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乳腺癌PICC置管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 :健康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434jkhg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在乳腺癌PICC置管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70例,将这70例乳腺癌疗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观察分析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中有2例(5.71%)出现静脉炎,有1例(2.86%)出现渗血,有2例(5.71%)发生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35例患者中有9例(25.71%)出现静脉炎,有6例(17.14%)出现渗血,有10例(28.57%)发生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43%,观察组患者并发生的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在乳腺癌PICC置管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生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乳腺癌PICC置管;并发症防治;应用效果
  乳腺癌在妇科临床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据报道称,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疾病中的发病率居首位[1]。在乳腺的临床治疗中,通常会采用PICC置管的治疗方式,这主要是因为PICC置管治疗方式操作简单,同时还能有效的避免回聊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但,临床研究表明PICC置管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2]。本文研究了预见性护理在乳腺癌PICC置管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70例,将这70例乳腺癌疗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5-74岁,平均年龄(36.2±10.14)岁,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6-76岁,平均年龄(37.2±10.15)岁。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预见性护理的主要内容有:①静脉炎护理,受到导管或者患者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患者的血管会出现收缩痉挛的情况,这样就会增加静脉炎的发生几率[3]。所以,在置管前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防止静脉炎发生。②感染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注意卫生与清洁,防止感染,同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皮肤感染情况进行观察,一旦发现感染情况,立即使用抗生素。③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主要观察静脉炎、感染、渗血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进行判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如表1所示。
  根据表1数据可知,观察组35例患者中有2例(5.71%)出现静脉炎,有1例(2.86%)出现渗血,有2例(5.71%)发生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35例患者中有9例(25.71%)出现静脉炎,有6例(17.14%)出现渗血,有10例(28.57%)发生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43%,观察组患者并发生的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PICC置管是乳腺癌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式,但使用PICC置管治疗方式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比较高[4]。所以,在进行PICC置管时,护理人员必须要掌握良好的穿刺技巧,悉心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据报道称,预见性护理能够十分有效的降低乳腺癌PICC置管 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35例患者中有2例(5.71%)出现静脉炎,有1例(2.86%)出现渗血,有2例(5.71%)发生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35例患者中有9例(25.71%)出现静脉炎,有6例(17.14%)出现渗血,有10例(28.57%)发生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43%,观察组患者并发生的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在乳腺癌PICC置管并發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生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凌. 预见性护理在乳腺癌PICC置管中防治并发症的临床应用效果[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02):208-209. [2017-08-02].
  [2]廖剑云,焦月新,柳阳,彭芳,张爱英. 预见性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防治并发症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4,20(09):96-97. [2017-08-02].
  [3]杜旭,张小新,祁红霞. 预见性护理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2):137+139. [2017-08-02].
  [4]何淑玲,吴雯婷,贾春艳,孙国娟. 预见性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导管堵塞中的应用[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38(06):38+40. [2017-08-02].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联合超声检查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收治早期乳腺癌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依据不同检查方法分为
摘要: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学生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其中学生的偷盗行为让老师尤为头疼。因为问题敏感,加上难以处理,所以很多时候都是不了了之,更谈不上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本文以本班学生的偷盗行为作为案例,分析学生的偷盗心理,并以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原谅学生,给学生改过的机会,达到教育的目的,使其成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并为有需要的老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生 偷窃 原谅  学生经常会犯各种各样有
目的:分析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放疗及根治性放疗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7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39,对照组给予术后放疗,观察组给予
目的:分析在临床的治疗中应用经改良式体外碎石法与常规碎石法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1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对比的分析,并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
摘要:目的 比较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切开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47例胫骨下段骨折,分别采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25例)和传统切开解剖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方式(22例)。对于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过程及临床疗效、预后等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47例患者均持续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5.8个月。经皮微创手术方式在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传统切开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普遍存在口语教育薄弱的问题,影响了大学生口语水平的提升。针对口语教育在教学环境、教育模式、教学方法上的欠缺,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优化完善,以期真正实现大学生英语教育的目标,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大学英语 口语教育 薄弱 对策  一、大學英语口语教育的薄弱之处  (一)大学生口语基础薄弱  “哑巴”英语,曾一度是我国英语教育事业中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也成
摘要:大学英语中的跨文化教育,是文化教育由“内”至“外”、拓宽教育广度与深度的必然之选,更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路径。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展开跨文化教育,需要教师改革教学内容及方法,需要高校增加英语教育的实践部分,也需要大学生优化英语学习的途径。多管齐下,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进行跨文化教育,致力于为国家社会发展培养出真正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大学英语 跨文化教育 教育内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受教育权利越来越重视,并采取了多种措施和政策,来确保少数民族大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本文主要围绕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受教育权利的现状进行探究,并就其实现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普通高校 受教育权利 现状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还关系到民族的团结与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
通过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制定相关措施,加强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护理操作流程,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可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