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教学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u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引入模块化教学的方法。实践表明,该方法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能有效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模块化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5-6283-02
  Modular Computer-based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Applied Research
  YANG Ji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Liuzhou Vocational Technological College, Liuzhou 545006, China)
  Abstract: Characteristics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modular computer-based teaching methods of teaching.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method can further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and practical skill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niversity computer-based teaching.
  Key words: computer foundation; modular teaching ; educational reform
  计算机教学是一项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近几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统计中发现,计算机专业中拥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学生明显比理论型学生更容易就业。用人单位也明确表示,它们最注重的就是学生的动手能力。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已开始向应用型改革,模块化教学便是其中一项教学改革手段。
  1 模块化教学概述
  模块化教学又名模块式技能培训(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简称MES),是指对课程进行由上至下逐层分解成若干个模块的过程,它是上世纪70年代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旨在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教学模块,将技术培训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以某种职业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作为教学主线。
  模块化教学强调知识的应用与内容的系统性,应用技能是教学活动的核心。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学生花费了大量时间,但学校效果一般。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把模块化教学的思想引入到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通过模块化教学强调有的放矢地设置教学每一模块,学生可根据爱好及自身需求自主学习,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2 模块化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传统教学是以各门课程有机链接作为中心思想,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而模块化教学则认为,计算机基础课程呈现的关系不是链接状而是树状,完全可由引发出相对独立的课程,在社会应用与需求上也是如此。因此,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偏好与需求,将课程设置为几个相对独立的模块课程,重视对学生实际操作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展开模块化教学。
  目前,社会各个行业对员工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基础操作按技能模块可分为硬件维护、网络管理与办公软件应用等,学校在实行模块化教学的时候也可采用以上几大模块进行分类,既满足了课程本身的内在规律,又满足了社会的实际需求,使整个教学活动更具直接性与实用性。
  3 大学计算机基础模块化教学的实施
  3.1 课程设置的思路与原则
  1)实用性和系统性原则。模块化教学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技能提升为最终目标,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性人才。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由专业课教师拟定,因此教师在拟定教材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本专业课程的社会实用性及必要的岗位技能,并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编排,强化专业知识的应用性与内容的系统性,实施教学。
  2)学生自主选择原则。众所周知,学生自入校之初便已被划分好了专业,由于当时学生对专业课的认识较为肤浅,因此并不清楚个人喜好与兴趣,加之专业培养方向一般较为宽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存在一定的疑惑。因此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给予学生主动选课的机会。给予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课程的未来就业方面及学习内容,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就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对教学内容进行积极的修改。
  3)可持续性发展原则。模块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就业,计算机技术本身就处于一种快速发展的状态,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更应注重发展性的原则。为了适应外向型的经济发展现况,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设置模块教学过程中要对理论知识与市场需求进行有机融合,并根据市场需求及前沿理论的发展状况而不断更改教学内容,以适应最新的就业市场动态。
  4)复合型原则。模块化教学虽然注重对某一专项技术的培养与提升,但并不意味着学生仅会一项技能,事实上,模块化教学更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根据人才市场与经济发展、市场需求,从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偏好方面实现目标的多元化教学。如在每一个专业的教学模块中可分为必修与选修两大类,其中必修课程又可分为计算机专业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与专业技能提升模块;选修则服务于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多元化、复合化成长而做努力。
  3.2 课程的设计
  遵循以上原则,合理安排各个教学模块,把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形成某一专业的教学模块。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划分阶段。即在每年新生入学之前,学校便应依据当前的计算机发展状况对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在划分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现有社会人才需求类型,针对性地分为硬件维护、网络管理、程序设计与财务电算化等,这个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需求不同而不断改变的。在每个模块中,又将其分为基础理论模块与专业实操模块,将学分与学时更多地设置在实操模块当中,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2)实施阶段。在设置好专业模块后,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宣传与引导,充分介绍各个专业模块的内容与未来培养方面、社会需求点,让学生对模块有着更深一步的了解,也清楚自己会在学校中获得什么。在此,学校应积极、客观地引导学生尽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同时配合必要的选修课程,使学生在某一模块进行加强的同时,掌握更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
  3)教学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要根据当前社会需求组织教学内容外,还应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状况进行因材施教。一般教师可采用以下几种手段:
  其一,阶段性考核教学。以一定时期为一个模块阶段,在结束一个模块阶段时,要通过考核来找出学生学习的接收程度,如果合格,可转入下一个模块的学习。由于计算机教学本身具有知识内容比较复杂的特点,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个学期下来,教师很难掌握学生的情况。如果按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一些本身具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可能会因为太过基础而失去听课兴趣;而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又很难接收。
  通过阶段性的考核教师可随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接收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类型进行不同的教学改进。如对较为优异的学生可在一堂课结束后提出一些较高难度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一般性学生可指导与复习本节课知识点;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利用个别辅导、或学生互助形式,加强基础理论的阅读与重点知识的熟悉,还可以通过优异的学生带基础较薄弱学生的方式,带动整体班级的学习成绩。一般考核的方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是背对背考试和题库抽题等方式。
  其二,多媒体教学。利用新兴的多媒体动态技术,全方位展示计算机基础知识远远比教师在讲台上干巴巴地进行讲解要生动得多,且学生的接受程度也高得多。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的展示形式,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印象。当然,这种教学手段可穿插使用。
  其三,实例教学。所谓实例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身临感受到的事例,或其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引出计算机教学案例及其相关知识讲解。如在网络管理模块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及网站推广、营销模式讨论的方式,如讨论“百度”公司的运营方式等,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平时使用网络所能用到的,可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习兴趣,让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并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网络使用过程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4 大学计算机基础模块化教学改革效果分析与评估
  计算机模块化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及时反应出计算机技术当前社会发展状况,使学生的知识学习随社会发展而不断进行更新,这是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此外,计算机模块化教学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由于传统教学更注重理论而忽视了实战,使学生在实际操作方面处于一定的劣势,而计算机技术本身就是一门具有非常强的实际操作的应用学科,模块化教学在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其专业技能的运用与实际操作,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当然计算机模块教学对于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模块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一个课本从头讲到退休,而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地研究选题,分析当前的市场需求,教师不仅是个理论家,也是个思考者,在带动学生研究新问题、新方法的同时,要加强自身的功底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为教学活动带来新的活力。
  5 结束语
  模块化教学的引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促进了学生的就业。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更应注重社会实际需求与学生的特点,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实战性人才,促进校企间的紧密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 刘重庆, 徐国庆. 课程模块化的目的与方法[J]. 职教论坛,2001(3).
  [2] 邱春民.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05,(3).
  [3] 李光明. 经济数学课程分专业模块化教学的思考[J].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5(19).
其他文献
在VB程序设计教学中,算法是难点,该文以冒泡算法为例,介绍使用Flash软件制作算法演示动画的方法和过程。算法演示动画应用于教学中,减轻了教师负担,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算法,取
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与软件产业实用型人才需求的日益扩大,近几年国家对担负初级软件人才培养重任的中职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师的素质愈加重视。教师培训是不断提高教师素质的重
当前通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创新培养考核党内技能人才机制,发挥党员技能人才在经营生产中的骨干作用,增强企业实力和党组织战斗力已成为迫切需要。实践证明,将企业党员放在“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力农治疗室间隔缺损患儿术后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变化。方法 60例室间隔缺损术后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A组米力农静脉维持剂量0.5μg/(kg·min),B组
摘要:该文阐述了JSF,Spring和Hibernate并对这三个技术进行整合,构建了一个电子商务应用系统。该系统采用B/S三层结构,其中表现层(view)使用JSF技术进行动态页面的设计, 模型层和控制层采用了POJO和Spring技术来实现。本系统重在整合三个框架,发挥各个框架的优越性,将三个框架很好地融于了MVC体系结构中。该系统的功能是用户可以浏览产品目录和查看产品细节,管理员能对产品进行
摘要:该文介绍了辅助教学应用系统,即无线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应用需求;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使用特点,平台采用无线网络技术及移动通讯技术进行开发设计;该平台的开发可以使学生的课后练习不必局限在特定的时空,在任何时间、地点使用手机、掌上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时,即可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自主学习平台;无线网络;消息服务;多媒体信息服务;无线应用协议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蛇毒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蛇毒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
多代理技术(MAS)是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该文结合智能交通系统(ITS)具体应用,详细介绍了智能信息处理领域中MAS技术在ITS中的运用,提出了基于MAS技术的ITS系统构架,设计了智
患者女,25岁,因'产后8 d,自解小便困难3 d'于2015年5月8日就诊我院。患者于2015年5月1日在我院应用分娩镇痛足月侧切分娩一女婴,体质量3 400 g。产后第5天自觉腹胀、
目的观察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miR-181a、TGF-β1、TGF-βR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26例(良性组)、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59例(恶性组)及子宫良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