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乳腺癌PICC置管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70例,将这70例乳腺癌疗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观察分析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中有2例(5.71%)出现静脉炎,有1例(2.86%)出现渗血,有2例(5.71%)发生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35例患者中有9例(25.71%)出现静脉炎,有6例(17.14%)出现渗血,有10例(28.57%)发生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43%,观察组患者并发生的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在乳腺癌PICC置管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生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乳腺癌PICC置管;并发症防治;应用效果
乳腺癌在妇科临床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据报道称,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疾病中的发病率居首位[1]。在乳腺的临床治疗中,通常会采用PICC置管的治疗方式,这主要是因为PICC置管治疗方式操作简单,同时还能有效的避免回聊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但,临床研究表明PICC置管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2]。本文研究了预见性护理在乳腺癌PICC置管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70例,将这70例乳腺癌疗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5-74岁,平均年龄(36.2±10.14)岁,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6-76岁,平均年龄(37.2±10.15)岁。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预见性护理的主要内容有:①静脉炎护理,受到导管或者患者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患者的血管会出现收缩痉挛的情况,这样就会增加静脉炎的发生几率[3]。所以,在置管前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防止静脉炎发生。②感染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注意卫生与清洁,防止感染,同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皮肤感染情况进行观察,一旦发现感染情况,立即使用抗生素。③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主要观察静脉炎、感染、渗血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进行判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如表1所示。
根据表1数据可知,观察组35例患者中有2例(5.71%)出现静脉炎,有1例(2.86%)出现渗血,有2例(5.71%)发生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35例患者中有9例(25.71%)出现静脉炎,有6例(17.14%)出现渗血,有10例(28.57%)发生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43%,观察组患者并发生的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PICC置管是乳腺癌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式,但使用PICC置管治疗方式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比较高[4]。所以,在进行PICC置管时,护理人员必须要掌握良好的穿刺技巧,悉心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据报道称,预见性护理能够十分有效的降低乳腺癌PICC置管 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35例患者中有2例(5.71%)出现静脉炎,有1例(2.86%)出现渗血,有2例(5.71%)发生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35例患者中有9例(25.71%)出现静脉炎,有6例(17.14%)出现渗血,有10例(28.57%)发生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43%,观察组患者并发生的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在乳腺癌PICC置管并發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生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凌. 预见性护理在乳腺癌PICC置管中防治并发症的临床应用效果[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02):208-209. [2017-08-02].
[2]廖剑云,焦月新,柳阳,彭芳,张爱英. 预见性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防治并发症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4,20(09):96-97. [2017-08-02].
[3]杜旭,张小新,祁红霞. 预见性护理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2):137+139. [2017-08-02].
[4]何淑玲,吴雯婷,贾春艳,孙国娟. 预见性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导管堵塞中的应用[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38(06):38+40. [2017-08-02].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乳腺癌PICC置管;并发症防治;应用效果
乳腺癌在妇科临床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据报道称,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疾病中的发病率居首位[1]。在乳腺的临床治疗中,通常会采用PICC置管的治疗方式,这主要是因为PICC置管治疗方式操作简单,同时还能有效的避免回聊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但,临床研究表明PICC置管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2]。本文研究了预见性护理在乳腺癌PICC置管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70例,将这70例乳腺癌疗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5-74岁,平均年龄(36.2±10.14)岁,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6-76岁,平均年龄(37.2±10.15)岁。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预见性护理的主要内容有:①静脉炎护理,受到导管或者患者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患者的血管会出现收缩痉挛的情况,这样就会增加静脉炎的发生几率[3]。所以,在置管前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防止静脉炎发生。②感染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注意卫生与清洁,防止感染,同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皮肤感染情况进行观察,一旦发现感染情况,立即使用抗生素。③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主要观察静脉炎、感染、渗血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进行判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如表1所示。
根据表1数据可知,观察组35例患者中有2例(5.71%)出现静脉炎,有1例(2.86%)出现渗血,有2例(5.71%)发生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35例患者中有9例(25.71%)出现静脉炎,有6例(17.14%)出现渗血,有10例(28.57%)发生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43%,观察组患者并发生的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PICC置管是乳腺癌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式,但使用PICC置管治疗方式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比较高[4]。所以,在进行PICC置管时,护理人员必须要掌握良好的穿刺技巧,悉心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据报道称,预见性护理能够十分有效的降低乳腺癌PICC置管 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35例患者中有2例(5.71%)出现静脉炎,有1例(2.86%)出现渗血,有2例(5.71%)发生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35例患者中有9例(25.71%)出现静脉炎,有6例(17.14%)出现渗血,有10例(28.57%)发生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43%,观察组患者并发生的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在乳腺癌PICC置管并發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生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凌. 预见性护理在乳腺癌PICC置管中防治并发症的临床应用效果[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02):208-209. [2017-08-02].
[2]廖剑云,焦月新,柳阳,彭芳,张爱英. 预见性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防治并发症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4,20(09):96-97. [2017-08-02].
[3]杜旭,张小新,祁红霞. 预见性护理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2):137+139. [2017-08-02].
[4]何淑玲,吴雯婷,贾春艳,孙国娟. 预见性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导管堵塞中的应用[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38(06):38+40. [2017-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