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形核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

来源 :白血病淋巴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uask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5岁.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反复发热于当地抗感染治疗后热退,2006年10月25日于当地行骨髓细胞学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型,给予VP方案化疗及输血治疗,于2006年11月2日入石家庄平安医院.体检:重度贫血貌,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双颌下淋巴结可见若干肿大,最大约2.0cm×1.5cm,表面光滑,质软,边界清楚.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其他无阳性体征。

其他文献
农村道路交通是我省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工作的弱点、难点和事故多发的领域,在我省,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全省各类事故死亡人数的比重一直都在85%以上,而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死亡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愈恶性血液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遗传性血液病的重要方法,近年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要及深刻的发展,就al-lo-HSCT在血液病治疗体系中的地位、单体型HSCT、非血缘供体HSCT、非清髓性HSCT和脐血HSCT的策略以及临床移植免疫研究领域的相关进展进行了阐述。
当突如其来的灾难来临时,消防官兵永远是救星!rn连日来,在著名的泉州侨乡,人民群众又在发自内心地称赞他们长期信任和依赖的消防战士.rn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鼻咽癌调强放疗、放疗后随访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2例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前、放疗剂量40 Gy时
目的 提高淋巴结制片质量.方法 用正丁醇代替乙醇和二甲苯脱水兼透明.将切片分别置于60%、70%和80%正丁醇及95%乙醇各1 h,无水乙醇30 min,正丁醇Ⅰ 2~3 h,正丁醇Ⅱ过夜.结果 与常规方法脱水制出的切片相比,该方法切片薄,细胞无重叠,细胞核核染色质形态清晰.结论 对于淋巴结组织制片,此方法优于常规染色方法,可以确保切片质量,从而避免由于切片质量问题导致的误诊。
目的:探讨锥形束 CT(cone beam CT,CBCT)数字化牙颌模型测量的精确性。方法:对30例正畸初诊患者制取上下颌牙颌阴模一副灌制成阳模,制做成研究模型。对完成的石膏模型要求牙齿完整,
多发性骨髓瘤目前仍然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其主要治疗手段为化疗.一些新型靶向药物与传统化疗方案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手段的联合极大地提高了治疗的完全缓解率,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近年来,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和细胞遗传学、分子蛋白组学提供的信息进行分层,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已经成为骨髓瘤治疗的趋势所在。
目的 研究通过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对人类白血病细胞系K562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AR)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HDAC抑制剂在以腺病毒为载体的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TSA处理K562细胞前后CAR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病毒的转染效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腺病毒及其携带的基因的体外抗瘤效应.结果 TSA处理后,K
目的 研究淋巴瘤和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基因表达的差异,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一条淋巴瘤高表达基因KIAA0372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分别将淋巴瘤淋巴结标本和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标本的mRNA与表达谱芯片杂交,通过信号扫描、处理后获得两者的表达差异基因.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一条无功能研究的新基因KIAA0372进行初步分析,预测它的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蛋白质功能域等信息.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功能检测中的意义,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对我院37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肾脏功能分为:糖尿病组12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98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8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