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对大学生健康促进的实验研究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j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研究针对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大学生体健康状况下降的现状,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意识的调查和在体育教学中实施运动干预的实验研究,探讨高校体育教学对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科学健身理念及终身体育意识,特别是研究通过在体育课中实施运动干预后对提高与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积极作用,让他们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和运动技能;达到提高与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课;大学生;健康促进
  一、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大学生承载着巨大的学习与就业竞争压力。但许多研究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健康意识淡薄,健康知识匮乏,缺乏科学健身理念,体育课投入与参与度不够,大学生体质下降趋势显著,超重、肥胖、近视等现象有所增加。构成快速发展的社会及教育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高要求与大学生体质所呈现下降趋势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二、研究样本与研究方法
  1.研究样本
  抽取浙江中医药大学体育授课班级70名大学生,年龄均在18~20岁。随机分为二组,每组35人,一组为对照组,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授课,另二组为实验组,实施在体育课上进行运动干预教学。试验为期一学期,每周2课时,共17周34学时。
  2.实验设计
  实验主要采用教学实验法,采用等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实验组由体育教师进行备课授课,进行运动干预;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让学生在上课时间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体育锻炼。通过实验组的前后比较,及其与对照组比较,考察高校体育课程对实验组成员身体素质的干预效果。
  3.实验方法
  (1)数据调查法。根据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质测试项目的数据,进行实验前后对比。
  (2)资料查询。查询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和汇总,主要调查方式是网页查询、图书馆查询和国家有关文献查询。
  三、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
  体育的本质功能即为增进健康、增强体质,高校体育课是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促进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同时是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高校体育课程又是塑造大学生强健的体魄、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过程。
  大学生体质状况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过去全国5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表明:学生体质状况令人担忧,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是耐力素质连续20年呈下降趋势,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呈阶段性下降;肥胖率不断上升。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高校体育课运动参与现状、高校体育课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作用现状的分析,制定干预内容对高校体育课进行实验干预,探索高校体育改革背景下有效的体育课教学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1.大学生健康促进的重要途径
  建议在国家政策保障的同时加强监督实施,根据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学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的纠正与指导,保证政策再实施过程中达到政策本身制定的目的,并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与导,营造良好的健康促进校园气氛;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的指导作用,把健康促进贯穿在整个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使大学生体质健康达到最佳水平。
  2.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为主导
  高校体育课在进行改革时不能盲目的追求体育课的气氛,应在保证合理强度前提下根据大学生的兴趣,釆取各种促进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教学形式与手段,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持续发展,适当增加体育课课时在当前大学生普遍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少的情况下通过体育课的实施促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
  3.注重大学生锻炼能力的培养
  加强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衔接与促进,在高校体育课的教学中注重培养促进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各种能力与意识,学校应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加大设施的投入,并开展各种覆盖面广泛的群体性活动,使大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感受乐趣促进大学生对体育课认度。
  4.健康促进意识是一种社会行为
  在社会上进行健康促进的宣传与积极开展全民的健身活动,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环境,国家高水平运动员在高校培養促进高校体育的良好氛围,由通过本校高水平运动员参加比赛形成的荣誉感促进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凌宇,马嫦.体质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改革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5):101-103.
  [2]苏娟,陶于.體育与健康课程对大学生健康促进因素分析[J].体育科学,2006,27(6):99-100.
  [3]赵忠伟,李英玲,刘瑞平,郑宏.高校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与体育课程干预手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2):217-222.
  [4]邓树励等.运动生理学[M].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28-230.
  [5]孙兵.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报,2010,9(1):21-23.
  [6]陈星魔,张欣,张霈.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7):944-945.
  [7]兰加等.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5):669-686.
  [8]秦中梅.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报,2009,34(2):177-180.
  [9]沈艳等.国内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研究[J].科技信息博士.专家论坛:15-17.
  [10]刘凌宇,马裙.体质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改革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5):101-103.
  [11]于可红等.中国、美国、日本体质研究比较[J].体育科学,2004,24(7):51-54.
  [12]秦百里.中外大学体育教育观念的比较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7,28(6):97-100.
  作者简介:
  郁彦妮(1980—),女,浙江杭州人,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体育人文。
  课题来源: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度教学改革课题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如何用科学方法,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如何顺应学生的学的途径,并通过科学的学和练,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师的教顺应学生的学;方法  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已推行多年,对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部分地区部分老师由于受落后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从教师主观意愿出发,不考虑学生需求
期刊
摘 要:PLC应用技术是一门专业技能课,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信息化技术又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因此本文从信息化技术在PLC教学的应用出发,针对该课程中“应用传感器和PLC实现工件的自动分拣”这一任务,进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化;PLC;应用技术;传感器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
期刊
摘 要:地方课程是伴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诞生的,是基礎教育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我国教育界广泛关注。安阳最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有"洹水帝都"、"殷商故都"、"文字之都"之美誉。安阳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殷墟,羑里城,中国文字博物馆、红旗渠、曹操高陵……本文在前期进行课题研究基础上,明确了积极利用安阳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地方课程研究的重要意义
期刊
目前中小学教学的一种重要取向就是加强学生的自主建构。师范大学的课程,特别是为培养未来的中小学教师服务的教育心理学通识课如何顺应这一改革趋势呢?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在介绍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时,教师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一副扑克牌拿出大小王还剩52张牌,这52张牌是按照几个维度变化的?”学生们通常能答出这52张扑克牌是按照花色和数量两个维度变化的。教师又问
期刊
摘 要:鼓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乐器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是人类一步步走向文明社会的见证。上古时代的鼓乐,或用于戎,或用于祀,或用于节庆,或用于劳作。在中国,鼓乐与中华悠久的历史文明“同生共长”。据古文献考证,早在陶器时代已有先民用陶器烧制的“土鼓”,“土鼓”便是中华农耕文明的产物。在《周易》中便有“鼓之舞之以尽神”的记载,可见,中国鼓乐至少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从这些记载也反映出,在很
期刊
摘 要:明晰群众艺术馆免费开放的意义,以及免费开放遇到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使免费开放做得更好、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关键词:群众艺术馆免费开放  党的十八大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
期刊
摘 要:陆游诗歌风格多样,无论是隐逸诗,还是豪放诗,无论是爱国诗,还是爱情诗,都是那样动人心魄。尤其是爱情诗,更是荡气回肠。《钗头凤》本身就是爱情诗中的千古绝唱,可更令人唏嘘的是诗歌背后的撼人之爱,它揭示了人类的爱情是可以永恒的,也是诗歌永远的主题。  关键词:永恒;《钗头凤》;撼人爱情  不能不感叹陆游,不仅因为他的“一树梅花一放翁”,更因为他的《钗头凤》背后的撼人爱情!  不过想不到的是,90
期刊
摘 要:语言学家吕淑湘曾表示“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如何在教学中淋漓尽致、尽善尽美地发挥语文课的熏陶感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文章从“诵读体味,理解感知”、“创设情境,熏陶感染”、“联系生活,感受体验”、“活动锻炼,强化语感”四方面入手探讨学生语感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语感培养;诵读;创设情境;感悟  语感是一种主体对语言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生成能力和判断能力
期刊
摘 要: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理论性较强,加之学生对“政治”本意理解的偏差,容易因为生活中一些不良的现象得出错误的结论,导致价值观的偏差,所以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大胆处理教材,对理论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教学能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尽力体现生活逻辑,让学生愿学、会学、学好,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关键词:生活化;取舍;理论;有源之水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期刊
摘 要:立足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从教学基本点切入,实现创新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学新常态。重视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几个教学点,充分发挥其效能,这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将学生的能动性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中,是创新教学最根本的保障。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教学点;创新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个教学点的完成而实现的。选择适当的教学点,譬如抓取某一个切入口为教学契机,进而牵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