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与整合:以色列公民身份认同与学校公民教育

来源 :外国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haiwz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色列是一个极具传统与现代、宗教与世俗等多重特征的民族国家,其社会背景复杂,不同的种族、民族之间冲突不断.为了弥合冲突且构建同质性公民身份,以色列公立学校的公民教育一方面向学生灌输犹太复国主义价值观,犹太民族历史叙事;另一方面又强调一些诸如民主、平等、宽容等普遍主义价值观.从以色列公民教育的做法可以看出,其始终处于民族与民主二元性价值观的博弈之中.因此,以色列要整合冲突的公民身份及实现国家认同,就需要公民教育在多样性中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继而培养所有公民共享的价值观、批判性思维及包容与团结的思想.
其他文献
新发现的张彭春日记详细记载了20世纪20年代张彭春留美归国后的国学阅读史.这不仅是个人读书、写作历程的真实记录,亦反映了一批寝馈于西洋文化的留学生,在趋新与守旧思潮并存时期的精神蜕变.张彭春中文表达水平低于英文,他甚至因此产生认同危机,也意识到仅依傍西方思想不能根本解决中国问题.受好友胡适“整理国故”的影响,张氏从张之洞、胡适、梁启超开列的三种书目入手,并在梁启超、徐志摩的具体指导下,有计划地阅读国学典籍,进行作文训练.从西学中“转身”到对中学“追赶”,张彭春的阅读、写作,和他所提出的“平民文学”“活话”
从文学活动的几个环节入手考察,当代文学批评的三阶段——新中国成立十七年时期、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以来——某种程度上对应着从作者导向批评、作品导向批评到批评家导向批评模式的转换.这样一种演变情况表明,文学批评并不是知识生产,而应该是作者、作品、读者和世界等各个环节之间关系的体现.当代文学批评实践中始终存在着的“批评过剩”现象,正可以看成是文学批评缺席的表现;但若从现代性的双重性的角度看,“批评过剩”现象又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某种程度上,文学批评的有效性正体现在两者间平衡关系的把握中.
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回答中小学生发展质量“为何评”“评什么”“如何评”这三个关键问题,本研究主要探讨国际经验中可借鉴的理念与做法.关于“为何评”,国际上存在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指向“幸福生活、终身学习、未来职场及国家公民”等四种价值取向;关于“评什么”,主要存在学科主导型、素养主导型及综合指导型三类评价指标体系;关于“如何评”,国际上形成了全球范围的评价模式及三维立体的国家评价模式.展望未来,中小学生发展质量评价应坚守以人的幸福生活为旨趣,遵循延续统一的原则,采用科学严谨的工具与评价方法手段,获得可信的结
数字时代的媒体生态重塑了新闻生产的时间结构,新闻生产节奏的加速引发了新闻人速度膜拜等异化问题.21世纪初诞生的“民族志新闻”突破传统新闻模式,在故事理想与时间哲学间进行协商实践.其采用沉浸式故事策略,在时间盈亏中评估“行动线”,在主客位转换中寻找故事饱和的时间引爆点.“民族志新闻”把故事深描和文化阐释结合起来,拓展边缘故事世界,在心灵警觉中拓展时间道德意义,不但对传统新闻生产有所启示,在数字时代更有价值建构意义,并带来新闻“时新性”的哲学思考.结合中国语境,“减速记者”可以在灵活时空模型中寻找附加价值,媒
近些年来,数字人文研究与艺术理论的跨媒介研究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不仅为各人文学科提供了诸多可行的思维路径,而且也形成了不少卓有成效的解决方案.但同时,这两股性格特征极其鲜明的学术风潮,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缺陷,争议不断.数字人文的问题在于将复杂的智力行为简化为纯粹的计算,缺乏人文学科必要的反思性与批判性.而跨媒介艺术理论,则往往停留于理论探讨层面,少有进入形而下层面,开展具体的跨媒介艺术史实践.但事实上,两股风潮是有着一定的逻辑关联性的.尤其是在艺术史研究领域中,数字人文以海量的、整一的数字媒介信息,为
20世纪50年代的“梁祝热”以越剧《梁祝》为代表,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它勾连出民间传说、市民通俗文艺与主流意识形态支持下的人民文艺之间的多重背景与多元关系,扭结着一组组矛盾:既是民间/地方的,又是现代/国际化的;既受反封建思想和《婚姻法》的推动,又寄居着才子佳人言情剧的潜在脉络;其哀伤与柔美的特质既与50年代主流美学风格相异,又同时被国家与观众成功接纳,经过从戏曲、电影到音乐多次跨媒介改编,沉淀为唤起大众情感反应的听觉符号,甚至在外交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些矛盾勾勒出《梁祝》“经典化”过程中的复杂面向,
“社会主义风景”的出场,与新山水观念的提出、“向自然界开战”的召唤和作家的审美选择密切相关.风景的政治审美本质上是阶级话语的视觉实践,从游记作者的身份体认,到景物的观看、裁剪,无不体现出“社会主义风景”的无产阶级认同.这亦是在风景中植入合乎意识形态的政治道德,形成一种“人化自然”的修辞方式,风景里的自我、自然、社会由此呈现出和谐共生的审美伦理.但“社会主义风景”并非均匀密实,作者视线或显或隐的审美疏离和变奏,均影响其政治建制的统一性;山水行旅的日常性审美也对意识形态的规训构成了挑战,为此,游记作者通过风景
不同于清末权臣袁世凯对新闻舆论从内容到理念的钳制,民元后,大总统袁世凯颇有顺应民意、尊重舆论的气度,在几次涉及舆论的新闻事件中,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明和宽容.但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又制定出最严苛的《报纸条例》.袁世凯对舆论民意大起大落的背后,表面上是对社会状况和军政局面的适时应对,是由袁世凯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地位和政治诉求所决定;深层次则反应了其对舆论民意的错误理解和过度操控,这种错误最终导致袁世凯陷落于被伪造的民意,走向历史的反面.
随着数字技术“云在”机制的发展,传统空间的“实在”机制及其框定的教育形式不断被解构,数字空间作为“此在”的基本存在论背景及其教育能动性逐渐凸显.空间的数字化流变意味着人类生存场域的扩大以及个体生命维度的扩宽,也为教育突破“学校”这一传统空间格局、重心向家庭前移赢得了全新的可能,未来家庭将成为连接“远方教育”与“附近教育”的核心教育空间.与此同时,空间流变带出的教育转向也面临家庭教育价值认识不足、家长数字素养亟需提升等诸多现实挑战.因此,未来教育应通过重新认识家庭教育价值、不断改善家长素质结构以及大力提升家
由于1907年后蒋观云成为保皇派,长期以来鲁迅研究界对其人评价不高.本文基于近年来学界对于蒋观云的研究和评价,追溯1903年他与《浙江潮》的关系,及其作为绍兴同乡、前辈对于鲁迅的影响.《浙江潮》时期的蒋观云尽管已经流露出对革命的矛盾心绪,但总体而言属于革命派,特别是这一时期他积极声援因“《苏报》案”入狱的章太炎,无疑是鲁迅等青年留学生心目中的潮流人物.鲁迅自第五期起给刊物投稿,成为《浙江潮》的作者,这其中除了好友许寿裳约稿等直接因素,“《苏报》案”后他与《浙江潮》主编之一蒋观云交往密切,也是应该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