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死亡那点儿事(下)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jie99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死亡探索
  
  死亡的感觉
  死亡的感觉——濒死体验
  所谓濒死体验,也就是濒临死亡的体验,是指由某些受严重创伤或患疾病但意外获得恢复,或处于潜在的毁灭性境遇中预感即将死亡而又侥幸脱险的人所叙述的死亡威胁时深刻的主观体验。
  濒死体验的主要情况是:生活回顾、意识与躯体分离、躯体异常、世界毁灭感、死亡矛盾、时间停止感以及情感丧失等。其实,关于“濒死体验”的研究,国外早已成为生命科学的研究课题。
  一份“死亡试验”报告
  据国外资料披露:在德国,曾进行过一次“死亡试验”,参加试验的有42名年轻力壮的男女志愿者。
  “死亡试验”的办法很简单,利用药物,使42名志愿者完全失去知觉,22秒的短暂时间内,志愿者各有所获——
  有的看见彩光,有的看见了亲友,有的看见了自己发着蓝光的“灵魂”从自己的肉体中“逸出”,有的看见了一条发光的“隧道”……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死亡试验”并非首次,美国心脏病专家迈克尔·萨博也曾组织过一次“地狱考察”的活动。方法是:用药物使一些人昏迷,又以高水平的抢救使他们复活,这些人的经历也与上述试验结果相似。
  “濒死体验”的5个阶段
  引人注目的是,心理学家肯尼斯·赖因格将人类的“濒死体验”分为学术界已基本认可的5个阶段——
  第一阶段:安详和轻松。持此种说法者约占57%。
  第二阶段:意识“逸出”体外。有这种感受的人约占35%。
  第三阶段:通过“黑洞”。有此感觉的约占23%。
  第四阶段:与亲朋好友欢聚,他们全都形象高大,绚丽多彩,光环萦绕,宛如天使。
  第五阶段:与宇宙合而为一。
  众说纷纭的观点,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确信“濒死体验”的探索结果,尤其是那些来自“死亡测验”、“地狱考察”和“死而复活”的事实,更是遭到了一些科学家的反对。
  麻省大学的两位教授认为,“濒死体验”的五个阶段纯粹是无稽之谈,这无非是因为窒息而导致的死亡幻觉,它是由于感觉缺失而造成的。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奇特的幻觉,科学家则认为与当事人所受的教育、经历和个人的性格特征有关。
  也有科学家指出:人在死神降临的一瞬间,短时间内的主观体验一般来说是类似的——尤其是相信有天堂存在的人在西方比比皆是,所以更容易产生“濒死体验”,这是目前较令人信服的观点。
  生物学家罗兰·西格则从生物化学角度来解释。他认为,每个人在死亡时,大脑会分泌出过量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有时也能引起奇特的幻觉。
  惊人的阿尔法3号
  就在科学界莫衷一是之际,一项被命名为“阿尔法3号”计划的科学探索,已在日本东京悄然展开,为“濒死体验”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阿尔法3号”计划由多家跨国公司赞助,参加试验的志愿者共计16人。
  他们分别来自美国、日本和瑞士,年龄19岁~75岁不等,都是濒临死亡的垂危病人。
  这16名志愿者是在经过了将近3个月的深入细致的心理分析后,才被批准加入“阿尔法3号”计划的。“阿尔法3号”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法是:
  科学家在志愿者头骨中植入电极,并且与电脑相连,使电脑可以在80千米的范围内,接收到志愿者的脑电波,并在60秒内把脑电波译成文字,显示在计算机终端的显示屏上。
  在实施“阿尔法3号”计划的头两年,有4位志愿者先后离开了人间,但是电脑并未接收到他们传来的任何信息。
  科学家们并不气馁,他们对电脑程序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终于获得了成功。
  当时,一位名叫佛迪的志愿者病逝。3天后,电脑显示屏上出现了科学家们期待已久的信息:
  “我是佛迪,我很快乐,没有痛苦……没有痛苦……”“没有痛苦”这几个字,重复出现了20多次,信息突然中断。
  这一结果,大大鼓舞了参加“阿尔法3号”计划的科学家和志愿者,使试验更加有条不紊进行下去。
  不过,此后4位志愿者的先后离世,电脑却没有收到任何信息。
  就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一位23岁的白血病患者的不幸死亡,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因为第二天电脑便收到了她的信息:
  “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我很高兴来到这里,此间经常阳光充足。”“很多人与我在一起,我很爱他,我将会……”信息至此突然停止。
  参与“阿尔法3号”计划的科学家们均认为,这里传达的生命信息的反馈结果是相似的,这是“濒死体验”存在的有力证据。鉴于此,“阿尔法3号”计划还将深入开展下去。
  可以预见,“濒死体验”的迷雾很快就会散去。
  (网摘)
  
  如何正确看待死亡
  文/杨力
  
  什么是死亡
  死亡是生命的终极过程,是生命整体发展过程不可避免的阶段,即必然的发展过程。要正确认识生命过程,就必须正视死亡。
  中医对死亡标准的认识
  中医对死亡的标准是比较先进的、科学的,中医提出了著名的“得神者昌,失神者死”,就是说神死(即脑死),才能判断已死亡,与现代的脑死亡标准惊人地相似,即形神合一则生,形神分离则死。
  杨力忠告:人人都会死,天下从来就没有长生不老的人,所以人人都应正确面对死亡。
  坦然面对非自然死亡
  什么情况属于非自然死亡?非自然死亡是因为疾病等外在原因所致的死亡,生命的气数未尽而生命被迫终止,所以,这种死亡是痛苦和遗憾的,死者也多面留苦楚。
  佛家之所以提出三世轮回,就是期望用“不死”、“再生”来帮助人们解除对死亡的痛苦。
  政治家用“死得其所”帮助人们树立无悔之死,以树立革命的生死观。
  社会学家提出安乐死,目的在于早日结束病人死前产生的思想痛苦。
  医学家则想尽一切办法延缓死亡,也是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
  杨力忠告:幸福而生,快乐而死,这才是自然的死亡观。既然人人都得死,我又何必独怕死?
  《黄帝内经》对生死观的重大启示
  生与死是生命过程的一对矛盾统一体,有生必有死,死对任何人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按照《黄帝内经》的理论:形神合一则生,形神分离则死。这就是说,神的存亡是生命存亡的根本,可见脑死亡是生命的标准,也提示生命是形神的统一过程,维护形神的统一是维护生命的根本。其中,又以神为主导,可见神养的重大意义。
  自然死亡是
  无痛苦的生命终极过程
  自然死亡又叫做寿终正寝,寿终正寝应该是一种喜事,它标志着这个人快乐地完成了生命的全过程。自古民间把寿终正寝和婚嫁共称红白喜事,就说明老百姓不认为老年自然死亡是什么丧事,而是人生喜事,就是这个道理。
  寿终正寝标志着生命的气数自然燃尽,就像睡着了一样,是快乐的、无痛苦的,那么,人们就应正视死亡,解除对死亡的恐惧。
  据《科学养生》
  
  相关链接
  破译“死亡音乐”的终极密码
  文/泡沫
  
  它是“魔鬼的邀请书”
  《黑色星期天》也叫《忧郁的星期天》,歌曲描述了一个不幸的男子无法将其所爱的人重新召回身边的经历。乐曲的曲调极度哀伤,充满了无助、痛苦和绝望,据说此后有100多人在听了这首歌后相继自杀!《黑色星期天》也因此被冠上了“魔鬼的邀请书”之称谓。
  死亡邀请
  一天,在比利时的某个酒吧,人们正在一边品尝美酒,一边欣赏音乐。当乐队刚刚演奏完《黑色星期天》这首乐曲时,人们就听到一声歇斯底里的大喊:“我实在受不了啦!”只见一名匈牙利青年一仰脖子喝光了酒杯中的酒,掏出手枪对着自己的太阳穴抠动了扳机,“砰”的一声就倒在了血泊中。
  负责调查这个案件的一名女警察,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查不出这名青年为什么要自杀。最后,她想到了当天在酒吧里乐队曾经演奏过的乐曲《黑色星期天》,心想也许能从这首歌中找到些蛛丝马迹。于是,她买来了一张唱片,在认真听过一遍之后,她也离奇地自杀了。在她的办公桌上,有一封她留给警察局长的遗书,信中写道:“局长阁下,我受理的案件不用继续侦查了,凶手就是乐曲《黑色星期天》。我在听这首曲子时,同样忍受不了它那悲伤旋律的刺激,只好谢绝人世了。”
  与死亡音乐的“亲密接触”
  为了验证这首曲目带来的神奇功效,笔者在网上收听了爵士女伶Billie Holiday演唱的《黑色星期天》。开始的一小段低音较忧伤,让人感到莫名地压抑,而歌声渐起,女歌手的声音时而低沉悲伤、时而高亢婉转,让人觉得这其实就是首抒情悦耳的歌曲。这首长3分多钟的歌曲,笔者连续听了几遍,并没有出现胸闷、心跳加速等不适的现象。
  笔者又随机对十几个人进行了调查。其中只有2~3人表示听后稍有“心跳加速”的感觉,大部分人则认为“乐曲很优美,没什么不良反应”。
  人有多脆弱,音乐就有多猖狂
  “死亡音乐”真的能杀人吗?这种音乐的“死亡密码”到底是什么呢?
  专家们认为,音乐本身不可能有这样的威力,只不过是人的心理因素在“作祟”。外界对《黑色星期天》的渲染过于夸张,使人们产生了很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情绪就容易受到影响。一旦在学习、工作、家庭、情感等方面受到挫折,再听到像《黑色星期天》这样的悲伤音乐,就很容易产生共鸣,使情绪波动,甚至做出极端的行为。
  恐怖的不是音乐,关键是听者抱着怎样的心情去听。对待所谓的“死亡音乐”,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自然面对。不要因好奇而强迫自己刻意聆听,更不必因“自杀暗示”而产生过度的恐惧,毕竟这只是一首忧伤的抒情乐曲而已。
  据《健康》
  
  现代死亡特征与临终关怀的目的
  
  对于现代死亡总结出三个显著特征:
  1.死亡过程的延长:100年前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是急性热性病,如鼠疫、天花、结核、肺炎,很快就死去了,所以死亡过程很短,然而100年后的今天,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死亡的主要疾病是肿瘤、心脑血管病、肺炎,这些都是慢性病,病人得病后的死亡过程延长了,其结果造成了社会上的濒死病人数量要比100年前多得多,病人的死亡过程减缓,故需要临终照顾的病人亦越来越多。
  2.死亡制度化:在100年前人们患了病很少住医院,而是住在家里,受到家属的照顾,病人的家属会尽最大努力给予照顾。现在不同了,很多病人是死在医院里,只有少数死在家里。他们在医院里得到的不是给予濒死者的照顾,而是接受检查、诊断、治疗,对临终病人很少给予照顾,更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终止病人的生命,所以在延长生命方面,!择了很多人工的方法、手段,正是这些方法和手段给一些濒临死亡的病人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痛苦。
  3.死亡世俗化:在几百年以前,很多人都有一些宗教信仰,在西方世界,很多人信仰基督教,按照他们的死亡观,他们相信人死后可以上天堂或下地狱。在中国古代,有很多人则相信死亡轮回学说,过去人们有各种各样的死亡观,但这些观念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认为人死后生命还继续存在,只是形式不同。现在很多人虽然不信仰宗教,但同时也缺乏正确的死亡观念,他们既不了解生命的意义,也不知道死亡的意义。在现代社会,死亡变得越来越困难。只有那些关心死亡、了解死亡的人,才能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命,才能知道如何使病患及家庭得到好的照顾,令其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旅程。广大医护工作者开始考虑能否找到其他的方式为临终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控制疼痛,使临终病人能更舒适一些,解除他们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这样在医学领域里就出现与发展了临终关怀服务。
  临终关怀的目的:
  ①为临终病人提供!择死亡的地方,减少肉体的疼痛,给予最舒适的服务和照顾。②提供专门为姑息照顾而设计的结构,辅助末期病人和垂危病患接纳临终的事实,安详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③提供一种神圣的模式,给予患者身、心、灵的关怀。包括:身体方面:增进舒适,减轻痛苦。心理方面:协助病患与家属度过濒死的过程,接受疾病与死亡,家人互动关系,面对死亡恐惧事实,遗族辅导等。心灵方面:获得内心平安,灵魂的救赎等。
  (网摘)
  
  未知死 焉知生
  ——浅议临终关怀与临终心理
  文/凌艾青
  
  在人口老龄化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关注这样一些实际的社会问题:我们如何面对生活不能自理或者罹患绝症的老人的日常生活,使他们不至于感到孤独无依,在精神上安身立命,在死亡来临之际不至于恐惧不安,反而能从容接受。对全部生命过程的思考和尊重,逐渐演化出建立一些专门的临终关怀机构的需要,对临终的人进行生活和心理上的安顿与疏导。1967年英国女博士桑德丝创办了现代第一所临终关怀机构“圣克里斯托弗安息所”,时至今日全球70多个国家和机构建立了临终关怀机构,其中美国有2000多家,英国有200家以上。中国目前有3家(上海南汇护理院、北京松堂医院以及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宁养院),为临终病人提供服务。与医院、养老院等健康关怀机构不同,住进临终关怀医院的人,知道他们不会再回家了,从了解到自己罹患绝症到接受自己无治将终的现实,这些末期患者的心理反应是十分复杂的。伊莉莎白·罗斯把这些临终病人的心理状态分为五个阶段:(1)否认与孤离,(2)愤怒,(3)讨价还价,(4)消沉抑郁,(5)接受。
  在第一阶段时,患者会情绪化地抵制自己罹患绝症的消息,这是一种自然的精神自我防御,是在面对能引起精神休克的噩耗时的心理缓冲,几乎所有的临终病人在开始时都至少要做部分否认,但不久,否认将由部分接受事实所取代。临终病人在否认患有绝症的同时,也常产生一种孤立或被隔离的感觉。由于临终关怀医院不设有任何的医疗设备,吗啡类药物和医院的护理工作者是解除病人肉体和精神痛苦,使他们平静、体面而有尊严地离开的镇定剂,如何引导病人理性、坦然地接受即将死亡的事实,在临终的道路上保持精神矍铄,是临终关怀医院护理人员心理辅导的重心。
  第一阶段的否认如果很难继续下去,到了第二阶段就转为愤怒。临终病人开始自问:“为什么偏偏是我?为什么我会这样倒霉?”与第一阶段相比,这个阶段对于家属与医生来说是最难应付的,因为临终病人的负面情绪会发泄到周围的人身上。无条件的关爱和耐心而富有诚意的照顾,有助于病人重新找回自己的生命价值。
  第三阶段的“讨价还价”并不是每一个临终病人都会经历,而这一阶段也相对短暂,临终病人会对自己信仰的上帝做一些私人的请愿,这种请愿正反映了病人陷于无依、无靠、无力、无助的状态。
  到了第四阶段,临终病人由于发现自己的病情日益严重,不但不会继续否认,甚至连愤怒的情绪也会被一种自我丧失的消沉取代。
  当临终病人已经接近死亡,走到了生命的末尾时,就是最后的阶段,病人度过了痛苦的内心挣扎,终于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接受即将到来的长途旅行。
  从否认到接受,临终病人的心理经历了痛苦而复杂的变化,除了在临终关怀医院受到医护人员倾心共情的关怀,在社会上普及死亡教育更是有利于每一个人科学地认识生命。在西方,许多大、中、小学都有生死教育,“人是向死的存在”的观点早早地被他们接受,在《生命肖像》一书中,作者本人也很吃惊地向我们展现了德国临终关怀医院里“充满精神活力”的生存状态,作者甚至说:“我们身处在一个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更有生活激情的地方,我们先入为主的那种‘讲到这儿就意味着放弃一些希望’的感觉并不存在。”而这不得不说是他们进行死亡教育的成功。未知死,焉知生!能从生命的两端立体地看待它,我们的生命才真正显得饱满!
  据《大众心理学》
  
  四、死亡论坛
  
  “死亡体验”让我们重新认识人生
  目前,在韩国非常流行一种“死一把”的活动,参与这个活动的人首先要进行一个以“生命的意义”为题的测试,留下肖像,写下遗嘱,然后穿上麻布做的寿衣躺进棺材里。体验者能在棺材中听到哭声,大约15分钟后,工作人员再打开棺材,体验活动结束。据主创人员介绍,设计这种“死一把”的体验活动目的是让人们反省过去,珍惜现在,更好地面对未来。很多参与者都有类似的感触:“在棺材里我非常非常害怕,想起了母亲和逝去的亲友。现在的我已经完全不同了,因为我要创造一个没有遗憾的人生。”
  国人有句俗话:不见棺材不落泪。只有真正面对死亡时,人的心态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生命有如某种租赁,只不过这种租赁有好有坏,有长有短,有悲有喜而已。
  英国心理学家弗兰克·托里斯博士作过这样一次调查:如果意识到生命是一场租赁,你会对生活有些什么样的再认识呢?
  “珍惜身边的一切!”这是35%参与者的共同体会。这种珍惜包括时间、身体、亲情……
  “有了危机与压力!”这是24%的参与者的心态。站到了生命是一场租赁的高度,去审视万事万物,便一目了然了。人间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如过眼云烟;前行的道路上,对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各种有价值的因素调节到位,科学经营,活出生命的艺术和价值,亦会感到胸有成竹。“处处按规则办事!”这是26%的参与者的感觉。时刻牢记生命只有一次,百年大计,健康第一,人生便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差错。时刻以轻松的姿态展现,视每一出游戏为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只是享受生命的一种手段,其本质是收获快乐。
  另外15%的参与者也从其他方面表达了对生命的再认识。这个调查的结果虽然说明不了什么,但是它激起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理性思考。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曾经说过:“每天都想象这是你最后的一天,尽情去体验与发现吧!不期而遇的明天,将会带给你更多的惊喜与快乐。”
  据《健康之友》
  
  死是生者的事
  文/王泽
  
  阴阳相隔,生死两界,这是人们常用来描述死亡的说法。活人永远都无法见证自己的死亡,然而,恰是自己至亲的死亡,才让我们体悟到上述说法的痛彻心扉。就此而言,死亡,永远都是生者的事。据考证,甲骨文中“死”的含义,就是一个活人跪在死者旁边。正如当代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只有人才有死亡,动物只是生命的终结。人类面对死亡,沉思死亡,这就有了葬礼。
  首先,葬礼提供了一种情感的慰藉。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当失去我们的至爱亲朋,此刻生者对死者无尽的痛惜、思念、追忆、缅怀,若是没有某种形式的葬礼,又该如何宣泄、表达?
  其次,恰是面对死亡,才有人类情感中某种最为神圣情感的升华——敬畏感的形成。面对死者,尽管爱恨已去,恩怨不再,但生者对死者所有的情与爱都升华为一种神圣的敬畏之情。我们更为尽心地呵护死者,唯恐他(她)受到伤害;我们更为尽职地恪守曾经许下的诺言,唯恐他(她)受到怠慢。其实我们心知肚明,这样的伤害或怠慢都不属于当下的世界。
  面对死者,我们或许早已萌生这样的问题:有一天这样的事情也会降临于我的身上?生命就是这么回事?这意味着什么?于是,这就有了对生命的意义的沉思。我们最先是通过葬礼来表达这种沉思。正如托马斯·林奇在他的《殡葬人手记》中所说,安葬死者经过那么多的程序,就是要表明,他们曾经生活过,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别于一块石头、一枝杜鹃花,或一只猩猩,他们的生活值得叙说和回忆。正是这种叙说和回忆,带来了人类特有的历史感。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就会有历史。当然,历史或许不会记载或留下芸芸众生的故事,但众多生者却会铭记他们的至爱亲朋留下的点滴回忆,令死者尽管出了家门,却永远走不出生者的心灵。在此意义上,谁又能说生死是永不相通的两重门?
  最后,正是面对死者的葬礼,才令生者有暇驻足倾听来自生命底层的细语:生之无常,死之迫近。生命如同黑暗中的一道闪电,倏忽即逝。怠慢死亡,快速打发死亡之过程,其实也就是漠视生命。面对死亡,我们才会自问:生命是什么?在我看来,生命的过程是一道减法。一旦出生,我们就步步逼近死亡。难怪古希腊哲学家会说,最好是不出生。可惜在很多时候,我们尽做加法和乘法,以为在有生之年,只要累积财富就会积攒幸福。殊不知,生命尽头的最后一道算式是除数为死亡的除法,结局归零。视死如归,我们才能深切体会为何生命是一件礼物,它是上苍的恩惠,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无功受禄,从虚无有幸来到这个世界,因而此生无论有怎样的遭遇,我们都理当充满感恩之情。面对死亡,如果我们能怀有对生命的感恩,对生活的感动,生与死,或许就连成了一个圆圈。
  据《大家健康》
  
  直面生死,让理性超越本能
  文/锋庆
  
  每一个生命的诞生,其实都是没有!择的。父母一时“性”起导致的意外,或者是家庭的规划之一,或者其他,总而言之,我们都是茫茫然就来到了这个世界。当生命中出现变故,如果伴随我们的是不治之症,是插满身体的管子,是高昂的维系生命的费用,是极其渺茫的生存希望,是家人无边无际的痛苦,我认为我们有权利!择在何时用何种方式结束自己的旅程。
  有人说,生命是应该被尊重的。生命诚然可贵,可是人应当有尊严、有价值地生存,否则,延长的不是生命的欢乐,而是痛苦。我觉得,放弃无价值的治疗,!择安乐死,这才是人类对生与死的更理性的认识和!择。
  这个话题的讨论让我想起这样两个人:李燕和悯悯。两个人都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患者。李燕请求安乐死,捐献遗体和器官,悯悯主张为了亲人的感受活下去,劝导李燕继续自己的生命。
  悯悯对李燕说:“死之前你要想一想自己的亲人、父母、朋友的感受,我们还活着,也许是他们最大的慰藉。也许有一天,我们不在了,妈妈不是轻松了,而是一种失落,那是对老人的打击。”我想,漫无边际的等待何尝不是一种痛苦的折磨。带着希望等待,换来死亡的结局,岂不是更加的残忍?
  悯悯说:“死在自己的父母面前,那对父母是非常残忍的。”我在想,对,你是活着,父母在你的前面走了,可是,你觉得他们会非常安心地走吗?对你的牵挂、对你的留恋,其实,他们走得未必平静!
  悯悯说:“希望小燕能找到活着的意义,要不,这二十几年来承受的痛苦就毫无价值了。这太亏了。”我说不是,既然已经受了二十多年的苦,为什么还要继续承受下去?这种理论简直是没有道理的。好像一个承受家庭暴力20年的妇女,在无法改变那个男人的情况下,难道你不离婚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因为不然这20年就白白地承受了?凭什么让她再承受接下来20年、30年甚至40年的痛苦?
  我敬佩悯悯的乐观和坚强,这种精神非常宝贵,但应该看到疾病带给病人的痛苦是客观存在的,所以绝对不应该盲目、无限度地从精神上要求其他患者效仿。
  在病人身患不治之症的情况下,让他能够平静地死去,这不是不尊重人的生命,也不是不尊重人的价值,而恰恰是对待死亡的一种科学的、明确的态度。尊重生命,善待生命,是每个来到这个世界的人最基本要做到的,但他并不表示生命可以没有尊严,有尊严地活着是每个人的权利。
  把有限的医疗资源支付给身患绝症、已没有治疗价值的病人,其实是一种资源浪费,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节省下来用在有治愈希望的病人身上才是文明社会应该!择的。
  以上所说的,是对我自己而言。我不想让他们为了我长期挣扎在痛苦中,浪费人力、财力、物力。对待我的朋友和亲人,我当然和很多人一样希望他们能够尽可能长时间地留在我们的身边,无论如何,让我知道,他们还有呼吸,还在我的身边。我会不惜一切寻求各种手段持续他们的生命。可是,这不是一种自私吗?也许让他们多活一天,就是让他们多一天痛苦。我很矛盾。
  想一想,很简单,我只是希望爱我的、我爱的人幸福!
  据《当代健康报》
  
  笑谈生死 安享天年
  文/周超
  人老了最忌讳、最怕谈到生死。但许多长寿名人,他们到了耄耋之年,不但不忌讳谈生死,而且还会笑谈生死。这种看待生死的境界及乐观心态也是他们长寿的原因。
  国学大师季羡林,96岁高龄,依然乐观开朗。他笑着对记者说:“我虽是‘四半’之人——半聋、半瞎、半瘸、半拐,所幸脑子还管用。说是回报社会也好,发挥余热也好,人活着总要做些事情。别的干不了,写写文章还可以……”季老对生老病死看得开,他说自己在北大并不是最年长的,还有两三位比他大的。他戏说自己:“排着队,朝前走,不加塞儿,不落后……”豁达、乐观、爽朗,也正是他长寿的秘诀。著名诗人、作家臧克家,年轻时就体弱多病,曾多次因病休学、长期住院,甚至是“摸过阎王鼻子”的人,却长寿99岁,成为老寿星,可谓奇迹。他的《病中抒怀》有:“老来病院半为家,苦药天天代绿茶。榻上谁云销浩气,飞腾意马到天涯。”满腔豪气。所以,他能在一次次病危中挺过来。臧老的夫人说:“他是个心胸很宽的人,否则也活不到这样的高寿。”
  国学大师张中行98岁,是当年风流倜傥的北大才子,在生死问题上他是这样说的:“至于说我自己怎么看待生死,我想怎么看都没有用,只能顺其自然,生就生了,到了相当的时候死就死了,完全顺其自然。”正是这种对待死亡的豁达心态,使他不仅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又创造了学问的奇迹。著名学者季羡林称其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91岁还每天工作12个小时,还有个人网站,还在写“博客”,被称为“酷老头”。他称自己:“有一个生活哲学,叫做‘喜喜’,前一个喜是动词,后一个喜是名词,意思是只记有趣的事,从不回忆那些苦事,更不喜欢发愁。有时候我都开玩笑说自己是‘老不死’。”当问及如何看待“长命百岁”,于老说: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很紧张。长命百岁的人是有,但是我觉得这样用年月来算生命太粗,用分秒来算又太细。我有一个口号叫“长命八十万小时”,能活多少就是多少,活过了就算赚了。我希望自己的每一天都能“自觉”地活着,并且有一点乐趣。
  章克标,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海派作家(107岁),97岁时写文章:“我‘立志’要活100岁,从1900年到2000年,与20世纪相始终,做一个完整的世纪人。”1999年百岁老人的他刊登了一则“征伴求侣启事”,由此成了备受注目的“百岁新郎”。
  
  据《农村医药报》
其他文献
浅议国企职工下岗再就业李奎福申俊清一、消除认识误区,正确对待下岗目前,部分人尤其是部分下岗职工,对“下岗”这一社会现象尚不能正确认识,有的一说下岗心中就慌;有的过分自卑,背
“没症状也可能患病”,许多人会对这个提法持怀疑态度。我身体明明挺好的,没有任何不适,怎么会患病呢?殊不知,许多“健康人”的体内潜伏着隐患,并且已经开始影响体内的正常功能,只是很轻微,你没发现而已。  其实,这种无症状的疾病比有症状的疾病后果更严重、更危险。对此类疾病,人们千万要提高警惕,不可掉以轻心。这类疾病常见的有:  1.无症状冠心病(又称隐性冠心病)  患无症状冠心病的人,心脏已有缺血的改变
正常人体的血液约占体重的7%~8%。人体内的血液大部分在心血管内迅速地流动,这部分血量称为循环血量;另外一小部分血液则滞留在肝、脾、肺等处的血窦或毛细血管、小静脉中,这部分血量称为贮备血量,在剧烈运动或失血等应急情况下,贮备血量可被动员加入到循环血量中。  安静状态下,心脏每分钟要输出约5000毫升(5升)血液(称为心输出量)。从心脏输出的血液分配到全身各个器官和部位,满足其新陈代谢和功能的需要。
裤子起源于游牧民族,只有裤腿用于保暖    历史上,在许多古文明璀璨的国度里,人们讲究穿戴和美观,却从来没有裤子可穿。裤子是游牧民族发明的,因为他们要骑马,穿裙子不方便。西方人的裤子就是从游牧民族那里借鉴而来。13世纪时,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一种宽松的衬裤被发明出来,它有裤裆,从腰部向下及至膝盖。文艺复兴时期,这种宽松的裤子变成了紧身的外裤。为方便男性上厕所,通常会在裆部做一个用扣子固定的开口。英国
几乎空白的中国商业品牌市场上,零售商若能率先实施自有品牌,则可抢先占领品牌市场的一席之地。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零售商之间的激烈竞争从未停止过。从早期争夺黄金地段闹市区的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行动起来,来到献血点,登上街头献血车,挽袖伸臂,迫切要求用自己的鲜血挽救灾区伤者的生命。那么,您对献血的知识了解多少呢?  ——编者    从血液生理学角度看,献血200毫升是个什么概念呢?人体内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8%。一般成人的血液总量为4000~5000毫升,而一次献血200毫升仅占总血量的1/20~1/25;在临床医学实践中,一般对失血量在600毫升以下
时至今日,设计已经不仅局限于生产出具有美学价值的产品,更多的则是满足消费者所渴望的“用户体验”。产品的外观和感觉可锻造与消费者内心情感的纽带。最佳的产品和服务必须能
丁聪、郁风两位都是中国美术馆的老前辈。两位老先生均为1916年生人,今年是二老的九十寿辰。中国美术馆于2005年12月6日,在中国美术馆餐厅隆重举行宴会,祝贺两位先生九十寿辰
公司倒闭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外部竞争太激烈,而是公司内部的员工制造各种障碍,把顾客都赶到竞争对手那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