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肿物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p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肿物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3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结直肠肿物患者82例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时期在该院行ESD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结直肠肿物患者23例为研究组。统计ESD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ESD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SD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2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患者中,ESD术后出血为9例,占39.13%;术后腹痛为6例,占26.09%;术后腹胀为5例,占21.74%;术后穿孔为3例,占13.04%。其中术中出血患者给予止血药及输血治疗好转;腹痛、腹胀患者给予止痛及对症治疗好转;穿孔患者给予内镜下钛夹夹闭治疗好转。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肿物大小、手术时间、是否完整切除及术后疼痛为ESD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糖尿病、肿物大小及手术时间为ESD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

结论

ESD治疗结直肠肿物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肿物大小及手术时间,通过加强术前准备,提高患者营养状态及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水平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其他文献
材料分析题能够有效地、综合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联系运用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题型,在初中社会、思品课的练习、考试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题型之一.本
目的:探析基于“互联网+”的手机app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11~12月在清远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诊治并建档的T2DM患者120例纳入实践观察中,基于随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放疗患者心理、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重庆涪陵中心医院行放疗的食管癌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
一般查染色体的方法较为复杂,条件要求严格,实验的时间长,CouHtnyman提出用淋巴细胞微核是检查辐射引起染色体损伤的一种快速法。从动物实验及人的观察,苯可引起染色体损伤,
“我,只不过是个木匠,人民大众才是真正的圣人!”他总是这样朴素而谦虚地说。不错,正是这位普通木匠和他传授的罗汉功,已使难以数计的病患者,摆脱了疾病的折磨;使挣扎在死亡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干预对癌痛患者癌痛控制障碍、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癌痛患者15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