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注重文本过渡与照应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因而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也就是让人能更好地生活,即通过阅读文本的语文教学来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当然这前提是要读懂文本,那么怎样教学才是读懂文本?本人认为这跟语文教学中要领会文本的过渡与照应密切相关。有时语文教学中分析得太细碎,过于纠缠文章的细节,没有注意行文的过渡与照应,反而忽略了文章的中心表达而读不懂文本了。苏轼在《题西林壁》里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识庐山“真面目”,横侧远近高低须相联,这就是所谓的过渡与照应。下面,就语文教学中不同文本来谈谈怎样来注重文本的过渡与照应。
  首先,谈散文教学。“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的特点,所以散文教学中侧重于把握作者行文的主脉,注意每一段的关键句子,一般是开头或结尾的议论性抒情性句子,把它们画下来读完后,把画出来的句子连起来,这样,文章的中心就清楚了,理解文意就容易多了,这就是散文教学的主旨贯穿法。如教学《鸟啼》,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如果学生不能感受到这篇文章语言的诗味,就容易陷入单一而片面的解读。作者想要说明的并不只是生的顽强,而是指向生命的欲望是一种本能,正所谓“阳光底下有阴影”是客观规律一样,可阳光的部分就是阳光,阴影的部分就是阴影,生命的本色是阳光,与阴影无关。课文对大量死的描写是客观的自然规律,不是衬托生的顽强,而是让人明白生与死是平等的,在平等中我们学会自然选择,那就是热爱生命。所以说还生命本色,还生命欢乐是《鸟啼》的旨意所在。有了“生命”之“神”,其“形”就一目了然了,行文分三个部分:感知生命,理解生命,把握生命。这样也就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文意纠缠,作者劳伦斯也就不会被过于琐细的语文教师给误解了。
  其次,谈诗歌教学。其过渡与照应的方法是意象组合法。如教学《相信未来》,全诗共七节,后三节基本意思很好理解,基本上都是议论、抒情,能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它的意思是不管现在的人们对于死去的作怎样的评价,但将来人们明白了理想,会对曾经所有的努力、坚强作出公正的评价。作者强调的诗歌的主旨表面上是相信未来,而实际上是热爱生命。我们拿什么东西来相信未来呢,只有生命。我曾听了新课程培训关于这节课的几次公开课,由于执教者他们忽略了行文内在的照应,只注意表面的过渡,即除第四节是过渡节外,其余每一节最后一句都有“相信未来”这四个字,所以执教者要么紧扣相信未来,每节内容不是让学生随意发挥,要么紧扣江青读此诗的一句话: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从而大谈文化大革命,甚至将它读成了一首令人啼笑皆非的政治诗。其实,前三小节才是本诗的意旨所在,因为这是一首朦胧诗,没有揭开“相信未来”的面纱,是难露出“热爱生命”的真面目的。解读诗歌要从意象入手,解读文意以过渡为突破口。本诗的过渡是第四节,这不难看出。第四节是说明历史是智慧而公正的。承上说明前三节是要热爱生命,因为有“生命”才有“历史”,而后三节生命有“历史”才有“未来”。生命是未来的前题。食指这首《相信未来》与其说是相信未来,不如说是呼吁生命,坚强生活。因为全诗的最后一句是“相信未来,热爱生命”。所谓“卒句显志”,热爱生命正是作者的意旨所在。其实前三节的意象早已说明。联系前三节最主要的意象是雪花、鲜花、枯藤、大海、曙光。通过这些意象的组合,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意旨。作者告诉我们生命处于冬天,喻指政治上再无情,物质上再贫困,地位再悲哀,可生命如同雪花般纯净而美丽;当青春已逝去,理想已破灭,爱情已背叛,可我还有自己,还有来年,枯藤逢春即新芽;以大海般的胸襟忍受一切吧,希望就在眼前。因为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相信生命的春天就会到来。所以相信未来就是相信自己的生命,要热爱生命!十一年后,作者食指再也不必“朦胧”,直接以《热爱生命》为题最后一节这样写道: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我有信心:以人生作为天平/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应该讲热爱生命才是《相信未来》的真正心声。
  再次,谈小说教学。其过渡与照应的方法是三素汇聚法。“汇聚”指的是三要素与主题之间的关系。以《祝福》教学为例,设计“祥林嫂之死,谁之过?”这样一题,可以汇聚情节、人物形象与环境。情节是祥林嫂四次来鲁镇,以眼睛分析为例。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心灵又是外部世界的投射。于是从祥林嫂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出环境,而环境又分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鲁四老爷是人文环境的代表,而雪花是自然环境的代表,雪花又推动情节的发展。可见三要素各司其职,却又能殊途同归。它们都是为了烘托小说的某一主题,可又不会局限于某一主题,毕竟小说的主题是具有多义性的。从环境上分析,《祝福》的主旨是封建礼教吃人;而从人物形象上分析,学生却归纳出人性吃人,因为从行文的过渡与照应的“三素汇聚法”分析谁都是凶手,谁又都不是凶手。就如鲁四老爷也不是礼教的捍卫者,因为他遵循的不是礼教而是利益。假如祥林嫂能不讲阿毛的故事,不沉迷于往事而正视现实,也许她也能跟柳妈一样终老。说到底鲁四老爷并不是嫌弃她“伤风败俗”而是她“老昏不中用”。因而学生从中分析出杀死祥林嫂的真正元凶是“没有信仰”。可见,正是三素汇聚的过渡与照应,才能更好地明白小说时代主题的鲜明性与永恒主题的多义性,这才是生活,而不是说教。因为任何有效的阅读不仅是吸收和接纳,同时也是投入和创造。
  最后,谈戏剧教学。其过渡与照应的途径就是言语内析法。记得教《雷雨》这一课时,学生在预习反馈中提出课后思考练习三关于“周朴园对鲁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这一提法觉得不妥。有几位平时比较喜欢语文的学生都提到应改为“有没有爱情”较为妥当。学生的预习反馈给了我一份意外的惊喜,因为学生读出了《雷雨》言语的弦外之音,即明白了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复杂的情感。学生这般年龄虽还不太明白情感的性质,可学生能从他们对话照应中读出了爱情的滋味。岁月流不走爱情,正是这三十年的距离,才让周朴园与鲁侍萍彼此之间读懂了对方的爱,明白什么是爱的刻骨铭心。三十年后的相遇,相同的地点,相同的场合,相同的情景,不再相同的缘由,可以让人冷静地面对爱情,静观自己的情感。当年的始乱终弃可以反映出周朴园的冷酷,却不能说明他的无情。因为前者是性格,后者是情感。这从周朴园对繁漪同样的冷酷,而又不一样的无情中可以看出。年轻时的周朴园之所以赶走鲁侍萍,一则是无奈,因为他那时还未真正因经济而独立;二是那时他还不懂得爱情是什么。当爱情远离时,当经济真正独立时,周朴园才会深切地体验到爱是什么,它不是门当户对,不是欲望,而是人内心情感的归宿。这从他三十年来虽迎新人却固守旧物中可以看出。虽然,三十年后,鲁侍萍苍老得令周朴园无法一眼认出,而鲁侍萍的一再相“逼”让周朴园明白眼前的鲁妈就是自己的恋人时,周朴园却再难以表白,因为眼前的鲁妈让他迷惑。“你来干什么?”“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你静一静。把脑子放清醒点。” “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仔细品读周朴园在鲁妈的一再相“逼”下而说的一系列看似无情的回话,注意照应可以读出无情是其表,爱才是其内核。因为此时的鲁侍萍一直以“鲁妈”相称,并且口是心非,弄得周朴园无法放下周老爷子的架子,所以周朴园接着拿出钱是他此时心境最恰当的表达方式了,因为恋人已成“仇人”。鲁侍萍在接支票前的一句话是:“好,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这当然不是鲁侍萍的真实内心所想,要不一开始她就不会将错就错,走进周朴园的房间而不离开了,可见鲁侍萍是主动来找周朴园的,不是为了算账而是为了重温。可是也许正是周朴园没有一眼认出她,所以鲁侍萍心有所失,待自己一再提醒而周朴园终于悟出后,鲁侍萍自然“不客气”,态度也强硬起来,这令周朴园也多了份心思:原来侍萍已不爱我,她今天过来是有备而来,我爱的侍萍已不复存在,眼前是四凤的妈,她是鲁妈。也许正是姓鲁的剥夺了他爱的“权利”,所以周朴园才会说,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如果不是心中有真爱,说“你以后永远别到周家来。”不就好了吗,何必加“鲁家的人”此词呢?三十年的辛酸让彼此都难以启齿,只好用看似相恨的话来掩饰彼此三十年来的爱的相思,可它却更能见证彼此间爱的深沉。可以这么说,所有的爱的疑问在支票这一细节中消散,支票的一“接”一“撕”的对话中周朴园确证了鲁侍萍只是他的恋人而非仇人。明白彼此的心迹之后,再谈情爱是多余的了。此时作者安排周大海出场了,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爱也就戛然而止,耐人寻味。通过人物语言的过渡与照应,我们感觉到那是一对纯粹恋人间的言语。正是这种言语内析法,让我们见证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爱情故事。
  总之,语文教学要注重过渡与照应,避免断章取义。就如生活忌人云亦云,方可有品。在这喧嚣的年代,阅读没了耐性与心境,那就很难让人读懂了。语文教学是具有功利性的,在阅读是快餐文化的背景下,授之以渔显得十分重要。阅读是另一种人生,只有读懂才能获得真经,才能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断章取义是“只缘身在此山中”,而注意不同文本的过渡与照应的不同方法,从这些方法与途径中不仅可读出作者,更可读出自己,从而丰富了生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产前心理指导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对梁平县妇幼保健院2012年和2013年同一时段年龄在18~32岁无任何并发症的足月妊娠单胎头位孕妇入院时分别分为对阴道分娩有信心(
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实际运用中的作用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创设发展学生思维的情境,三是构建动感的教学课堂,四是有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五是提高学生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司帕沙星片的含量及体外溶出度。以0.1mol/L盐酸液为溶剂,在298nm波长处测定。司帕沙星浓度在2~12mg/L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0.29%。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乡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取得了一定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依然是经济社会
现行白肋烟处理工艺主要通过控制加料含水率、烘焙温度、烘焙时间、干燥含水率等工艺参数来控制白肋烟的处理质量.从工艺的角度来讲,白肋烟的烘焙处理也是一个烟叶干燥的过程
中心街全长约1400m,宽约200m,中线贯穿1条已建成的花园中路,其与两条内环路将中心街划分为七,八,九号三个地块。其中八号北面为大型中心公园,南面为居住小区,七,九号南面,北面均为居住
本文通过对成县核桃产业发展过程的回顾,面对产量上升、价格下滑、收益下降的现状,提出通过打造示范点、高接换优、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新品种选育力度、发展网络销售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当前国际研究热点——"体育素养"的内涵、特征进行解读,并与中国化体育素养概念进行横向对比。认为:国外提倡的体育素养具有概念哲学化、目标具体化、内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民生产生活水平逐步的提高,电力负荷迅速激增,而配电网相对主网发展较为缓慢,配电设备更新换代相对滞后,配电网低电压问题日益突出,从大量的运行经验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对于学生品质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是初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