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穗型小麦品种分蘖衰亡进程中茎蘖碳氮代谢的差异

来源 :西北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gang34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和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为材料,研究2种穗型小麦品种茎蘖叶片糖氮代谢差异及与分蘖成穗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兰考矮早八较豫麦49-198具有冬前分蘖比重低、春季分蘖比重高、无效分蘖春季衰亡持续时间长和分蘖成穗率低的特点。兰考矮早八氮素代谢相对较弱,茎蘖叶片氮含量、氨基酸含量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均明显低于豫麦49-198,不利于大穗型品种春季分蘖幼穗分化顺利进行。兰考矮早八植株碳素代谢相对较强,茎蘖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高于豫麦49-198,有助于大穗型
其他文献
用不同浓度的铬酸钾(1.00,5.00,10.0,25.0,75.0,200,500μmol.L-1)对小麦根尖进行染毒处理24 h,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有丝分裂细胞,统计微核率、有丝分裂指数、染色体畸变率。结
选用30个生产上推广的玉米品种,以耐低氮胁迫指数为玉米表型性状的相对值,通过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相关性状的变化,探讨玉米品种耐低氮能力鉴定指标,筛选耐低氮玉米品种。结果
野薄荷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野生药用植物,全草可以入药,其中地上部分所含的挥发油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同时,野薄荷由于花期长、泌蜜丰富、诱蜂力强、以及气香株
采用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生态位重叠指数(Lih、Lhi)和生态位相似比例,对陕西略阳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太白杨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太白杨群落生态位宽度排列顺序为
为了解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不同基因型旱地冬小麦生理和产量的变化及生理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及其耐重度水分胁迫的能力和丰水条件下的丰产潜力,选用4个旱地冬小麦品种,在正
以临优7287为材料,研究不同供氮水平下小麦籽粒形成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供氮水平条件下,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