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功率三角形简化,提高功率因数电容量的计算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iper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根据电路分析的基本知识说明了感性负载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计算,通过例题介绍了采用功率三角形简化提高功率因数电路中电容量的计算。
  [关键词] 感性负载 功率因数 功率三角形
  
  一、引言
  电力系统中,功率因数是一个重要指标。电路正常工作时不允许超过供电设备的额定容量,否则会损坏供电设备。为了提高供电设备的能量利用率,即有功功率越大,电路中能量互换规模越小,供电设备提供的能量越多。由公式,功率因数低,还会增加发电机绕组、变压器和线路的能量损失。再者,在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电器设备大都有电感线圈,如电动机、照明用的日光灯等,它们都属于感性负载,且一般情况下,功率因数都较低。功率因数低将会增加输电线路和电源的能量损耗,供电设备的能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供电质量。节约电能,提高供电质量,对于发展国民经济有着重要作用,提高功率因数不仅对本企业,而且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有着重大意义。
  二、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我国供用电规则规定: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0。企业提高功率因数一般采用提高用电设备的自然功能因数和无功补偿两种方法。工程上常利用电感、电容无功功率的互补特性,通过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电容来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如图1所示。因接入电容后不会改变原负载的工作状态,利用电容发出的无功功率,部分或全部补偿感性负载电的无功功率,从而减轻了电源和传输系统的无功功率的负担。
  三、举例
  四、结论
  通过举例介绍了采用功率三角形对感性负载提高功率因数并联電容值的计算方法,与教材中常采用的相量法和相量图法相比,容易理解视在功率、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之间的关系,也避免了画相量图,不失为一种简便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邱关源.电路(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张永瑞.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评价的实施与评价方法的处理过程中涉及到伦理问题。通过对当前学生评价实践的考察,发现学生评价中的伦理问题源于学生评价模式本身和对评价结果的解释、使用,以及教师在学生评价实践中体现出的道德素养和专业素养。  关键词:学生评价 伦理对策     一、学生评价的概述    1.教育评价的定义  教育评价的定义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两种:  (1)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
为了研究不同粗糙度下锚固节理岩体的破坏特征和锚固机理,利用二维颗粒流程序PFC2D生成6种不同粗糙度的锚固节理面,并对这6种粗糙度的锚固节理模型在5种法向荷载下进行剪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