阁这样的书店一年会举办上千场次的线下活动。活动不局限于读书会、讲座,还包括各种各样的音乐、艺术、电影沙龙,以及各种各样的分享,还有各种展览、市集。
  甚至还有跨界联动,而邀请各类著名作家及明星出席也是家常便饭。比如李诞、蔡康永、刘擎等都曾在西西弗举办分享讲座。西西弗书店透露,今年,莫西子诗、黎光波、阎连科、刘震云、郝景芳、严明、刘同、金浩森等神秘嘉宾都将做客西西弗。
  明星效应为书店带来的除了流量与知名度的提升,还有品牌的升级。邀请明星能够大大提升书店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与地位,更能培育消费者对书店的忠诚度,为书店之后的消费转化提供更多可能。当然,除了靠明星的流量营销,日常各类的活动策划创新,都能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体验。
  比如钟书阁推出的亲子体验活动“书店奇妙夜”,可以在书店里搭帐篷、讲故事、寻“宝藏”;相亲交友活动“书香婚礼”“书香鹊桥”更是在不知不觉中加强了消费者与书店的情感联系与用户黏性。
  书店首先通过各类创新营销活动连接人和生活,其次融入文化体验连接人和文化,最后连接人和人。人与人在活动中又达成社交裂变,将书店相关信息传递给更多人,让更多人通过日常生活与书店连接,最终达成营销的闭环。
  在活动策划创新之外,网红书店们在业态模式上的创新也同样值得借鉴学习。比如言几又书店早已被熟知的“书店+咖啡+文创产品”模式,慢慢发展到包括设计产品、主题餐厅等功能的2.0模式。如今,言几又3.0模式,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创街区、设计师工作空间、文创项目孵化、阅读主题酒店、旅游民宿,乃至照相馆、儿童服装店、健身俱乐部等,不断刷新着“书店+”这个模式的天花板。
  通过丰富的业态模式创新,书店正在构建各类消费场景,全面融入消费者生活。
  言几又的标语是“传达、生活、可能”,西西弗的价值理念是“参与构成本地精神生活”,钟书阁则强调“最美体验”。让消费者把逛书店当成逛商场一样,逐渐引导消费者形成新的生活消费习惯,这是所有网红书店在业态模式上努力探索的方向。

总结


  在新的时代,各个书店转型争做网红,以高颜值设计、创新性活动、多元化业态等持续赋能,融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引导大众参与的同时,用强体验的营销模式培养大众在书店的消费习惯,力图构建一场文化消费体验的蓝图。
  我们也希望并相信,如此至诚至善的网红书店,终有一天能赢得所有人的芳心。让当代人把下一次联欢派对开到书店!
  作者:来自品牌观察报
其他文献
“倒奶事件”是谁的错?  奶企对效益最大化的追逐,视频平台之间的竞争,选手出道的困难,使得每个群体都在指向最终的目标——收益,奶企冠名为了名利双收,平台办节目要既有流量又有收益,粉丝希望把自己喜欢的爱豆打投到更大舞台上。从各自诉求来看,每个群体都没有错,但是三方的诉求叠加在一起,使得选秀营销走上了一条只问利益不问出处的歧路。打投文化的不正之风  除去粉丝的不理智、疯狂、无脑追星等因素,整个饭圈的打
期刊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从总的人口数量、质量、结构来看,我国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继续存在,特别是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红利逐步向人才红利转变。  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即使只切中部分人群消费偏好,新兴品牌也能占据一席之地。它们崭露头角后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快速补齐短板,从而获得更长远的发展——这是14亿级消费者市场所特有的魔力。  当下,从国际大循环模式切换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
期刊
近日,一段“粉丝为偶像‘打投’大量倒牛奶”的视频引发全网热议。事发后,北京市广播电视局通报,责令爱奇艺暂停《青春有你3》(后简称“青你3”)节目录制。5月6日深夜,爱奇艺官方微博发表声明,就“倒奶视频”造成的影响致歉,并承诺即刻关闭“青你3”所有助力通道。  7日上午,蒙牛真果粒官方微博发文致歉:将深刻反思,积极整改。8日,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2021年“清朗”系列专项活动,重点整治网络违规违法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从“小时代”进入“大时代”,区域公用品牌悄然登场。  近年在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的助推下,公用品牌的创建已进入百花齐放的时代——西湖龙井这样的老品牌借势再出发,五常大米这类新品牌乘风开新花……  虽然参与者众多,但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场面热、争议多。诸如“大域”与“小域”之争、“物种品牌”与“集群品牌”之辩此起彼伏。这一火热的事业,在当下这个节点却需要冷静分析。两个方向  要厘清哪个
期刊
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下,人口结构变化、消费需求升级、渠道快速变革以及消费代际更迭,给品牌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土壤,那些在疫情中表现出较强抗风险能力的品牌,迎来了后疫情时代的发展新契机。  从2020年至今,疫情首先影响的是零售行业。但是,我们仍然能看到一些品牌凭借创新模式复活了日渐式微的实体零售,比如名创优品。  近期,名创优品公布了2021财年第三财季未经审计财务业绩。数据显示,公司总营收达22.3
期刊
在颜值时代与悦己消费的浪潮下,皮肤问题正在成为中国消费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百度指数显示,今年以来,有关“敏感肌肤”的内容指数正在逐步上升,并且在2~5月过敏高发季节呈现出明显的搜索高峰。同时,伴随长期佩戴口罩引发的皮肤敏感问题,使敏感肌消费者诉求强烈。赛道大热,资本疯狂  功效性护肤市场究竟有多热?  数据显示,当下功效性护肤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796亿元,约占整个护肤市场的66%。未来我国功效性
期刊
自从我读了《毛泽东选集》之后,就确定了一个基础的规律—不管是战争还是商业,能够获得最终胜利的秘籍就是“以多胜少”。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胜利,就是以强胜弱、以多胜少—所有能够打赢的战争,无不遵循着这个基础的规律。  可能有人会说:不对啊,很多厉害的战争案例都是以少胜多。事实上,那只是表面上看起来的以少胜多,本质上还是以多胜少。比如采用游击战、运动战、夜袭、农村包围城市等战略战术,目的都是制造局部的
期刊
去年以来,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线下商业遭受重创,但较早试水线上的实体商业却逆势而上,业绩抢眼。随后,数字化转型风头一时无两,营销数字化成为商业大热点。近期,在全球数智化峰会上,笔者围绕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采访了云徙科技创始人、CEO包志刚,以下内容根据包总自述整理。  我们曾服务的一家零食上市公司,多年來通过线下门店、天猫、京东等30多个渠道获得了8000多万会员,却也带来了管理混乱、信息分布零散且
期刊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旧时的许多物件早已经被封存起来,沉睡在光阴的深处,以静默的存在诉说着光阴的故事。得幸有人将它们轻轻拾起,细细梳理,这份文化才得以传承,文化的本味才得以留存。  百越之地,南海之滨,孕育了独特的岭南文化。千年通商口岸、改革開放前沿的广州以包容开放之姿彰显着新时代多元文化的魅力。坐拥千年历史古城、享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潮州以沉稳厚重之力展现着千百年传统文化的传承。  5月12日,
期刊
当危机真正来临时,企业应有哪些应对原则,我们以“危机管理DISCO原则”,并搭配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D:沟通行动与管理行动双管齐下  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采取沟通行动前,企业应思考:我们必须采取什么样的管理行动,才不会让损失继续扩大或者可以立刻停止危机?  以2014年上海福喜食品肉品过期事件为例,事发当晚,麦当劳与中国百胜就以声明稿进行回应,两者都将“企业立刻采取的管理行动”,也就是“封存与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