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耻感文化”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ro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国前总统卢武铉因不堪“耻”而跳崖自尽了;动荡日本政局的毒大米事件中的米老板中川昭一。因受不了良心折磨自杀了;俄罗斯奥伦堡州中学教学楼楼梯坍塌导致五名学生罹难,副校长在万般自责之下引绳自尽了。这些生命的消失,让“耻感文化”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法律还没有作出裁决。而他们却先作了自我了结,其生命坍塌于灵魂深处的“耻感”。
  一个“耻”字,中国古代哲人反复警醒,可为何现代人却频频越过警示线?从学术剽窃到医疗腐败,从教师协助学生高考作弊到飙车撞人后仍大言不惭,“耻感文化”在我们身边的各个领域一再缺失,无怪乎,如今大学生论文抄袭,会辩解“天下论文一大抄,凭什么我不能抄”;医生收了红包,会辩解“付出与报酬不相符,凭什么不能堤内损失堤外补”;学者拿了广告费,会辩解“学术独立又不能当饭吃。凭什么我不能去贩卖忽悠”……这些言语背后,满是对名利的追逐和对善恶的漠视,对“耻”的忘却。
  在西方油画中,不少描绘亚当和夏娃的作品里常有树叶遮身,正是这小小的树叶,让我们看到“耻感”意识的觉醒——人之所以高尚的重要原因是人有羞耻感。16世纪的欧洲,人们随地吐痰,甚至公然大小便,在公共场合随意喧哗、抽烟等等,可是随着文明的进步,都已被认为是羞耻。可以说,羞耻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人的文明素养的体现。
  古代哲人言耻,着眼于善恶,即以恶为耻,以善为荣。后人言耻,着眼于成败,也就是以输为耻,以赢为荣。这一转变,就使得“耻感文化”变成了“胜败文化”、“输赢文化”。余秋雨先生曾指出,这块警示牌的转向,主要源自科举制度。人们把“考上”和“考不上”作为判断一个人或一个家庭荣辱的主要标志,从一年一度牵动整个社会神经的高考中即可看出。在中国文化的道口上,那块“以恶为耻”的路牌就这样转向成了“以输为耻”。善恶关乎良心。而输赢只关乎名利,如此转向,恐已成为一次集体的心理迷失。
  然而,近年来社会上有些现象让人匪夷所思。有的演员不惜一脱成名,以“曲线”为卖点,不求演技艺德,只为博得眼球。有些作家搞起了“身体写作”,淋漓尽致地袒露私密空间,不求以文化人,但求版税稿酬。一些官员理所当然做起了“父母官”,颐指气使。徇私谋利。某些学者奉行“拿来主义”,肆意剽窃他人成果,甚至“酒精考验”争取课题经费。然后雇佣他人研究,再堂而皇之地将成果据为己有。此般种种,不得不令人反思,我们的耻感文化去了哪里?
  “耻感”心理早已积淀成一种文化,同荣辱与人格一样重要。当商业大潮袭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时候,社会不良风气却渐渐“活跃”起来。不得不说,在一些地方确实存在“荣、耻”颠倒的情况:大家都有豪车,我没有,则我“耻”;大家都有豪宅。我没有,则我“耻”;大家都把子女通过关系送往国外读书工作,我办不到,则我“耻”……臭豆腐很有名,店堂小巷,几乎都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然而,人如果为名利而不顾臭,甚至追腥逐臭,却不会像臭豆腐那样声明远扬,迟早会东窗事发。
  由此想到我们民族“知耻而后勇”的文化深根,近来似乎越来越难觅踪影。东方文化向来含蓄、害羞,可在当今中国,含蓄、害羞越来越稀有了。我们有些文化形态越来越粗鄙,与此同时。羞耻感已渐渐不能调节我们的内心与行为。要知道。耻感的道德本质不是他律而是自律。不是制裁而是激励,是推动人们在道德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力量。“耻感文化”当然需要回归,不能妥协。
  编辑 张金余
其他文献
患者:打工妹小雯  心理专家:深圳心理咨询研究员心理学博士 章睿齐    病情:  小雯是一位年轻的打工女孩,身体健康,好学上进,上班之余喜欢一个人看看书、听听音乐或者逛逛超市。她特别不喜欢人多的场所,更害怕在公众场合出头露面。异性或领导和她谈话她就脸红,还会紧张得全身冒汗。有一次,小姐妹强拉小雯去参加公司举办的舞会,有一位男青年邀请她跳舞,小雯立即感到脸发烧、出冷汗、手足无措,本想对他说“对不起
没有行动,所有的果实都无法收获    那年4月,我还在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读大四,当同学们为找工作四处奔波时,我几乎没有费什么力气就被一家规模不大的体育产业公司录用,当时公司给我定的职位是总经理助理。  重点大学即将毕业的我容貌秀丽,衣着时尚,谈吐优雅。经过充分、精心的准备之后,我坐在总经理办公室宽大的皮椅上,微笑着阐述自己对总经理助理这个职位的理解。我能感觉到总经理眼中的赞许,但是当时大学尚未毕业
1  智者的沉默是一口很深的源泉,从中汲出的语言之水也许很少,但滴滴晶莹,必含有很浓的智慧。  相反,平庸者的夸夸其谈则如排泄受堵的阴沟,滔滔不绝,遍地泛滥,只是污染了环境。  2  富者的健谈与贫者的饶舌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言谈太多,对于创造总是不利的。时时有发泄,就削弱了能量的积聚。创造者必有酝酿中的沉默,这倒不是有意为之,而是不得不然,犹如孕妇不肯将未足月的胎儿娩出示人。当然,富者的沉默与贫
[患者]办公室文员晓婷  [心理专家]心理学博士。心理咨询研究员 章睿齐    [病情]  晓婷去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经导师的推荐进入一家文化单位工作。初入职场,第一要务便是尽快熟悉业务,搞好同事关系,以便能快速站稳脚跟。与晓婷同时进单位的新人差不多都是这么做的,大家都顺利地度过了试用期,并融入了自己的小圈子。不过,晓婷却是个例外,她一直死抱着“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处世哲学。如果有同事主动和她说话,她
一    下班前,刘玉敏接到一个异常愤怒的客户打来的电话.他嚷着:“你们这是什么服务,一件小事推来推去,还净找些歪理!”刘玉敏听得一头雾水,只得先说声对不起再让他重述事情的经过。原来对方姓周,他一个月前买了一套软件,其中有个附件加密钥在他出差时不小心被压裂了,这样一来,他花几千元买的软件就不能使用,因此急得很。打过几次电话,都没人管。刘玉敏诚恳地说:“你留个电话吧,我尽快帮你解决。”  挂了电话,
我们在生活中,常听一些人愤愤不平地述说自己“就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痛斥自己受到的所谓“不公平待遇”,好像对方是白眼狼是冷血动物。但这只是那些愤愤不平者的狭隘的认识,也是错误的认识。  苦劳如果不能创造效益甚至还起着负作用,没有任何功劳,那么,这个人就没资格谈苦劳。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就是“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其实,这句俗语有个前提,那就是耕耘的地方以及耕耘的方式正确。如果一个人不管三七二十一,跑到
“5·12”周年祭,回访四川地震灾区的医疗队、媒体和游客大量涌入。  在绵竹汉旺镇汉旺广场,这里的“四面钟楼”,永远定格在14时28分,游人纷纷在地震废墟前拍照并兴奋地呐喊,一名戴太阳镜的游人兴冲冲地呼朋引件:“哎哟,比电视上惨呦!快快帮我拍张照!”当地人望着她,眼神冷漠。这一举动引起灾区人民的反感。作为地震遗址保留相对完整的区域,这里已被列为地震遗址公园。满街只看到拿着照相机的路人,道路两旁裂开
汶川大地震后,在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煎熬中,有一种精神却让中国和世界深受感动——一群平凡而伟大的“人民教师”,在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面前,用几乎同样的姿势,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着轰塌而下的钢筋、楼板,庇护着身下的孩子,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把死的悲壮留给了自己。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他们飞蛾扑火、破茧成蝶,在中国人生的教科书上,幻化成一个大大的“爱”字,完成了人生最美丽的转身,诠释了师德的崇高和伟大
找瓶盖  找一些家中不用的小瓶盖,把瓶盖和瓶身分开,让孩子自己去进行配对。这种游戏能培养孩子细心观察的能力。踩高跷  在吃完的铁盒罐头上绑上绳子,让孩子用手抓紧绳子,脚踩在罐头上。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手指创意  实在不知道怎么玩,就玩玩自己的手指吧,这可是发挥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好机会。纸箱游乐场  将家里不用的大纸箱取出来,让孩子将脑海里想象的情景都绘制出来,再把乐高小人或小玩偶都
有时候我们要担负一些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每当这时,马上会有人跳出来告诉你,你的想法完全不可行。要解决棘手的问题当然不容易,不过,一旦开始着手,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局限也同样困难。   为了帮助大家打破传统思维局限,我设置了一个超乎常规的练习。首先,向参与练习的人群提问相关的问题。比如,如果练习人是公共事业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提出节能的话题;如果练习人来自剧院,问题可以是如何吸引观众、提高上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