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来源 :教育界·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l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利用数学思想学好数学已经成为当前教学的主要目标。然而针对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如何利用数学思想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是目前摆在数学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意义、原则以及具体的措施进行了谈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原则;策略
  一、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数学思想主要蕴藏在数学课本中,是以课本中的内容为纽带,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理解和运用课本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最常用的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有归纳演绎、集合、类比、数形结合、代换等,这些内容构成了小学数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因此,教育部门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非常重视,尤其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形成以及发展过程,并且对一些具体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了概括,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为了适应社会以及发展的需要,必须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数学学科、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
  第一,从对数学学科的作用来看,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利于推动数学学科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理论的概括,并且指导着数学实践,是人们进一步解决和思考问题的依据,与很多学科内容有效结合在一起,发挥着指导作用。同时,数学思想方法从多个角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转化为学生的优秀品质;反过来,这些品质又直接促进了数学学科理论的发展。
  第二,从对数学教师的作用来看,由于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求,所以数学教师有了更加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在新时期树立更加严谨、更加科学和具有条理性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数学教师必须站在更高的层次,不仅要将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学习的内容,而且要让其成为自己认知结构的一部分。数学教师只有将数学思想方法融入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认知结构之中,才能不断督促自己运用它来教学。这将在无形中促使数学教师更多地关注数学思想方面的教学方法。
  第三,从对学生的作用来看,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可以弥补传统以解题和应付考试为主的片面的数学教学模式。一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能够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教育心理学认为,新知识其实是对旧知识进行重组,使得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产生冲突或者不平衡,从而想办法去平衡这种冲突和矛盾,达到对新知识的同化,进而达到新的平衡,这种学习叫作顺應。它是在超出原有知识水平的时候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这样才能形成新的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其实就是要求学生改变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通过理解数学思想方法,然后解决数学问题,而不是直接用数学公式解决数学问题。二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其他学科所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逻辑推理与严谨计算方面,要求学生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这些数学思想方法不仅在数学学科中有重要的作用,而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优秀品质。
  二、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原则
  小学生的思维认知发展有着年龄特点。现代教育尤其强调学生要参与到问题之中,理解数学的本质。所以,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是遵循参与的原则。由于数学思想蕴含在教学内容之中,而教学过程是传递教学内容的过程,所以只有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教学情境中才能有效达到数学思想渗透的效果。同时加上教师必要的引导和点拨,学生才能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层次的思想方面的内容。因此,学生的参与是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以及学生构建新认知的前提。
  二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任何学习都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同样需要经历这样一个缓慢的过程。一是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限制,二是数学学科本身的抽象性使得教师需要耐心地引导,一步一步,从易到难,在适当的时候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渗透和总结。值得注意的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并非一次教学就可以完成,应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反复的或者螺旋式的渗透。比如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在小学一年级上册的加减法中就运用到了,在小学三年级也会运用到,说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需要螺旋进行,需要反复进行,需要循序渐进。
  三是遵循反复、不断渗透的原则。反复渗透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设计,让它流淌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需要较长的时间,尤其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只有通过亲自参与和反复练习,才能够在大脑中对这些思想有所反应。教师在教学中多次设计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在学生的大脑中进行反复刺激,让其形成由感知到抽象的一种反应,最终慢慢帮助小学生形成某种数学思想方法,甚至学生通过反复、不断的渗透,最后可以自己总结和归纳出数学思想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是遵循通俗易懂的原则。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并不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而是需要教师自己去总结。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设计学生能够理解的通俗的活动或者游戏,将隐藏在课本中的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深入浅出地传递给学生,从而达到有效的渗透效果。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不仅需要将隐性提炼为显性,而且需要将抽象概括为直观,从而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数学思想方法。
  三、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策略
  第一,将数学思想方法融入游戏活动中。小学低段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阶段,对游戏非常熟悉,并且游戏是他们乐于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要利用好学生喜好游戏的这一特点,设计出游戏环节,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其中。比如,游戏的内容要丰富和新颖,不能一味地将符号化和公式化的数学引入游戏之中,应该将趣味性和创造性相结合,最重要的是减小难度,提高兴趣,渗透思想方法。除了游戏内容要有趣、新颖之外,游戏的形式也需要创新,将形式和内容有效结合在一起,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其他文献
“一师一校”现象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偏远地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必要需求与教育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矛盾的产物,提升其教育品质既是为这些地区儿童的幸福人生奠基,也有利于促进区域教育公平。  “一师一校”特殊的格局意味着教师必须承担教学点各个年级、各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同时还要处理学校相关事务。这样的工作内容和由此带来的对工作能力的要求是其他学校教师很难想象的,也是传统的教师教育未充分关注的。在这样的背景下,
【摘要】近些年来,学校通过全面推进语文综合性学习,客观上达到了锻炼小学生自主探索语文知识能力的目标,并且对于提升小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具体在全面推进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按照综合性的语文教学思路,深入探索完善与优化语文综合性教学模式的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基金项目】该论文系甘肃省教学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统编本小学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巧妙设置教学导入,适时引入传统文化;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知传统文化魅力;立足教材文本,有效进行文化渗透;组织学生进行多元阅读鉴赏,探寻深度文化内涵;拓展内容教学,凸显文化育人价值”等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真正地将传统文化带入到初中语文课堂上。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一、前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忽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有
【摘要】美术是一门兼具艺术与审美的学科。活动教学法是一种既具创新又具趣味的教学模式。文章探究了活动教学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小学美术;活动教学法;学生  所谓活动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具体的课题与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活动,从而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生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文主要研究活动教学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应用的策略,旨在给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带来
让学生沉浸在真切的探究学习之中,是理想数学教学的基本体现,更是彰显人本教学的重要标志。因为真切的知识探究学习,会让学生的学习思维产生碰撞,使得智慧交互成为现实,也会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利于学生掌握。这种举例、辩论、再有序解答问题的综合性学习,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数学素养的有效积淀。
数学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并使之成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教师可以借助学情前测,摸清学生认知起点;依托学生认知起点,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尊重学生认知起点,调整课堂教学节奏;基于学生认知起点,设计课堂巩固练习;借力学生认知起点,挖掘数学文化内涵。如此,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认知起点开展教学,才能达成课堂的扎实有效。
舞台技术在戏剧舞台艺术创作中的实施,促进了戏剧舞台艺术在创作中的转型与创新,且舞台技术可凭借戏剧文化让自身获得较好的发扬与传承。因此要整合许多高科技的舞台技术,用最好的舞台技术有效的促进戏剧舞台艺术创作的改进和创新,从而让戏剧舞台艺术焕发出鲜活的生命活力。
如果说世界上有两种动物会爬墙,一种是壁虎,另一种应当就是班主任了。这不,刚上课一会儿,我就如往常般小跑着冲向了教室后门,想要透过玻璃“偷窥”学生们课堂上的表现。正当我猫下腰打算朝里看时,玻璃框上方两个歪七扭八的粉笔字——“瓜皮”(源自陕西方言,是骂别人傻、笨的意思)映入眼帘,底下还附了一行小字——“上课朝教室偷看的人”。
2017 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中小学校有序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三年来,我国中小学课后服务发展迅速,不仅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认同。但同时也面临教育责任边界模糊、操作标准和规范缺位的困境,以及如何平衡政治诉求、教育规律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提供高质量课后服务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
戏曲是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而古筝也是我国拥有两千多年文化的乐器,关于它们之间的发展和关系的研究,近些年来也有很多。近些年来涌现出了很多与戏曲题材相关的作品,根据戏曲音乐的片段或故事题材创作,传统文化之间有很多交融的东西,这些融合无论是早些年间的作品,亦或是近几年新创作的作品,都使古筝作品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古筝的按揉滑颤更是将戏曲音乐中的韵律丰富的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