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校跆拳道课程改革与对策的探讨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elf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走访和文献资料法,通过对浙江省高校跆拳道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思考,提出了高校跆拳道课程应将“终身体育”的观念加以深化,“分层分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有待引入和使用,同时需要加强学生对跆拳道文化背景的认识的新思路。
  关键词 跆拳道 课程改革 高校
  中图分类号:G886文献标识码:A
  
  随着学校体育生活的不断丰富,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不断地深入。研究和探讨体育课程建设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跆拳道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并十分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对该课程的结构建设就迫在眉睫了。
  由于跆拳道项目的专业性强,技术动作要求和难度都较高,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很少有接触。如何在大学有限的时间里,在教学内容上满足学生对跆拳道知识的渴望,并寻找更适合学生实践的教学方法、方式。如何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安排教学任务,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在跆拳道学习中建立自信,提高技术。本文主要从教学改革视角入手针对现状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对策及建议,为高校跆拳道课程开展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浙江省高校跆拳道课程的现状
  
  目前浙江省有条件的高校都开设了跆拳道选修课,在教学中受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理念的影响,现有的教学多数是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和方法单一,缺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能动性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课堂组织形式仍然停留在“开始准备部分、基础部分、结束部分”这一传统的组织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去接受,获得知识和技能,学生无法形成一种属于自己的思维,从而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安排上仍局限于技术层面,忽视了跆拳道知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而且在帮助学生建构一个完整系统的跆拳道基础知识、技术、战术体系方面都缺乏合理有效的措施。课堂仍然过分强调“统一性”,忽视了大学生由于先天遗传、营养、生活环境、运动基础和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使学生在跆拳道课上“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出现。而且现在对成绩的评价都以“统一”的指标来判断学生的成绩。不管你是什么基础,也不管进步如何,只要你在同一个班级里都以同一把尺子加以衡量。这种终结性的评价是现代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中较“盛行”的方法,而且这种方法已经被多数学生所接受,学生也习惯了这样的评价方法,因此分数成了衡量一个学生学习好坏及整个学校教育的唯一标准。学生也终日绕着分数转,从而消磨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扼杀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身心素质不能健康发展。
  跆拳道是一项有着浓厚文化色彩的运动,这对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但是,目前我们的跆拳道课程几乎没有涉足到这些跆拳道文化的教授与传播。然而这些往往是学生渴望得到的知识,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对跆拳道运动产生浓厚兴趣的重要因素。同时师生之间缺少学术的交流与学习,而且很多教练本身知识结构不够健全,而且也并非是跆拳道专业出身,对跆拳道的技术与理念,教学的方法、方式和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掌握十分有限。这也是造成现阶段教学内容平一、陈旧的重要原理。
  
  2 跆拳道的课程的发展与对策
  
  2.1 以建立终身体育观念为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运动
  2002年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树立终身体育观念。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要重新审视,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改革过去以竞技运动和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转化为以健身为主体的轨道上来,建立和逐步完善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与健康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終身体育是新世纪的体育思想,是学校体育观念更新与改革发展的理论依据。然而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给予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是无法真正达到预期的成果的。学生在学校的运动总是由教师引领,总是在教师的指导后进行的。学生在脱离学校,走向社会后,离开教师的讲解、示范、保护等等,以及各项运动的不断发展,这时就很难继续了,所以“终身体育”的观念要升华。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重视运动技术的原理讲解;更多的让学生了解、掌握保护技巧和健身方法;更要加强学生对新运动、新技术的剖析能力的培养。力求学生在离开学校体育后还能继续运动,以达到终身体育的效果。
  2.2 分层教育分层考核制度的建立
  客观现实告诉我们,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运动能力和自身发展目标不尽相同。但是,现在跆拳道教学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统一教学,统一考核”。这就出现了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并且学生都为了取得一个好的成绩而绕着分数转。而“分层分级”的教学方式,可以缓解、避免这种“一刀切”的弊端。
  分层分级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不同,而分成的不同层次水平进行教学。在跆拳道课堂中实施分层次的教学——将学生分成基础组,中等组和优秀组,采取“大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优秀层次学生大胆放手,让他们独立学习和练习,注意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扩展知识的能力。对中等层次的学生则实行引导学习,注重对本课教学内容、基本功的掌握和如何将跆拳道的各个技术在运动场上合理地运用;对基础层次的学生则要降低要求,及时纠正错误,多表扬少批评,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跆拳道的健身功能。对学生的考核也根据学生所处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学生的进步、态度以及对跆拳道理论的掌握而做出综合性评价。
  2.3 加强跆拳道文化教育
  现代跆拳道文化既保留了那种古式跆拳道的灵敏、力量和攻击性,又增强了现代跆拳道运动文明的大众性、美观性和服务性。跆拳道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它始终贯彻着“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宗旨,培养人顽强、果断、耐劳的精神;磨炼人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品质;养成人礼让谦逊、宽厚待人的美德;造就人热爱祖国、勇于献身的思想。
  通过跆拳道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以礼始,以礼止”的优秀品质,培养大学生的诚实守信、忍耐克己的意志品质,提高大学生的自身品质修养。它可以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奋发向上勇于拼搏报效祖国的精神,提高其自身精神修养。跆拳道运动的发展过程使其积淀了很多历史知识,如我们学习的太极章以及高丽、金刚、太白等等这些套路都是古代跆拳道中所使用的技术通过编制再与现代跆拳道特点相结合的历史产物。现代跆拳道场地、器材、规则的变革使跆拳道蕴含了很多文化知识;跆拳道赛事的组织推广使跆拳道具备了很多经济知识,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更能激发起学生对跆拳道的热爱,也可以使得跆拳道课程的教学更完整。
  2.4 开设跆拳道网络课程
  现在高校都有校内网、网上教育等系统,成为建立跆拳道网络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课程上设立“课程资源”、“课程概要”、“实践课程”、“理论课程”、“跆拳道宝库”、“课外俱乐部”和“师生互动”等内容供学生选择和学习。在“课程资源”中详细介绍跆拳道设施、跆拳道教师的相关情况,使学生对跆拳道课程开设的软硬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课程概要”中学生可以了解到跆拳道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教授的具体内容、考核办法与标准。“实践课堂”的设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网络远程教学的平台,在这里学生能够获得跆拳道基本技术的动作要领、动作图解和动作视频,为学生预习、复习基本技术提供了便利。跆拳道课堂视频使学生就是在家里也能如同在课堂上一样聆听教师细致的讲解进行学习。“理论课堂”提供了跆拳道鉴赏、跆拳道的有关知识和跆拳道赛事信息,给学生一个远程学习的平台。同样“师生互动”的建立使师生之间在没有任何阻碍、干扰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思想和心灵的交流。跆拳道网络课程建立,是跆拳道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平台,为跆拳道教学的信息快速传递,学生需求的及时反馈,教学效果的快速提升,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保障。
  2.5 加强与校外的俱乐部(道馆)合作,积极参与各种比赛
  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要求的跆拳道俱乐部教学形式,使课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项有效的方法。如果学校积极与校外跆拳道俱乐部合作,那么可以使跆拳道课堂教学的效果(质量)提高;可以保证在修、已修完跆拳道课程的学生获得的跆拳道技能、身體、心理素质能够得到保持、发展,使学生能够在大学阶段始终保持不断接受跆拳道教育的可能;并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有跆拳道课程的学生实行有计划、有组织的俱乐部辅导制度,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一次跆拳道俱乐部的辅导锻炼活动,使学生在俱乐部的锻炼中,将跆拳道知识、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提高。对已修完跆拳道课程的学生实行俱乐部会员制,每周至少在跆拳道俱乐部活动一次,活动时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也可以相互交流跆拳道技术、进行单一技术的提高训练、举行各种跆拳道比赛。俱乐部每学期举行一次友谊赛,同时俱乐部之间也可以举行一些对抗赛,来提高学生的水平。对于在跆拳道俱乐部中跆拳道水平提高迅速、跆拳道技术全面的学生还可吸收进入校跆拳道队,并代表学校参加各级各类的大学生跆拳道比赛。这样既解决了锻炼无法保障的问题,又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锻炼场所,使其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及锻炼习惯有一个持续的发展态势,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俱乐部教学形式和各种比赛应成为跆拳道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跆拳道课程的延伸。
  
  3 结语
  
  (1)经跆拳道课程改革后,望学生建立“终身体育”的思维,并初步掌握剖析运动技术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2)建立跆拳道课分层教学模式,实行分层评价,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鼓励学生脱颖而出,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 ,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了本我和超我,而且在这过程中可以得到成就感和优越感。
  (3)跆拳道文化教育,将跆拳道文化与跆拳道技术有机结合,使学生以文化学习的形式接触到跆拳道,信仰跆拳道,为高校普及跆拳道运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开设跆拳道网络课程,实现网上学习跆拳道技术、战术、跆拳道文化理论、跆拳道运动鉴赏 ,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并且为师生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
  (5)加强与校外的俱乐部(道馆)合作。作为跆拳道课程的延伸,学生在课后进入俱乐部学习,使所学的知识、技术进一步巩固提高。
  
  参考文献
  [1]程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设想与实施办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5):94~97.
  [2]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3]陈晓荣,朱保成.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1):28~30.
  [4]陈云富,张建忠. 浙江省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与建议[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24(4):419~421.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体育教育是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和锻炼学生意志品质为目的。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体系是对学生进行定性定量的测量,进而作出判断以确定学生体质状况。二者存在必然联系并反应体育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 高校体育 体质健康 评价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地日益提高和人民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由精神紧张、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环境污染等因素所引发的非传染性疾
化学实验教学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供了最佳环境,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要条件.创造力强并不仅仅在于知识的多少和能力的强弱,还在于学生的思想品
嘉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之一。1921年,中国革命的航船在这里悄然启航。28年后,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嘉兴迎来了黎明的曙光。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的消息传到嘉兴后,国
美术课是一门以视觉形象传递情感、表达思想的艺术学科,它是表现美、发现美、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教师落实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然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重视学生对形象的理解,把教学的焦点对准学生创作的过程,而忽略了学生审美情趣的熏陶与审美能力的培养。这样的美术教学倒有些“形而上学”的味道了,只关注到了“形”而忽略了美术教学中最为美丽动人的地方。基于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以“体验”入手,从用
2008年以来,偏关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抓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
针对以往化学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从教师和学生角度提出了一些整改措施,通过提高教师素质,合理地调整实验内容,改变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实验考核方法和优化实验手段等,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党的权威,增强党的权威需要以发展为中心,创新意识形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摘要在教学中,学生是发展的个体,只有学生得到发展,教育才能得到发展。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在课堂中能有效的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是发展学生素质的有效渠道,也是激活学生学习热情的不二法门。  关键词兴趣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下,要求我们的教学既要转变教育观念,将新课程理念内化为教学的自觉和能力,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同时又针对艺术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之法。为此,笔者结合新课改、新高考的要求,对历史有效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广东文综高考增加主观试题的改革,必将进一步加大对于思维能力与人文素养这一课改核心理念的考查,这对于历史教学又有了更
摘要中国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家的转型,即实现现代化的转换。这必然要求原有的文化模式实现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我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学为主干的,因此目前的文化转型问题又可转化为儒学现代化的问题。本文着眼于儒学现代化的困境分析,希望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通过大家的探讨找到出路。  关键词儒学现代化困境文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    儒学现代化的问题是当今学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