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数学的有效教学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s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简单概括了中职教育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其次结合教育改革的要求,重点探讨了实现中职数学的有效教学的策略,主要包括“真心对待每位学生”“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精心组织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手段,实施教学活动”四个方面.
  关键词:中职;数学;有效教学
  
  对中考分数要求不高,这种宽入口就决定了中职生普遍存在文化课基础太差、学习主动性不强、甚至有很多学生不想学的现象. 近5年来,随着招生制度的改革和普高热的不断升温,绝大多数初中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进入了普通高中,而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的学习成绩是中下水平,数学水平低下尤其明显. 据统计,中职入学新生中,有46.60%的学生没有达到小学毕业应有的水平,59.69%的学生没有达到初中二年级应有的水平. 参加中考的中职入学新生数学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悬殊,达到72.69分,即离散度很大,与其他各类各级学校的情况迥异.
  面对这些学生,我们的教师难免发出“中职生学习差”、“职中生不可教”等叹息,容易降低对学生的信心,进而产生不关心学生、厌恶学生的情绪并相互传染,最终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失去兴趣,产生厌恶,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正向新课程体系过渡. 在改革过程中,数学教学面临着不少现实问题,教学理念的转化,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教法的选择都面临着一系列改革. 笔者认真学习新课程的思路,思考了实施有效教学的一些策略.
  
  真心对待每位学生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好多“差生”只是调皮、淘气、好动、不肯下功夫去死记,在重知识记忆、轻能力运用的评价体系中表现为劣势,而并非是什么都“差”. 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必须转变教育观念,选择适合当前实际情况的教材,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改变这部分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对学习的认识,激励学生为今后的发展构建一个知识平台.
  面对这些学生,我们不能只从成绩一方面去评价他们. 现今,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处于班上中下水平,不仅一直得不到教师的关爱,还会受到其他学生的歧视,他们不能获得应有的成功感,从而引发违反课堂纪律,与教师发生冲突等事件. 面对这些缺少关爱的孩子,我们应该放下架子,降低对他们的学业要求,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也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欣赏我”“老师在期待我”,对学生的表扬,描述要具体,例如“小李同学在这次作用中注意书写,能独立完成”. 而对于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我们更加需要好好挖掘,树立他们的信心. 如果我们能以欣赏的姿态去看待学生,他们也会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你的赏识.
  一般中职学生学习不好与他们上课的听课效率不高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课后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如在课余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引导他们进行预习,做好课本的练习;在自习时间也可以多去探班,鼓励学生提问,与学生共同学习,允许他们对难题、课本内容进行讨论.
  
  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大纲的要求,中职学生需要掌握数学教材中的基础模块.在设置目标时,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养成学习数学的最基本行为习惯为教学目标的重点. 从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入手,从简单的计算开始,提高信心;从最简单的集合、函数入手,联系生活中的数学,增加图形类、找规律的数学题目,激发学生兴趣;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入手,对学生进行运算、思维、推理能力的培养,提高职高学生的数学修养.
  
  精心组织教学设计
  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前,要对部分学生进行基础摸底,搞清楚学生现有的水平,结合课本内容,找准课堂的切入点,选择恰当的例题,给出相应的练习题.
  刚开始要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通过联想对比,回顾初中知识,明确概念的内在联系、知识的衔接,使学习逐步深入,适应中职数学教学的节奏. 如“函数”教学可以将初中关于“函数的定义”与高中关于“函数的定义”相对比,使学生把握前者重在“变量的依靠关系”,后者则是集合的观点,区别它们在形式上的不同与本质上的联系,熟悉高中阶段函数定义的严谨性,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愉快地接受新知识,为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要善于从接触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和现实的结合点,让这个结合点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 根据不同专业做必要的顺序调整或内容增补,制定不同专业的数学大纲,使教学内容能与专业课很好地衔接. 如:1. 对建筑类、机械类专业,学习“集合”后,就可以学“立体几何”. “立体几何”是一些专业删除的内容,但对这两个专业来说是最基本的知识.对立体几何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识图制图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2. 电子类专业应把“三角函数”“复数”等内容适当提前. 三角函数中函数y=Asin(ωx φ)的图象(其他专业删去的内容)要作为重点讲解. 这种函数与专业课衔接紧密,在物理学和工程技术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物体简谐振动时,位移y与时间x的关系,交流电中电流强度y与时间x之间的关系等,都可以用这种形式的函数表示. 3. 计算机专业可以补充“逻辑代数”有关知识,如二进制等知识,为学生学习计算机打下必要的基础. 通过对数学教材的灵活处理,制定不同专业的大纲,基本上适应专业课对数学知识的需求. 学生在学习中,由于知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专业课的学习爱好得到了激发.
  
  优化教学手段,实施教学活动
  针对中职学生接受能力有限的特点,教师组织教学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跟着你走,控制讲课内容的数量.
  从网上可以看到很多中职教师自创了很多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中职学生学习数学,不少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数学教学的趋势是利用模型、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去理解一些数学知识模型,如果能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课本中的有关函数图象、立体几何、解析几何部分的难点就可以比较容易化解.
  在处理“集合”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不能对着概念讲课,比如给出集合表示法的时候,有“列举法”和“描述法”,我们不能只利用课本上仅有的几个概念和题目来教学,针对学生的情况,笔者还让学生用列举法给出“中国的四大发明”“我国的直辖市”和“本地的水果”来活跃课堂,在学生的回答声及笔者的点拨下,学生顺利地掌握知识点.
  在处理“柱、锥、台、球”的时候,利用计算机动画形象地从身边的几何物体中抽象出它们的形状,引导学生认识我们身边的物体是由上述几何体构成;课前让学生分组准备制作几何物体的纸质模型,这样可以在讲解面积和体积的时候,让他们找出相应的面积,理解公式并应用.
  中职数学教育困难重重,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我们还需要在中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积极思考和探索,转变观念,深入探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理论,积累经验,推动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进程.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把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追求的基本理念,倡导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动手实验、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力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的过程,促进教学相长,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数学实验;学习方式    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把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追求的基
中国的民族主义,直接促成了五四运动的发生。推动了国共合作开展的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也使这一运动产生了很大成效。两党都不愿意放弃民族主义旗帜而失去民众的支持,但
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财务部门,尤其是对现代医药公司来讲,财务风险是引发财务危机的关键因素,一旦没有及时控制住风险就会影响自身的稳定发展。要想化解财务风险必
本文用非等温热重分析法求出了桦甸油页岩热分解过程的动力学参数,证明可用两个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来描述。
本论文课题来源于成都印钞公司重点科技项目攻关,在充分了解接线凹印机擦版辊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基础上,分析和讨论了1#、2#接线凹印机擦版辊冷却系统的损坏原因,在此基
出版产业化环境下读者在社会经济文化系统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对编辑决策活动意义重大。读者的发展性与多样性特征影响编辑决策及其效果;读者的需要与追求是推动编辑决策不断优
地震作用下,岸坡易发生土体液化、岸坡失稳、地基沉降等破坏。各破坏形式之间存在着一定关联,准确的液化计算是分析地震作用影响的基础与关键。通过对比规范法和简化法等常用液化判别方法,分析不同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根据液化程度判断土体在地震下的强度损失,并用于岸坡稳定分析;通过实际工程,将3种破坏形式结合起来,整体分析地震作用对岸坡土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土体强度损失和沉降与液化程度密切相关,岸坡稳定分析须
作为一种常用的热分析方法,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在理论研究和实际测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多种因素会影响DSC的实验结果,其中升温速率是比较重要的一项。下面选用聚丙烯(P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给出了一道排列组合题的拓展教学的案例,充分体现了题组教学在教学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题组教学;拓展问题    数学教学中的题组教学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在实施教学时,引导学生剖析一些易错题的本质,结合适当的拓展问题进行训练,是题组教学中重要的一类.笔者对这种教学类型进行了研究和思考,并付诸于教学实践,本文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案例,供同行探讨.  题目:若集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