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跳撒叶儿嗬到打喜看土家族乐观的生命意识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1363018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出生和死亡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阶段,生活在鄂西的土家族对于人生的这两种礼仪极其重视。在小孩出生快到一个月的时候,要专门为其举行一次隆重的打喜出生礼仪,主角是小孩和嘎嘎(外婆)方的客人。在土家老人去世时,要为其举行隆重的丧葬礼仪,跳一通宵的撒叶尔嗬(丧葬舞)为其送行。通过对土家族这两种人生礼仪的研究,我们发现它们是一脉相承的,两种礼仪运载了土家人生死轮回的观念,体现了土家人乐观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土家族跳撒叶儿嗬打喜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J648 文献标识码:A
  
  一跳撒叶儿嗬与打喜的生境概述
  清江流域是土家族聚居的区域,这里的土家人以清江为依托,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化。生活在清江两岸大山之中的土家人民风淳朴,友善好客,保留了丰富的土家族传统民俗。小孩出生满一个月左右,土家人要为其举行一次隆重的出生礼仪——打喜,以此庆贺新生儿的出生得到族群的认可,此形式寄托了土家人的美好愿望。土家姑娘从小就学习哭嫁,出嫁时要唱哭嫁歌,最长能哭一个月,通过哭嫁使她们的情感得到了宣泄,人生角色从此便进入了另一个阶段。清江流域土家老人正常死亡后,其后人要请人为其打一夜丧鼓,周围的乡邻都会赶来为其跳一夜撒叶儿嗬,高高兴兴的为老人送行。清江流域土家人还酷爱唱山歌,通过山歌抒发了土家人心中的感情,平时的劳动场合,婚丧嫁娶的仪式场合,以及各种民族节日场合都有土家人的优美山歌,这些山歌多为五句子歌和七句子歌。清江流域的土家人在封闭的大山中固守着自己的民族文化,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平静生活。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清江中下游,境内土家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1%。秀丽的清江由西向东贯穿全境,有“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之说。长阳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这里是四千年前巴人的发祥地,远古人类的足迹遍及清江两岸,创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相传土家族发源于境内的武落钟离山,该县保留了许多土家族的民俗文化,长阳的南曲、薅草锣鼓、都镇湾故事、丧葬舞“撒叶儿嗬”、打喜花鼓等,这些都已成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跳撒叶儿嗬——高高兴兴送亡人
  跳撒叶儿嗬的对象必须是正常死亡的老人,对于未成年人的死亡和各种因车祸、打架、难产等凶死的人土家人是不为其举行跳撒叶尔嗬的。即便是正常死亡的老人,要是其父母还在,也是不能为其跳撒叶尔嗬,因为在土家人看来他(她)还没有完成自己尽孝的义务。只有年老病死,上面的老父老母已不在,下面还有后人,这样死亡的老人才算是走了“顺头路”。这种情况就一定要跳撒叶尔嗬的,即土家人所说的“老死是走顺头路,白事当做喜事办”,一般来说老人年龄越大,威望越重,参加跳撒叶尔嗬的人就越多,也如土家人所说的“热热闹闹陪亡人,高高兴兴办丧事”。
  走了“顺头路”的老人的丧葬仪礼高潮一般是在第二天晚上,这要打一晚的丧鼓,跳一通宵撒叶尔嗬,第三天早上下葬。跳撒叶尔嗬的人数必须是双数,但是场面热闹时人数也有几十人或上百人,但人数还是双数,由一打鼓的乐师站立棺前左侧打鼓领唱,他一击鼓叫歌,跳者立即接歌合唱,舞者基本是男性,一般是二人或四人一组,在棺前对舞。跳撒叶尔嗬的动作比较粗犷,动作的幅度也较大,“曲”、“弯”、“转”动作居多,随着乐师的调子,“曲”、“弯”、“转”等动作来回转换,如果跳累了旁边的人会时不时换下跳累的人接着跳。撒叶尔嗬的动作套路很多,如“虎抱头”、“猛虎下山”、“犀牛望月”等。很少有女性参与跳撒叶尔嗬,这是因为她们的体力跟不上,再就是到了半夜以后乐师唱的多为荤歌,女性一般很少有坚持留到半夜的。
  土家人对于老人的正常死亡是抱着一种积极地态度去面对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能积极地对待死亡,把丧事当成喜事办,这确实很少见。因为按照一般常理,死亡总是伴随着悲伤,人们在丧葬仪式上总是面色凝重,感情悲痛,很忌讳欢喜唱跳,但是清江流域的土家族却是高高兴兴跳撒叶尔嗬,欢欢喜喜送亡人,其实也不是他们不悲伤,只是在他们看来与其悲伤欲绝,哭哭啼啼送亡人,反倒不如尽情欢跳送亡人,尽显一种乐观的生命态度。
  三打喜——快快乐乐迎新生
  清江流域的土家族在小孩出生一个月左右时要为其举行打喜仪式,打喜的主角是小孩和嘎嘎(外婆)方的客人,打喜的日子要提前和嘎嘎(外婆)方商量好,再由嘎嘎(外婆)在自己的亲戚这一方走家落户,串联姑、婶、舅、姨、姐、嫂、媳妇、女儿一大群亲戚在打喜这一天一起前来道贺。
  打喜的仪式是相当复杂的,前一天嘎嘎(外婆)家准备装盒,即把送给小孩的各种礼品装进一个新的红木箱,装完以后要把箱子锁上,第二天嘎嘎(外婆)方的客人带着各种礼物和箱子来道贺,然后在女儿家要举行交盒开盒仪式。吃晚饭时小孩的嘎嘎(外婆)方客人上席是一个重要的仪式,每一道菜都要由响匠(吹打)班子去厨房迎,吹打乐队在前,端菜师傅在后,每在厨房迎一道菜,就有一个专门放鞭炮的人点响一颗大鞭炮,在端菜师傅上插花刀头肉这道菜时,嘎嘎(外婆)还要给菜盘里放红包以示感谢。晚上的祭拜亡祖仪式也相当隆重,在屋前院坝里摆两张桌子,每桌摆上杯、碗和筷子,迎菜仪式还是和前面的迎菜仪式一样,总共十个菜,十个菜摆成三角形。菜上完后由一名男性把筷子放在碗上,并将杯里倒上白酒,一名女性给碗里盛饭,然后由男支客师(督管)在桌下烧纸钱,把白酒倒在地上,并念祈祷词,祭拜亡祖也是为了让亡祖保佑土家新生儿健康成长,让生命不断得以延续。
  祭拜亡祖以后就是打发送子娘娘仪式,这次桌子是摆在堂屋,响匠(吹打)班子由右绕堂屋的桌子一圈后去厨房迎菜,总共是三个菜,摆成一排,摆上饭和筷子,桌上还要摆放一个装有五谷杂粮的升斗。迎菜完以后响匠(吹打)班子在堂屋穿花,然后进小孩的房间迎小孩,小孩由爷爷用新背篓背出来,爷爷的脸上被抹上了黑,由响匠(吹打)班子带着在堂屋里绕桌穿花,这个时候整个堂屋里面的人可以尽情戏弄,大家可以随便捉弄背着小孩的爷爷,整个场面完全颠覆了日常的行为模式,进入一种阈限,一种因为获得新生命而高兴欢乐的阈限。最后小孩被接下来放在桌前上方,女支客师(督管)念祝福词,然后由一位年老女性撒五谷杂粮并念词感谢送子娘娘。从这些仪式里面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土家人强烈乐观的生命意识,他们对于新生命到来的那种欢庆,以及对于人口不断繁衍的愿望。
  最后的仪式就是打香桌陪姊妹和跳花鼓子。打香桌,即摆上了3张八仙桌并将其并排紧靠在一起,形成一个长形的台桌,桌上挨个儿摆放着碟盘,碟盘中满放各种水果和糖果,总共32盘小碟,女支客师请出几位歌师,大家簇拥着嘎嘎(外婆)、舅妈、姨妈等各位主要客人,沿香桌四周围坐着,这时参与者基本上以女性为主。接下来就是对歌,这个仪式主要就是个对歌仪式,由男方家的歌师和嘎嘎(外婆)方的歌师赛歌。对歌以后大家就跳起花鼓子,跳花鼓子是一种边唱边跳的舞蹈,主要还是在打喜时跳。跳花鼓子的人数和跳撒叶尔嗬的人数一样,必须是双数,跳者一般是手拿一条毛巾做饰物,步调多是“穿十字”、“走∞字”、“左右横穿”、“前后交换”等调度,都是随歌而跳。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会唱《十月怀胎》歌,还有就是大部分的情歌。
  四跳撒叶儿嗬与打喜的生命意识结合
  从跳撒叶儿嗬的动作和内容上看,这里面和虎的关联甚多,动作比较粗犷,“曲”、“弯”、“转”动作也非常多,这和老虎的各种动作很相似,再者跳丧的很多动作套路就直接叫“虎抱头”、“猛虎下山”等,这就更能把撒叶尔嗬和虎联系起来了。由于土家族在地里位置上一直生活在崇山峻岭中,经常与虎打交道,可能最先是常常受到虎的攻击或侵害,慢慢对虎产生了一种惧畏的心理,随着时间的推移,继而演变成一种崇敬的心理,最后,便形成了一种虎崇拜。《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中有这样的记载:“廪君死,魂魄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祀焉。”这里的“巴氏”,指的是巴务相廪君的后裔,即清江流域一带的土家人,现在清江流域一带的土家人把廪君当做是自己的祖先,而廪君死后魂魄是化为白虎的,所以从这种白虎崇拜心理继而看出是一种对祖宗崇拜的心理,那么清江流域土家族的跳撒叶尔嗬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的是一种对祖先的崇敬之情,对祖先的崇敬就是一种对生命的重视,希望祖先保佑民族的繁衍,生命得到不断延续。
  跳撒叶儿嗬后半夜,乐师一般唱得都是荤歌,其中有很多是赤裸裸的情歌,伴随着这些情歌而跳的撒叶儿嗬其动作有很多是模仿人类的性爱动作,按照一般常理来说,在跳撒叶儿嗬的场面不应该唱情歌和模仿性爱动作的。但是,我们仔细思考便会发现这也是非常合理的,唱情歌和模仿性爱动作是和人口延续繁衍联系起来,既然老人高高兴兴地走了,势必会造成人口的流失,但是,在土家族看来,人口是要延续繁衍下去的,所以,在丧葬礼仪上的情歌和模仿性爱的动作就可以映射出土家族对于人口延续繁衍的心理,由此便可体现出土家人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死亡是生命的一个开端,并不是结束。
  从打喜的几个重要仪式我们都能看出土家人乐观积极的生命意识,首先,从这个打喜的仪式和其仪式的复杂及隆重程度我们便可知道,土家人对于新生生命是何等的重视,不管是男是女都会为其举行隆重的打喜仪式,并且土家人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在他们眼里新的生命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必须为其举行一个隆重的出生礼仪。祭亡祖仪式是为了祈求已经去世的祖先庇佑,让他们保佑新生命健健康康、顺顺利利的成长,这就是对生命的重视。打发送子娘娘是感谢送子娘娘给土家人送来新生,在这个仪式中的狂欢场面是土家人为庆贺新生而呈现出的一种颠覆日常生活的狂欢阈限。
  最后的跳花鼓子也是一样,从动作来看有十字步,交叉步,左右横穿和前后交换,仔细分析这些动作之后,可能会发现是人类某些性爱动作的演变,在这欢喜的场面中,他们尽情的欢唱,完全沉浸在一种陶醉的状态中,他们唱的大部分都是情歌,而这些情歌的内容大多数也带有荤段子这和前面在跳撒叶尔嗬时唱的荤歌其实都一样,都映射着赤裸裸的性爱,这正好契合了土家人对于人口繁衍的强烈心理,体现出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生命意识。
  五结语
  通过对土家族这两个重要的人生礼仪联系的对比,我们便可清晰地看出土家人始终怀着一种生死轮回的生命观,死亡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新生的开端,所以,并不用过度悲伤的去面对死亡,而应该抱着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去坦然面对死亡。土家人对于新生命的到来非常重视,要为其举行隆重的出生礼仪,他们相信“万物有灵论”,对于先祖亡灵是极其的崇敬,时刻期望先祖保佑子孙后代健康成长,保持着一种乐观豁达的生命意识。
  
   参考文献:
   [1] 白晓萍:《撒叶儿嗬——清江土家跳丧》,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2] 白晓萍:《独具特色的“过家家客”——湖北清江土家族生育习俗田野调查实录》,《三峡论坛》,2010年第1期。
   [3] 宋仕平:《鄂西土家族跳丧习俗的文化意蕴》,《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4] 田世高:《土家族的打喜花鼓》,《民族音乐研究》,2000年第2期。
   [5] 赵冬菊:《从跳丧看土家族的心理特征》,《武汉文博》,2008年第2期。
   [6] 朱祥贵:《土家族“撒尔嗬”源流、内涵及功能探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7] 罗鹏:《一份关于土家族丧葬习俗的田野调查》,《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8] 陈绍皇:《清江流域土家族丧葬礼俗及其歌词的文化内涵》,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作者简介:
   赵云艳,女,1974—,云南宜良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舞蹈理论、舞蹈教育,工作单位:曲靖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项莉,女,1974—,云南邵通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工作单位:玉溪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经分析指出大屏幕PAL制彩电采用梳状滤波的亮、色分离电路,消除了亮度对色度的串扰,但同时由于25Hz半场频的影响并未完全消除色度对亮度的串扰分量。 The analysis shows th
用定时器556可以很容易地作成一个电子警笛。它的声音很像美国警车的警笛声。可用于各种报警系统。电路见图1。图2,图3为印刷电路图和元件布置图。 定时器556其实就是集成在
亚明原名叶家炳,1924年9月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他15岁时在淮南参加新四军。1941年由淮南艺专毕业,从事部队战时宣传和革命文艺工作。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他受命领导江苏全省美术工作,
目的:观察肾衰宁片联合卡格列净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痰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2组患者均服用卡格列净片,
目的:观察小儿智力糖浆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小儿多动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心理干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
本文通过讲述了园地建设,定植,苗期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出了绿色栽培技术。
会议
目的探讨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核因子-κB(NF-κB)在胃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及RT-PCR法,检测36例胃腺癌组织及癌旁
目的探讨吸入性苯染毒导致小鼠周围血细胞遗传损伤与miR-34a表达改变的关系。方法无特定病原体级C57BL/6小鼠6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分别
本文通过调查法,探究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与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差异,证明语文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对中学语文教学具有直接影响。其中文学常识和文体特征部分对中学
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解放军报》新闻摄影宣传曾经创造过辉煌:军报刊发的抗洪救灾新闻照片曾被《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大报和香港报纸大篇幅转载;军报发表的众多优秀新闻照片曾经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