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无损健康,只需小小勇气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pse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行动起来,来到献血点,登上街头献血车,挽袖伸臂,迫切要求用自己的鲜血挽救灾区伤者的生命。那么,您对献血的知识了解多少呢?
  ——编者
  
  从血液生理学角度看,献血200毫升是个什么概念呢?人体内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8%。一般成人的血液总量为4000~5000毫升,而一次献血200毫升仅占总血量的1/20~1/25;在临床医学实践中,一般对失血量在600毫升以下的都不主张输血。人体内的血液并不都参与血液循环,有20%~25%的血液贮存在脾、肝、肺、皮肤等“贮血库”内,脾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贮血库”,可以贮存人体总血量20%的血液。当人体血循环需要血液时,脾脏等会连续不断地释放血液进入血管。
  人体血液成分的吐故纳新活动十分活跃,人体内每天约有1/120的红细胞(即20亿个红细胞)衰老、死亡,白细胞的平均寿命为7~14天,血小板的寿命更短,为7~9天。再说,人体骨髓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在一定的条件激发下,骨髓造血功能可增加到正常的6~8倍,一个健康人每天生成红细胞约2000亿个,血小板1200亿个,即每个健康成人每年新生的血细胞相当于人体血细胞的总量。献血200毫升后人体很快就会得到补充,绝不会影响健康。
  
  适量献血对人体有益
  
  一、可预防、缓解高黏血症 科学家们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液与献血的关系做了研究,发现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效成分,可使血液黏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脑血流量提高,从而缓解或预防高黏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二、可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青岛一位专家曾对127名多次献血者、87例高血压者、60例缺血性中风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的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献血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芬兰一研究小组对278名42~60岁的男性进行调查,其中献过血的人5年后患冠心病的比例比未献过血的少86%;另一组研究,对献血1~2次的1532人进行追踪观察,结果仅一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为0.043%,同期未献血的2306人中,有226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为9.8%,明显高于献血组。
  三、男子适量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 体内铁元素含量过低易患缺铁性贫血及行动迟缓,过高则适得其反。《国际癌症》杂志曾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几率就提高,适量献血可以预防癌症。该文还提到,女性因月经周期失血损失了一定量的铁质,故未发现女性的铁含量与癌症发生有明显关系。
  四、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做好事者以德施善,实际上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五、可延年益寿 国外也曾有学者对66岁以上的332人(献血者)与同年龄、性别的399人(未献血者)作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献血组平均寿命为70.1岁,高于未献血组的平均67.5岁;献血组的存活率为67%,高于未献血组的40%;献血组的死亡率为33%,低于未献血组的60%。
  
  献血后会贫血吗
  
  只要按规定的间隔时间参加献血,是不会引起贫血的。
  因为献血只是人体内可以再生的血液暂时少量减少,不影响人体血液的正常再生功能,献出的少量血液很快就会恢复。贫血本身是一种疾病,对于患有贫血的人,在献血查体时,就会查出来。这种人是不能参加献血的。献血绝对不会引起贫血,相反,经常献血会刺激造血器官,增强器官造血功能,有益于人体白细胞的再生。
  什么人可以参加献血
  1998年9月,卫生部第2号令《血站管理办法(暂行)》,对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规定如下:1.年龄:18~55周岁;2.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3.血压:12~20/8~12kPa,脉压≥4kPa或90mmHg~140mmHg/60mmHg~90mmHg,脉压差≥30mmHg;4.脉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5.体温正常;6.皮肤无黄染,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7.五官无严重疾病,巩膜无黄染,甲状腺不肿大;8.四肢无严重残疾,无严重功能性障碍及关节无红肿;9.胸部:心肺正常(心脏生理性杂音可视为正常);10.腹部:腹平软、无肿块、无压痛、肝脾不肿大。凡符合上述标准的公民均可献血。
  
  据《当代健康报》
其他文献
根据两汉、西晋时期几部古文献提供的语言资料,“家”虚化为词尾的进程,大致分以下三个阶段。一、公元前2世纪(即司马迁父子先后进行论著的时期),是学派义“家”出现的阶段。战国
最近,上海和北京等一些发达城市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潮流,并没有精神病的白领们纷纷走进设立在精神卫生专科医院中的“开放式病房”,而且目前国内的不少精神医疗专科医院都尝试开设这类病房。有人评论,这种现象代表中国正在流行“伪精神病”。专家认为,精神疾病专科医院设立的“开放式病房”,为减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渠道和方式,值得提倡和推广。    主动住“精神病房”的人数越来越多    病区内的走廊里铺设着印有绿色
“古书画”、“古铜器”、“古瓷器”、劣质仿古漆器漆画……当藏家不惜花费巨额的资金从卖家手里买回一件件所谓的“珍宝”,拿回去慢慢玩味欣赏时,却发觉这些“珍宝”里透出一股刺鼻的气味,这种气味甚至熏得人头晕……  实际上文物不会有这种气味,而是许多赝品在加工制作的过程中,由于加入了强酸、草酸、硫酸、含苯的油漆等腐蚀性较强的有毒化学物品甚至含致癌物质的原料,使得这些赝品流入市场后,极大地影响到人体健康。 
编者按: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关键历史时期,许多国有企业都面临着和红星化工集团同样的困惑和选择,尤其是东部沿海资源型传统化工业,企业地处沿海,而所需的原材料、
浅议国企职工下岗再就业李奎福申俊清一、消除认识误区,正确对待下岗目前,部分人尤其是部分下岗职工,对“下岗”这一社会现象尚不能正确认识,有的一说下岗心中就慌;有的过分自卑,背
“没症状也可能患病”,许多人会对这个提法持怀疑态度。我身体明明挺好的,没有任何不适,怎么会患病呢?殊不知,许多“健康人”的体内潜伏着隐患,并且已经开始影响体内的正常功能,只是很轻微,你没发现而已。  其实,这种无症状的疾病比有症状的疾病后果更严重、更危险。对此类疾病,人们千万要提高警惕,不可掉以轻心。这类疾病常见的有:  1.无症状冠心病(又称隐性冠心病)  患无症状冠心病的人,心脏已有缺血的改变
正常人体的血液约占体重的7%~8%。人体内的血液大部分在心血管内迅速地流动,这部分血量称为循环血量;另外一小部分血液则滞留在肝、脾、肺等处的血窦或毛细血管、小静脉中,这部分血量称为贮备血量,在剧烈运动或失血等应急情况下,贮备血量可被动员加入到循环血量中。  安静状态下,心脏每分钟要输出约5000毫升(5升)血液(称为心输出量)。从心脏输出的血液分配到全身各个器官和部位,满足其新陈代谢和功能的需要。
裤子起源于游牧民族,只有裤腿用于保暖    历史上,在许多古文明璀璨的国度里,人们讲究穿戴和美观,却从来没有裤子可穿。裤子是游牧民族发明的,因为他们要骑马,穿裙子不方便。西方人的裤子就是从游牧民族那里借鉴而来。13世纪时,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一种宽松的衬裤被发明出来,它有裤裆,从腰部向下及至膝盖。文艺复兴时期,这种宽松的裤子变成了紧身的外裤。为方便男性上厕所,通常会在裆部做一个用扣子固定的开口。英国
几乎空白的中国商业品牌市场上,零售商若能率先实施自有品牌,则可抢先占领品牌市场的一席之地。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零售商之间的激烈竞争从未停止过。从早期争夺黄金地段闹市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