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

来源 :农村工作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ugjl012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rn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贫困及其伴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难题,严重阻碍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消除贫困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人类发展史就是与贫困不懈斗争的历史.rn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基础差、底子薄,发展不平衡,长期饱受贫困问题困扰.中国的贫困规模之大、贫困分布之广、贫困程度之深世所罕见,贫困治理难度超乎想象.
其他文献
按照GB/T 5533—2008中的方法对动植物油脂含皂量进行测定,对涉及的称样量和仪器设备进行不确定度来源分析和评定.结果表明,实验方法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4个方面,依次为
文章针对我国一些乡村旅游地新近出现的绅士化现象,以丹霞山两村为例,运用质性分析方法,揭示其过程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发现:旅游驱动型乡村绅士化历经草根商户绅士化和企业
旅游演艺是基于地方文化的艺术性的生产结果,可以从多方面再现地方性.但其对地方性的呈现效果如何,当地居民是否认可其地方性进而产生地方认同及支持态度尚不明晰.文章以湖北
近年来,恐惧景观地旅游(黑色旅游)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形式,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关于其主客关系的研究甚少.文章以北京市著名的恐怖传闻地“朝内大街81号”为例,运用
文章基于中国社会文化提出了包括真有之情和应有之情的地方情感双层结构,探讨了旅游地居民对地方的真有之情和应有之情对主-客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以及情感团结的中介效应.通
文化商品化与旅游纪念品同质化是当今旅游市场的重要现实.地方性是旅游纪念品的重要特征.然而,有关旅游纪念品的学术研究往往忽视地方性,以地方为核心概念的文化地理学则很少
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发布会期间,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中央农办副主任
期刊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重点任务.农业领域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行业,存在着碳排放总量大、涉及主体类型多、影响面广等
期刊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于食品的卫生和质量问题也更加重视。科学的检测技术可以对食品成分进行有效的测定分析,铅、镉、汞等重金属元素摄入过量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食品流入市场被食用后这些元素会在人体进行蓄积,当超过一定的浓度之后人体的血液循环、中枢神经以及器官正常运作都会受到影响。重金属元素检测已经成为食品安全监督管控的重要内容,本文重点就重金属元素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食品检测机构行业的工作提供参考。
引用格式:黎耀奇, 翁钰宁, 潘敏敏, 等.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旅游职业污名影响研究[J]. 旅游学刊, 2021, 36(5): 93-104. [LI Yaoqi, WENG Yuning, PAN Minmin, et al. Perceived occupational stigma and turnover intention of tourism practitioners: A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