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戏台存储唱主角

来源 :计算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987z654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3月,IDC公布了一项调研报告——《数字宇宙膨胀:到2010年全球信息增长预测》。在该报告中,IDC预测,到2010年全球数字信息量将达到9880亿GB。很显然,这些高速增长的信息量将给目前的IT基础架构带来相当大的压力。那么,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未来几年,我国企业的IT基础架构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企业又将如何应对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存储、管理、安全等问题?为此,本报执行总编辑孙定与EMC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叶成辉进行了深入探讨。
  
  信息膨胀挑战IT
  
  主要观点
  建立完善的以信息为中心的信息基础架构是当前CIO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信息的存储、保护、优化和利用将是数字化信息管理的4个中心环节。
  孙定: 面对越来越多的数据和越来越复杂的管理,过去传统的IT架构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了。你认为当前企业IT基础设施和架构面临哪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叶成辉: 过去,我们使用计算机时,只关心CPU是386、486还是奔腾,之后又是双核、四核,但从来没有想过数据存储的问题,其实,存储与服务器、PC本就是一体的。但是,近年来,数据的快速增长以及数据对企业业务的重要性日益增强,这使IT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同时,过去以服务器为中心、以计算为中心的模式正在转变为以数据为中心、以信息为中心。数据已经成为今天企业的核心和命脉。如果我是一个企业的CIO,恐怕我每天都会紧张得睡不着觉,因为会担心数据出问题。如果数据丢失了,将为企业带来极大的损失甚至无法挽回。因此,CIO们并不怕宕机,他们就怕数据丢失。曾经有过这样的调查,有82%的企业认为他们的数据缺乏安全性,有超过75%的公司因数据保管不完善而遭受损失。这种情形还将随着越来越严格的法规遵从要求而变得愈发严峻。
  这些变化是几年前没有的。现在,企业的CIO已经逐渐认识到了存储的重要性,存储已成为企业IT基础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为什么EMC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业绩持续增长的客观因素。
  EMC认为,在最近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信息的存储、保护、优化和利用将是数字化信息管理的4个中心环节,EMC的所有创新都是围绕着这4个中心环节进行的。在最近三年里,EMC投资了30亿美元用于信息存储平台的创新,投资了70亿美元用于收购新兴的信息管理技术。仅去年一年,EMC就投入了27亿美元进行了10次并购,其中斥资23亿美元收购RSA安全技术公司的目的,就是占领信息安全领域的制高点,为用户提供完善的信息基础架构解决方案。
  孙定: 那么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硬件和网络有哪些变化?另外,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信息存在互联网上,比如Google的邮箱。互联网的存储与企业存储有什么不同?
  叶成辉: 首先,硬件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突出的变化是磁盘越来越便宜,过去10年是这样,未来仍将延续这样的发展趋势。磁盘越来越便宜带来的变化是PC服务器开始连接外部存储,当PC服务器有了外部存储,就有可能实施集中存储,也就是PC服务器的虚拟化。所以,我们今年或明年就会看到,低端的PC服务器将连接外部存储,之后,PC机也将连接外部存储器。
  第二,软件的发展也使硬件有所改变,比如,以前EMC的Symmetrix存储系统的安全是用硬件来实现的,但我们收购了安全厂商RSA后,将RSA的技术融合到了Symmetrix中,利用软件实现了系统的安全功能。
  对于网络方面的变化,我之前跟思科公司的人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们认为,未来越来越多的是以虚拟化和以网络为中心的存储。比如目前如果在一个办公室里有五六台电脑,每台电脑中都存储了一些不同的数据,这些电脑可能用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在一起,但是每台电脑中存储的数据是不能共享的; 未来,这些电脑可能会在后台用存储系统连接起来,例如数字电视的视频服务器、歌曲下载服务器等。
  你提到的互联网的存储,其实跟企业存储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我们使用的邮箱,1GB或2GB,通常是免费的,它不需要很高的安全性和很快的存储速度。但对于高端企业来说,则通常会构建一个SAN,来保证其业务所需的安全性和快速、可用。我上周刚见过一个.Com公司的人,他们的存储就是分为两部分,有企业级的存储,使用高端的Symmetrix系统和光纤通道; 另外还有一部分类似电子邮箱的应用,就会使用稍便宜一些的NAS系统,方便扩展。
  
  软件是存储竞争的焦点
  
  主要观点
  数据的存储只是第一步,保护数据、管理数据、数据的安全性都需要仰仗软件,这将是未来的竞争所在。
  孙定: 存储数据是为了保护数据、管理数据,在这当中,软件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在许多存储厂商都在向软件方面发展。你认为未来存储领域中的竞争是否是软件的竞争?EMC在软件方面采取了什么样的策略?
  叶成辉: 一直以来,企业中的大部分数据都是结构化数据,对存储的需求主要是数据库。但是现在不同了,大量的数据是以文件形式呈现的非结构化的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比如文字处理、图片、视频、音乐、E-mail,以及医院的病历、医学图像,还有各种档案等。
  据统计,在我们所接触的数据中,有85%的数据是非结构化数据,只有15%的数据是结构化的。这些非结构化信息正是企业内容管理(ECM)系统所要管理的目标。EMC在2003年收购的Documentum公司恰恰有帮助EMC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内容管理解决方案,其之后的表现以及EMC在内容管理领域所取得的业绩,都证明了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收购。
  正像你所说的,软件在存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从EMC对软件研发的投入和我们在中国的5年计划中也可以看得出来。去年我们宣布了未来5年EMC将在中国投资5亿美元建立中国软件研发中心的计划,中国研发中心将与EMC目前在美国、印度的研发中心一起成为EMC在全球各地众多研发中心中最重要的研发中心之一,这个中心目前已有200人。
  另外,在EMC中国5年计划中,其中两大目标都与软件相关,一是保持企业内容管理、备份/恢复/归档市场的第一; 二是实现软件收入每年翻一番。
  在我们与客户的接触中,发现客户现在考虑的是灾难备份如何做得更好?怎么管理大量的数据和图像?这就会产生大量的软件需求。去年我们跟北京市政府合作“数字北京”项目,其中有一个内容是用视频监控加强奥运会的安全保障,通过EMC的存储系统可以感知图像移动的速度,从而通过对快速移动的图像的重点监控,及时发现犯罪嫌疑人,这就为破案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孙定: 近两年EMC进行了许多并购,并且几乎都是针对软件厂商的并购,这是否是EMC增强自身软件实力的重要手段?它们对EMC的业务有哪些帮助?
  叶成辉: 我们并购了将近30家公司,并购的目的是使企业的信息基础架构更容易管理,其中包括4个方面,我们称为SPOL,即Storage(存储)、Protect(保护)、Optimize(优化)、Leverage(利用)。所并购的公司主要集中为4类: 一是基础存储软件厂商,如Legato公司,它是点对点备份做得最好的公司; 另外,像去年并购的Avamar公司,在邮件管理上很有特色。二是数据安全厂商,如Authentica公司,它的产品可以有效地管理邮件权限,比如,我把一封邮件同时发给5个人,但我可以分别指定,某人的邮件只能保留三天,某人的邮件只能保留两周但不能打印……等等,一旦过了设定的期限,邮件就会自动删除了。在安全方面,最大的并购当然还属RSA公司,现在EMC的Symmetrix系统中用到的安全技术就是RSA的技术。第三类是虚拟化厂商,如Vmware公司,这是EMC三年前收购的,它面向的最大客户是PC服务器,使其虚拟化。四是内容管理厂商,像EMC三年前收购的Documentum公司,目前,中国的电信和金融企业中有许多都是Documentum的用户,四大银行中有三家使用Documentum产品,这部分对中国的用户来说是比较新的技术。
  
  中小企业是未来的增量
  
  主要观点
  随着中小企业对存储的认识不断提高,其市场增长比高端企业多3倍,这必将成为存储市场新的增长点。
  孙定: 刚才说到EMC中国5年计划,其中有一项目标是“发展渠道市场,推动中小企业业务增长”,那么,中小企业在你心目当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
  叶成辉: 中小企业对存储的认识正在不断提高,从统计数字上看,其市场增长比高端企业多3倍,从长远看,它必将成为存储市场新的增长点。EMC过去在高端做得很好,所以想快速增长并不容易,而中小企业以前是我们的弱项,因为中小企业客户以前太习惯于捆绑销售。近年来针对中小企业的销售模式的改变,给EMC增加了许多机会。未来两个月,我们将增加80位销售人员,其中有一半专门负责中小企业的销售。过去,只有10%的销售人员是负责中小企业的,今后这一数字将提高到50%,我们看重的是未来的长期发展。
  推动中小企业业务增长,我们必须在渠道方面下大功夫。首先,我们将用一两年的时间,把合作伙伴的数量从现在的500多家发展到2000多家,培养合作伙伴对客户的服务和支持能力,并准备投入1500万美元的市场推广基金。今年,我们将在中国增加4个办事处,5年内在全中国的办公室将达到20个。同时,我们还将强化与Dell、浪潮的合作关系,共同拓展中小企业市场。EMC还在香港建立了物流支持中心,缩短供应链,提高客户满意度。这些都是为了做大中小企业市场。
  
  总裁感悟:增长32倍不算什么
  
  从IBM亚太区存储部门掌门人的位子,到EMC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叶成辉上任时正是EMC中国最敏感的时期。此前,EMC大中华区总裁的位子像走马灯,以至于不少人都觉得这个位子形同虚设,EMC没有总裁照样运转。
  正因为如此,叶成辉上任伊始就宣布,他在EMC至少要干5年,他会拿出EMC中国的5年计划。果然,今年3月15日,包括4大重点目标的EMC中国5年计划问世。叶成辉要通过实现这个5年计划,牢固树立起EMC在中国信息基础架构领域领导者的地位。
  综观这份5年计划,最引起人们兴趣和疑问的应该是“实现软件收入每年翻一番”这个宏伟的目标。5年内每年翻一番,这意味着五年一共要增长32倍,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不过,叶成辉认为,前两年由于基数小,应该没有太大的困难,真正的挑战在后两年,这需要不断完善企业架构,加强软件销售的力量,那么这个目标就一定能达到。
  不过,在谈到完成这一未来5年使命面对的最大挑战时,叶成辉坦言,目前中国用户公开招标的方式对EMC利润上有很大的压力。在公开招标中,中标的往往是价格最低的,但价格低可能意味着功能只是最基本的,EMC的产品不会是最便宜的,但肯定是比较先进、比较稳定、服务好的产品。现在这种采购模式恐怕是他未来要面对的大挑战。
  采访手记:EMC有没有竞争对手?
  说起主机时代,人们联想到的一定是IBM; 谈到PC时代,微软和英特尔则当仁不让; 同样,说起网络时代,思科的霸主地位没有人能撼动。如今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以提供信息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为己任的EMC,是否能扛得起信息时代这面旗帜?叶成辉说,这是EMC的机会。
  的确,机会难得。信息高速传播,数据量急剧增长,这对大多数企业来说,都是严峻的挑战,而对EMC来说,却是难得的机会。我们也看到,EMC正在全力抓住这一机会——今年4月,EMC公布了上一个季度的业绩,连续15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 并且,中国市场的增长远高于亚太地区的平均增长。
  连续的增长来自于EMC决策者的远见卓识。从提供存储硬件产品的厂商,到“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的积极倡导者,再到今天的信息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供应商,EMC完成了一系列的转变,迈上了新的台阶。叶成辉说,今天的信息管理已经不是单纯的存储所能完成的,信息的保护、信息的优化和利用与信息的存储共同成为信息管理的4个核心环节。而在这方面,叶成辉认为,EMC几乎没有竞争对手。比如存储领域领先的厂商IBM、HP、HDS和NetApp,它们都在不同的方面有局限性,而EMC提供的是全面的软硬件结合的解决方案。
  善于发现机会才能更好地抓住机会。采访中,叶成辉几次提到EMC现在又有了新的机会,这个机会来自于当前IT采购模式的变化。过去,IT采购一般是将服务器和存储打在一起招标,但随着存储在IT建设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在IT采购时将存储和服务器分开招标,这无疑给EMC这样的独立存储厂商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因为通常来说,客户如果选择了IBM或HP的服务器,就不会再选择它们的存储系统,而更愿意购买其他独立存储厂商的产品。另外,现在在IT采购中,甚至有类似灾难备份标、本地备份标这样的解决方案招标,这也是以前不曾有的,这给EMC这样的独立存储厂商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永远比别人先一步”,是EMC成功的法宝。这从EMC的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收购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眼下EMC研发的重点,一是软、硬件融合。据了解,在未来12个月中,EMC将要推出的硬件产品中会增加许多其他厂商没有的功能。二是研发更贴近低端市场的产品。这可能也是EMC中小企业战略的发力点吧。
其他文献
从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到200系列计算机,再到太极2000系列小型机,它见证了中国计算机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辉煌的历程;从支持“两弹一星”,到助力载人航天,再到面向市场,它经历了我国计算机事业从支持国防事业和国家建设到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转变。中国计算机事业50多年的风雨,让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15研究所获得了怎样的积淀?未来,“15所”又将在计算机事业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近日,本报总编辑孙定与中国
由于用户对瘦客户机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相应的软件与解决方案也已成熟,因此瘦客户机被认为在未来会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目前西部证券已经成功部署了惠普瘦客户机1500台左右,整体运行情况良好。   难得一见的“牛市”把很多曾经逃离的人重新拉回股票市场,炒股俨然已经成为全民话题。日前,借着惠普瘦客户机中标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之际,记者采访了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寇清泉先生,他同时也是西部证券电脑中心的总经
观 点     有全球“定位之父”之称的阿尔里斯针对联想给出的更名建议毫无道理,这位“外来和尚”很可能是在利益的驱使下“瞎”念经。   近日,首次来华的全球“定位之父”——阿尔里斯在京表示:“对于欧美人来说,Lenovo听起来就像意大利甜点的名字!”并指出不恰当的名字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电脑商联想在国际化路上的障碍。   据了解,里斯正要把与女儿共同经营的里斯和里斯(Rise
本报综合消息 在微软继续扩大对Linux阵营控制的时候遇到了阻力,并不是所有的Linux厂商都买他的账,Linux阵营出现了分化。   日前,总部位于巴黎的Mandriva表示对与微软签订许可协议不感兴趣。Mandriva总裁认为,“现在没有任何明显的证据表明,开源软件有专利问题。”而此前红帽公司和监管Ubuntu Linux的Canonical公司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而在6月初,微软宣布与
AMD发布全新中文品牌宣传标语  本报讯 (记者 杨霞清)近日,AMD发布了全新的中文品牌宣传标语——“融聚未来”,成为AMD在全球启动的“The Future is Fusion”品牌推广计划最具活力的中国式演绎。AMD将以“融聚未来”全新的品牌理念来指导未来在中国的品牌推广和业务发展,从而推动AMD大中华区成为AMD全球最大的业务中心。  这一标语涵盖相辅相成的三大理念元素,即“融”、“聚”和
NEC助力爱普生  实施SCM全球改革  本报讯 日前,爱普生公司在NEC的协助下,实施了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改革,对墨盒、介质等6000种打印机消耗品实现了以周为单位的全球生产、销售、库存计划管理等,并搭建了新的管理系统。  据了解,新系统将于在全球11个地区正式运行,该系统将连接爱普生全球6个生产基地、5个物流中心。每个地方将以周为单位,将生产、
(记者毛江华)新财年的飘红业绩,使得钱伯斯和其高管们获得了7位数以上的年终奖。思科转型成功有何秘籍?  主导思科商业转型的核心人物、思科执行副总裁Randy Pond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人员、流程和系统无缝地融合在一起,对改进客户服务以及赢得业务至关重要。  Randy Pond表示,在前20年当中,思科的重点是放在如何把规模迅速做大,而现在的重点则是在扩大业务规模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生产力、
金融危机爆发后,《福布斯》 杂志就发表文章称,金融行业占到业务量20%的IT外包业将受到巨大冲击。立刻,整个行业风声鹤唳,大大小小的外包企业似乎瞬时间遭遇了寒流,纷纷拉开了架势对“寒冬”的到来严阵以待。  然而,月余后,除了一小部分企业明显感觉到订单量缩水之外,其他大多数企业却只是“感到有风吹过,却并没有见到雪花落下”。  10月15日,全球最大的外包业务方面的专业盛会——OutsourceWor
本报讯 5月10日-11日,第二届海峡两岸信息产业技术标准论坛在台北亚太会馆召开。专程率团来台的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名誉理事长、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蒋耀平、华聚产业共同标准推动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等出席了论坛。   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200多名代表,在AVS、TD-SCDMA、移动存储、平板显示、绿色电源、半导体照明六个领域,围绕海峡两岸信息产业标准制定的主题,就企业合作、产业推进、知识产
本报讯(记者 陈斌)在IBM POWER6发布一个月以后,英特尔也高调宣布了未来安腾处理器的路线图。这样的安排似乎让人闻到了些许火药味。不过,安腾解决方案联盟(ISA)亚太区主席、英特尔科技亚洲有限公司服务器平台部亚太区平台市场营销经理吴定严表示,“对于竞争对手的反应和举动,我们也得到了一些鼓励,说明安腾的市场地位已经与之匹敌。但是,对于服务器而言,CPU很重要,但它不是最重要的,服务器的应用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