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探索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c8x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包括阅读材料的选择和解读、阅读环境的营造、阅读策略和教学模式及读后活动设计,旨在探索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品格,从而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新一轮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精神,将小学英语课程目标由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转变为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英语阅读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助推学生语言核心素养的形成,并且能够更加完善和升华其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得以提升,文化品格得以体现,以及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至关重要。新课改背景下,怎样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师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反思中总结出切实有效的方法,从而建构和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助推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提高人文素养。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材料的选择和解读
  第一,阅读有效素材,助推学生的文本理解与表达。教师应选择适合学生阅读并有一定内涵的阅读材料,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师生的思维产生碰撞,让学生能够根据表达内涵来领悟语言的情感,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形成文化自觉。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有层次的系列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探索适读书目,建构英语阅读世界。基于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课内课外配合并互相促进。笔者在此推荐两类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分级绘本和中英文对照读物。通过精读原汁原味的英语课外读物,帮助学生建立英语思维结构。教师可以每学期分年级举办英文读物的“跳蚤市场”,交换学生拥有的英语阅读材料。
  第三,深入解读文本,注重文化意识的渗透,升华学生的文化品格。文化对于语言教学十分重要。在英语阅读课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感受英语文化。同时,教师适当地指导和有意识地渗透文化意识,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阅读的材料,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二、营造英语阅读氛围,提供积极的阅读体验,凸显核心素养
  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安静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爱上阅读,教授学生如何阅读,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促使其主动进行更多的英语阅读。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展开中,可以通过与学生共同创设英语图书角、开展读书会、组织阅读表演等活动,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和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阅读。笔者采用了SSR模式,即Sustained Silent Reading,持续默读。每天在每一节英语课前拿出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读,没有comprehension check,没有考试、检测,让学生去享受阅读。每个人都拿着自己的书,可能是不同的级别,可能是不同的主题,但是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选择。
  三、紧扣核心素养,构建阅读教学法
  第一,整体领悟,跨越阅读障碍,提高语言能力。首先,教师创设语境,预教必要的词汇。其次,老师将打乱顺序的图片发给学生,小组合作排序,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后,用英语讲述故事并写下来。最后,学生拿到故事配图和原文进行阅读,比较原文和自己的不同之处。这要求学生必须领会文章的组织与结构,有较强的语感和阅读能力。
  第二,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阅读的过程即文本解读的过程。教师可以依据文本特点和具体内容,在教学问题和任务的设计中体现相应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比如,教师要培养学生根据标题和图片对文章的预测能力;根据上下文猜测新词,发展学生的推断能力,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制作mind-map,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解读文本,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目标。
  第三,借助KWL多维度提升阅读能力。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新旧知识的回顾和总结,运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去尝试理解未知的信息,有目的地帮助学生在阅读前启动激发或建立背景知识的图式。KWL就是以此为目的的一种指导阅读的策略,“K”是Know,代表What I know,是学生已掌握的背景知识,了解自己对某个话题的熟悉程度。“W”代表What I want to know,是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自己渴望获得的新知识,是学生的学习目标。“L”代表What I have learn,是学生阅读材料后尝试找出问题的答案,通过阅读总结自己学到的新知识。使用KWL策略进行阅读教学能够通过激活背景知识的环节,完成对相关背景知识的输入来减少阅读材料的难度。
  四、设计分层阅读,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与语感
  分层阅读式教学是一种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落到实处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不同,教师在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后,学生互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对文本内和文本外的语用能力和语感。教师给学生提供难度不同的阅读材料,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阅读材料并完成不同的练习。为了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处理文本时采用阶梯式提问方式,即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学会阅读、思考和质疑,使学生成为主动的阅读者、积极的思考者,享受阅读的过程,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开展读后活动,展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阅读后的课堂活动是一个拓展和延伸的环节,是对阅读内容的升华和巩固。这个环节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对其中的语言点的运用,同时使得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在这个阶段,主要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完成语言的输出,达成阅读的情感目标,使阅读学习效果得以提升。开展英语文化节让学生动手动脑制作连环画读本,也是英语阅读的反馈—语言的输出。学生在小组、班级内进行交流阅读,读后制作mini book或poster,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不断提升英语阅读素养。
  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实践所能促成的。教师不仅需要建构外语阅读素养的意识,还要探索培养小学生外语阅读素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设计丰富的课堂阅读教学活动和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对阅读品格的培养,努力引导学生形成積极的阅读情趣和良好的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马林.以同伴效应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J].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9):30.
  [2]张献臣.加强英语语篇教学,提高英语阅读效率[J].课程·教材·教法,2009(6):54-59.
其他文献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文章探讨建立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化学实验多元评价体系、学生学习形式的多元评价体系、化学教学多元评价体系,多元评价体系有利于以学生实验为载体,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多角度对学生能力和教师教学效果客观评价。  【关键词】中学化学;多元评价体系;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质与关键能力,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
[摘要] 雷达图分析法是日本企业界对企业综合实力进行评估而采用的一种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方法,它能够直观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纵向、横向对比情况,从而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判断企业的发展趋势,为其选择合理的财务战略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提供参考。本文以建筑行业某上市公司为例,运用雷达图分析法,从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成长性、生产性5个方面,对其进行财务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财务评价。  [关键词] 雷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统编一年级教材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搭建平台,营造共读的氛围;然后借助平台,教会学生阅读;再通过展示平台分享阅读快乐;最后拓展平台,实现阅读提升。  【关键词】统编教材;语文;阅读平台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爱
有人将证券、基金行业用户的业务发展比喻成坐过山车,因为金融业务很容易受到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需要随时进行调整。正因为如此,IT建设更要走在金融业务的前面。以前,很多证券公司对数据中心的建设不太重视,导致业务量急剧增加时,根本来不及增加服务器或相关应用。万和证券经纪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和证券)电脑中心经理王正纲表示:“从某种角度说,证券行业对数据中心的要求比银行业还要高,不仅要保证IT系统的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据的比重是比较大的,是教学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写作难的情况是比较严重的,很难达到预期中的课程开展效果。所以,在新课标理念的导向下,教师一定要积极反思,使得作文教学在开展中得到完善和改进。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借鉴价值。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初中作文教学;现状与反思  作文
【摘要】高中音乐教学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从教学设计中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文化传承与理解的价值;从教学中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体现音乐在文化发展中的价值;从音乐鉴赏中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体现文化意蕴的艺术力;从音乐实践中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体现音乐的熏陶作用。  【关键词】高中音乐;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形为表达形式,有效地运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概括、整理的思维工具。它是一種简单而有效运用图文并茂的技巧,能把复杂的文字以简单的图形来展现。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可帮助小学生把抽象的思维具体化,进而达到更好地理解阅读篇章的作用。笔者以广州版英语Let’talk 阅读教学为例,探究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高年段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年段;阅读教学;应
【摘要】初中生处于身心逐渐发育成熟的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道德品行和法律意识,从而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此,本文以情景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为题,分析情景教学的概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情景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措施,提高学生道德品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情景教学;初中道德;法治课堂;应用  教师实施情景教学法应用于初中《道德
【摘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中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对大班幼儿顺利适应小学课堂教学及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为缩短小学生活的适应期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幼小衔接中大班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极其重要的。  【关键词】幼小衔接;大班幼儿;学习习惯  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本学期笔者接手了大班,多数孩子的学习习惯较差,家长们也只是关注了孩子学知识,对学
【摘要】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对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节课不仅要真正地帮助学生认识到方程的本质,还要帮助学生实现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跨越,帮助学生稳定简易方程的模型特征。  【关键词】小学数学;意义;代数思维;方程价值;方程模型  一、从以数状物到以符状数的“跨越”  《方程的意义》这节课首次引入方程的概念,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