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建构的教学设计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991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教学设计以问题串贯为引,结构模型建构为导,学生在探索科学史中,完成了DNA分子结构模型的制作,掌握了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DNA分子的结构”;问题探究;模型构建
  一、教材分析
  “DNA分子的结构”是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和进化》中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在成功探索出“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基础上,本节进一步阐述DNA作为遗傳物质的结构基础,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由于DNA结构是微观的,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难以理解。若能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科学史的重现来实现模型的构建,则可以较好地突破“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这一重难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例展示
  教具准备:用四种颜色的卡纸剪裁成的脱氧核糖核苷酸模型(不同颜色模型的碱基形状不同,以便代表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订书钉(代表氢键和磷酸二酯键)、实验室采购的DNA三维立体模型。
  课前准备: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发2个订书机和多个不同类型的脱氧核糖核苷酸模型。
  1.课题导入
  科学家在通过实验证明了DNA是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之后,又迫切得想知道DNA是如何储存遗传信息的?想要回答以上问题必须了解DNA的结构。教师展示中关村的DNA双螺旋建筑,说明DNA具有双螺旋结构这一重大发现离不来科学家克里克和沃森的贡献。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他们的研究过程,构建DNA模型并探究DNA分子的结构。
  【设计意图】利用结构决定功能这一科学思想以及直观的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DNA分子模型构建
  模型构建1:脱氧核糖核苷酸
  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资料1】: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组成DNA分子的单位是_____,且每个脱氧核苷酸是由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模型建构2:脱氧核苷酸链
  教师展示【资料2】:DNA是由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构成的。
  提出问题:一个个脱氧核苷酸要连接成长链,怎么连呢?学生代表回答脱水缩合,教师点评,学生动手操作利用订书机将一个个脱氧核糖核酸模型连接起来,制作成脱氧核苷酸链,展示模型,教师评价,课件展示正确的连接方法。
  模型建构3:DNA平面结构
  教师展示【资料3】:沃森和克里克根据当时掌握的资料,推算出DNA呈螺旋结构,最初尝试了很多种不同的双螺旋和三螺旋结构模型,最后确定DNA结构为双螺旋结构。
  提出问题:DNA分子由几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两条);这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是随随便便结合在一起吗?有没有什么规律和要求呢?碱基排列在内侧还是外侧呢?(教师边实物展示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模型的多种排列方式边提出上述问题,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进行思考)
  教师展示【资料4】:在最初建构模型中,碱基置于螺旋的外部。在威尔金斯为首的一批科学家的帮助下,他们否定了最初建立的模型。在失败面前,沃森和克里克没有气馁,他们又重新构建了一個将磷酸—核糖骨架安排在螺旋外部,碱基安排在螺旋内部的双链螺旋。
  提出问题:DNA分子双链结构中碱基排列在内侧还是外侧?(内侧);利用多媒体展示双链碱基的多种配对方式,继续提问:碱基之间又是如何配对的呢?是相同类型碱基进行配对呢?还是不同类型碱基进行配对?
  教师展示【资料5】:沃森和克里克最初构建的模型,连接双链结构的碱基之间是以相同碱基进行配对的,即A与A、T与T配对(教师PPT展示这种配对方式下的DNA平面模型)。但是,有化学家指出这种配对方式违反了化学规律。
  教师展示【资料6】:1952年,沃森和克里克从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哥夫那里得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
  提出问题:怎样的模型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符合这样的科学事实?学生对资料5和资料6进行整合、分析,成功得获得了这一科学信息: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鸟嘌呤与胞嘧啶配对。
  结合教材P49图3-11DNA分子的结构模式图进行DNA平面结构的建构(在学生建构过程中,教师注意捕捉细节,对一些生成性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纠正),交流、分享和评价小组间的成果,最后教师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体会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主动性,增强学习信心。
  模型建构4:DNA立体结构
  (过渡)模型构建的正确与否关键要看是否与DNA原型一致。DNA原型是怎样的呢?教师通过展示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来揭开DNA神秘面纱。继续发问:科学家从图谱中推算出DNA应呈螺旋结构,应如何体现DNA的双螺旋结构呢?(教师指导学生在制作好的DNA双链平面模型基础上进行旋转即可完成DNA立体结构的建构)
  教师通过展示、对比克里克和沃森将利用金属材料制作的模型与拍摄到的X射线衍射照片,发现两者完全符合,验证了模型构建的科学性。
  组织学生对制作的模型进行小组内自评、组间他评后,继续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组DNA模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DNA分子结构特点和特性的展开做好铺垫。
  【设计意图】立足科学史,学生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分享互动的乐趣,培养合作精神,深刻体会DNA两条链的排列方式,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突破空间想象障碍,了解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内容。
  3.DNA结构模型分析
  通过DNA立体结构模型的直观呈现,借助于问题串:①DNA分子中,外侧由什么连接而成?内侧是什么?②条链之间碱基的连接有什么规律?③构成DNA的两条链有怎样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和特性。(学生边总结,教师边板书)
  结构特点:①DNA分子是有两条链组成,盘旋成双螺旋结构;②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对排列在内侧;③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结构特性:稳定性、多样性、专一性
  【设计意图】以构建好的DNA模型为依托,在关键词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分析模型、主动探究,自主归纳出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以及特性,达成本节的教学目标。
  4.小结提升
  利用“元素”“基本单位”“平面结构”“立体结构”等关键词进行概念图构建,进行点睛之笔。
  三、教学反思
  首先,学生在科学史的探讨,模型的合作探究,结果的展示等过程中,掌握了DNA分子的结构特点,锻炼了动手操作技能,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领悟了科学就是在曲折中不断修正完善的一个过程。其次,采用问题教学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理性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鼓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乐器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是人类一步步走向文明社会的见证。上古时代的鼓乐,或用于戎,或用于祀,或用于节庆,或用于劳作。在中国,鼓乐与中华悠久的历史文明“同生共长”。据古文献考证,早在陶器时代已有先民用陶器烧制的“土鼓”,“土鼓”便是中华农耕文明的产物。在《周易》中便有“鼓之舞之以尽神”的记载,可见,中国鼓乐至少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从这些记载也反映出,在很
期刊
摘 要:明晰群众艺术馆免费开放的意义,以及免费开放遇到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使免费开放做得更好、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关键词:群众艺术馆免费开放  党的十八大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
期刊
摘 要:陆游诗歌风格多样,无论是隐逸诗,还是豪放诗,无论是爱国诗,还是爱情诗,都是那样动人心魄。尤其是爱情诗,更是荡气回肠。《钗头凤》本身就是爱情诗中的千古绝唱,可更令人唏嘘的是诗歌背后的撼人之爱,它揭示了人类的爱情是可以永恒的,也是诗歌永远的主题。  关键词:永恒;《钗头凤》;撼人爱情  不能不感叹陆游,不仅因为他的“一树梅花一放翁”,更因为他的《钗头凤》背后的撼人爱情!  不过想不到的是,90
期刊
摘 要:语言学家吕淑湘曾表示“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如何在教学中淋漓尽致、尽善尽美地发挥语文课的熏陶感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文章从“诵读体味,理解感知”、“创设情境,熏陶感染”、“联系生活,感受体验”、“活动锻炼,强化语感”四方面入手探讨学生语感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语感培养;诵读;创设情境;感悟  语感是一种主体对语言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生成能力和判断能力
期刊
摘 要: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理论性较强,加之学生对“政治”本意理解的偏差,容易因为生活中一些不良的现象得出错误的结论,导致价值观的偏差,所以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大胆处理教材,对理论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教学能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尽力体现生活逻辑,让学生愿学、会学、学好,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关键词:生活化;取舍;理论;有源之水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期刊
摘 要:立足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从教学基本点切入,实现创新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学新常态。重视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几个教学点,充分发挥其效能,这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将学生的能动性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中,是创新教学最根本的保障。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教学点;创新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个教学点的完成而实现的。选择适当的教学点,譬如抓取某一个切入口为教学契机,进而牵连
期刊
摘 要:本研究针对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大学生体健康状况下降的现状,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意识的调查和在体育教学中实施运动干预的实验研究,探讨高校体育教学对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科学健身理念及终身体育意识,特别是研究通过在体育课中实施运动干预后对提高与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积极作用,让他们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和运动技能;达到提高与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课;大学生;健康促进  
期刊
那是个如花的季节,栀子花香飘散在校园,和着朗朗的读书声沁人心脾。  怀揣着梦想的我步入教育这一方神圣的土地,开始了我崭新的人生旅程。那一年我十八岁,年轻的心中涌动着澎湃的旋律,激越着青春的赞歌。提着书箱和行囊走进校园,一群群花朵似的孩子围着我,我仿佛置身花团锦簇中。我知道,我的未来与这些祖国的花朵联系在一起了,我希望自己能够让他们绽放得更绚丽、更多彩。  分给我的是一个“慢”班,集纳了本年级学习成
期刊
摘 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大学生发展的时代主旋律,随着社会与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的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但是雷锋精神却具有永恒的价值。伟大的时代必然需要伟大的精神后盾。全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完成党和国家确定的各项任务,不仅需要经济方面的不断发展,也大力发展精神文明与之相适应,否则物质文明的发展迟早会变成无本之源,无根之木。雷锋精神是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客
期刊
中学英语教学,对于现代教学,是个新名词、新考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于现代英语教学是一次颠覆,更新换代的网络日益突起,学生们所学的课本知识远远不及网络知识,对于教师而言,也是有选择性学习的一次挑战。如何引导学生怎样学习,如何学习至关重要。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搞好课堂教学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的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