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玩味”方法例谈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xin_g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古诗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以及古代诗歌的特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语言进行“玩味”,玩味方法有涵咏文字法、触摸语言法、咀嚼意象法、体验意境法、品味技巧法、知人论世法等,以增强学生体验情感和感悟主旨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
  【关键词】涵咏文字 触摸语言 咀嚼意象 体验意境 品味技巧
  
  古代诗歌有着细腻的情感性和鲜明的形象性特点,具有熏陶感染作用。诗歌教学必须让学生深入研读作品,自主地体验情感、感知形象,并促发感悟和思考,才能发挥其熏陶感染的作用。因此,诗歌课堂教学要增加学生涵咏玩味的内容,玩味品鉴是诗歌教学的内核。
  古代诗歌玩味的方法不一而足,关键是落到细处。下面,我例谈六种诗歌玩味法:
  一、“涵咏”文字法
  朱熹提倡“涵咏玩味,久之当有自见”,这“涵咏”指的是对文章反复熟读,很多先贤藉此读书成才。
  语文课堂上的涵咏吟诵,不是随意读和走过场,而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推,以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教师必须精心调控。
  首先,每次朗读要有具体的预设目标,逐步推进感悟:读通——读准——读顺——读好——背诵,逐步升级,把正字音、点拨朗读、思考情感基调等问题融入其中,以推进学生的领悟。
  其次,要抓住契机进行情感诱导。适当的“煽情话”能轻松地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能读出诗歌的感情。教学《登岳阳楼》,课堂上我让学生放松心情,闭上眼睛,我缓缓说了这样一段话:
  杜甫是我,我是杜甫。我已经57岁了,患有严重肺病和风痹症,左臂干枯如柴,右耳已变聋,每天靠喝药维持生命。我自从离开成都草堂,就带着妻儿以破船为家,顺着江河漂泊。今天,船来到岳阳城边,我终于见到了闻名遐迩的岳阳楼。现在,我,就站在岳阳楼下,步履艰难,气喘吁吁,一步,一步,慢慢地,终于我爬到岳阳楼上。面对洞庭湖深广无边的景象,我从心底发出深深的感慨……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吟诵——
  接下来学生的朗读很投入,很动情,感悟主旨快而准。
  二、“触摸”语言法
  诗歌的语言能够真实地传达作者的审美感悟,如“老鱼跳波瘦蛟舞”,尽管从生活逻辑上看不合事理,却能尽情地展现李贺对李凭箜篌曲的赞叹之情。“老鱼”“瘦蛟”又流露了李贺体弱多病、忧郁哀怨的人生感受。所以我很注重引导学生品鉴语言,推知作者的情感。
  其次,我还引导学生认真整合上下文的语境来玩味作者的情感。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学生能翻译诗中的每一个字,却无法确定杜牧对项羽的态度是褒是贬,原因是整合上下文的能力差。我引导学生结合项羽的性格特点来琢磨每一句,学生就明白“包羞忍耻是男儿”赞扬的是忍辱负重的人而不是项羽,那就不会跟后两句对项羽的批评相矛盾了。只有增强整合能力才能真正提高阅读感悟能力。
  三、“咀嚼”意象法
  意象往往凝聚了作者的情感,隐含着作者的写作意图,平时在诗歌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多加“咀嚼”。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中流露了李白的什么情感?不少学生拿它没办法,少数学生能从后面两句揣摩出“依依不舍”来,然而对前两句往往“忽略”。我引导学生嚼一嚼“烟花”“三月”“扬州”这三个意象,结合学过的“阳春召我以烟景”和“春风十里扬州路”里“阳春”“烟景”“扬州”三个意象,学生立即能悟出李白对于孟浩然在阳春三月、于百花盛开、轻烟曼笼的美丽时节到繁华阜盛的扬州去是带着羡慕之情的。这样的玩味对于启发学生学好借景抒情类的诗歌特别重要。
  四、“体验”意境法
  意境是指诗歌中心灵化了的生活场景,它是由意象与意象的有机组合而形成的。中国古代文论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说过“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意境即为“第二自然”,因此,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富于生命、韵味无穷等特点。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月光临水,湖水映月,人在天上飞,影在水中游,月人合一,月亮成了诗人梦游的唯一伴侣,也是最亲密的朋友(诗人一向视月为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便是最好的例子),亲切、温馨之情溢于言表。所以,“月”不仅交代了诗人梦游的时间,还营造了一种美好、温馨的意境。可以说,这首诗的意境是深远的,意蕴更是深刻的。因此,在教学中,体验诗歌的意境,不但感受到诗歌完美和谐的艺术美,而且在含蓄蕴藉中获得余味无穷的情感美。
  五、“品味”技巧法
  表达技巧,是形式美的体现。在诗歌创作中,一定的艺术技巧是缺少不了的,巧妙地运用表达技巧,不但有助于提高诗歌的形象性、艺术性,增强艺术表达效果,而且更好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有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方式、表现手法、行文结构等。在诗歌创作中,如,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渲染出深秋江边的萧条、冷落的气氛,与诗人悲凉、伤感的人生感慨相吻合。《琵琶行并序》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人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上翠搂”,后面才写她忽见柳色而“悔恨”不已,形象地刻画出少妇情绪的微妙变化,表现出她的感伤和哀怨。在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运用表达技巧,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赋予诗歌以生命,巧妙地表达思想感情。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如果理解了这些艺术技巧,不但有助于理解诗的意蕴,而且学会了怎样进行审美的方法,从而提升审美能力。
  六、知人论世法
  “知人论世”作为一种文学欣赏方法,是孟子提出来的。孟子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现代文学家鲁迅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他们都强调了在文学鉴赏中必须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等。
  1.知人。如,李清照的《醉花阴》和《声声慢》。《醉花阴》一词充分体现了李清照前期词作的风格特点。她的词作是通过“委婉含蓄”的特色表现“清丽婉转”的风格特征的。因为这时的她的愁,是生离的愁,是充满希望的愁,是等待聚合的愁,因此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掺合着甜蜜的愁。但后期就不同了。《声声慢》是她后期词的代表作,不难看出,这首词是通过“委婉含蓄”特色的来表现“沉哀凄苦”的风格特征的。《声声慢》也是写愁的,但这时的愁,是死别的愁,是毫无希望的愁,是没有什么可以等待的愁,因而可以说是饱含苦痛的愁。
  2.论世。如,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首小令,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之情。
  古代诗歌“玩味”的方法不胜枚举,只要运用得法,落到细处实处,当能“玩”出真正的语文味,陶冶学生的文学情趣。
  作者单位:广东省开平市长师中学。
其他文献
早在明、清时期.西方的水彩画便随着欧亚文化的交流传入中国。但在当时中国画在绘画艺术中占主导位置的大背景下.水彩画的推广可谓步履艰难。水彩画登上中国艺术的舞台已然有近
物资协作,是商品交换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在目前经济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物资协作与市场调节不完全相同,但它确实是随着近几年市场调节活动的扩展而进一步活跃起来的。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
春节前,根据大丰县施耐庵史料文物征集小组同志提供的资料,得知兴化新垛公社施家大队,有施耐庵四世孙施廷佐墓志铭一方出土。从所附照片来看,字迹虽极微细,尚可辨认。节后1月31日,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王文清、欧阳健和我以及《光明日报》赤布等同志,同车往兴化实地考察。
党的“十二大”作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战略决策。国民经济第六个五年计划所规定的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增长速度指标都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现在全国上下都在为提高经济效益献计献策。我认为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固然很多,但根本的途径应该是将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引入计划调节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改革计划管理体制。
婚姻是一定社会制度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及由此而产生的特殊的社会关系。婚姻生活是家庭生活的核心,而家庭又是社会机体的细胞。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的婚姻道德,以调整人们的婚姻关系,指导人们的家庭生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文明,促进四化建设,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就社会主义的婚姻道德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以求教于学术界。
摘要:数学者,科学之神钥、自然之宠儿、艺术之本源,增益智力、拓展思维、促进理解、彰显智慧之学科也。教师要想做好教学工作,照本宣科,蹈常袭故必然所得甚少;职是之故,找到好的教学方法,打破教学窠臼,必然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如沐春风。本文侧重方法论,内容涉及数学的价值、引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质疑、抓住数学规律以及生活与学习结合等等,不一而足。笔者祷盼本文对同仁教学有所增益,则至为欣悦。  关键词:数学教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摆在广大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很多教师都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我们也应注意到,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传统教学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未能引起中学语文教师的普遍重视,这项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那么,如何改革当前语文课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
1929年9月,我到了日本东京,到1933年7月,被日本警察驱逐回上海。1931年,我加入了日共领导的反战同盟和日共,同时认识了日本普罗作家同盟领导人江口涣,便加入了日本普罗科学研究所的艺术学研究会。
中国古代奴隶制与封建制的交替,究竟应该划分在什么时期?长期来,史学界争论很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推范文澜说和郭沫若说。范文澜先生认为中国奴隶制与封建制的交替应该划在殷周之交,即公元前1066年左右,郭沫若先生则断然把奴隶制的下限划在春秋与战国之交,即公元前475年。本文试对这两种划法提出一些肤浅意见,以就教于广大史学贤达。
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新形势下.图书管理人员。更应该按照党中央“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总要求,重心下移,服务基层,走出图书馆,送书下乡.科普惠民.为实现中国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