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边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gjun_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民是生活在边境地区的国民群体,承担着稳边护边的特殊责任.铸牢边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巩固民族团结、实现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铸牢边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有有利因素,也有制约因素.要强化“兴边富民行动”铸牢边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功能,打牢边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法治等基础,实现边境地区与内地的物质联通与民心相通,做到上下协同,久久为功.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是以共产主义为理想追求的伟大政党.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追求的题中应有之义.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中国共产党已经进行了为期百年的不懈探索,其中既有我们党成立之初以俄为师的初学型探索,也有建立在实践反思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国情的创新型探索,又有三大改造胜利完成之后的曲折型探索,还有改革开放号角吹响之后的稳健型探索,更有新时代谋划新局的成熟型探索.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对中国共产党理想追求的百年探索进行研析,不仅有助于深入总结我们党的宝贵经验,也有利于认真体察我们党矢志
中国共产党人认为炎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和凝聚核心,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中国共产党人的炎黄观是传统文化、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相交融的产物,其经历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阶级、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多重变奏.建党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尊崇炎黄为民族始祖,至抗战时达到高潮.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危机缓解,炎黄逐渐淡去.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复兴成为主旋律,“炎黄热”再现.中国共产党人摒弃了神格的炎黄,排斥了帝王的炎黄,彰显了文化的炎黄,正确地把炎黄定位为开创文明的炎黄、人民大众的炎黄、中华民族的炎黄,而非神话仙道的炎黄、帝
中南民族大学自1951年建校以来,走过了70年沧桑巨变的光辉历程,取得了卓越的办学成就,积累了宝贵丰富的办学经验,为推动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站在新发展阶段,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办学方向,坚持办学宗旨,坚持立德树人,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快建成国内一流、人民满意的现代化高水平大学.
实现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提升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但在学理层面上如何为这种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重大学术命题.借助跨主体性哲学阐释,在超越西方主体间性理论的同时,结合新时代民族工作总体要求与具体实际,尝试搭建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的六大路径:拓展知识论空间、凝聚跨主体性共识、规范跨主体性秩序、协调跨主体性动态、创建“人同此心”的民族工作队伍、以信息化新技术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效度.
习近平“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思想的提出,经历了自十八大以来至全面小康社会建成阶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过程,是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的产物.“实现全面小康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实现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体现了历史遗留的发展不平衡与通过加快发展、重点扶持、实现均衡发展、共同富裕的统一,体现了民族存在的长期性与社会发展阶段性的统一.它是一个立足新时代、立足中国多民族国情,以平等为基础,回应各民族发展需求的思想;是一个立足凝聚中国各民族实现全面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提出的要求.“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紧跟党走、不胜不休”的大别山精神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大别山地区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以朴诚勇毅的诚信观、廉洁奉公的义利观、德性主义的幸福观为主要内容的大别山精神的伦理价值观.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大别山人的伦理价值观也遭受到了金钱至上、利益至上的经济伦理观和急功近利的政绩观的侵蚀.新时代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应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以社会主义核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民族工作成绩显著,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良好基础.结合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武汉市委、市政府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一些做法走在全国城市前列.武汉市在我国都市中具有代表性,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做法和经验,可为其他都市提供参考.
民国时期,现代教育的雏形已出现于康区,但受特殊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影响,长期以来地域空间闭塞、教育观念滞后、经济发展缓慢,康区教育一直停滞不前甚至衰退.1938-1947年间,社会进步之士在《康导月刊》杂志上发表了大量关于康区教育改良的文章,对康区教育的过去、现状和成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策略,供西康政府采纳并实施.民国时期关于康区教育改良的相关讨论,特别是其中关于民族地区教育及促进民族交融、强化国家认同的内容,对当今民族地区教育具有一定的启迪和现实意义.
民族村镇不仅是各民族自身文化的空间载体,更承载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下简称民族“三交”)这个历史过程的深刻印记.长期以来,民族村镇更多的是以自身民族的特色文化为基础而构建的发展路径,这造成了民族村镇同质化发展十分严重.如何破解这个难题,需要以系统观念,从民族“三交”的视角挖掘民族村镇中蕴涵的深刻历史内涵,从宏观整体的角度设计民族村镇的振兴路径.笔者以武陵山地区民族村镇为研究对象,通过总结民族村镇发展与“三交”的关联,分析目前民族村镇发展的问题,从文化线路的视角提出民族村镇区域联动发展的路径.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探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X镇侗寨通婚圈变迁,分析侗寨通婚圈变迁的原因以及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影响.随着高流动现代化社会的到来,民族内婚、姑舅表婚、指姓开亲等通婚规则被打破,村寨关系变迁、外出务工活跃、传媒行业兴起等成为影响通婚圈形态的主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侗寨通婚圈总体呈波浪式扩大形态,通婚圈变迁带来各民族共同性因素的增加,促使嵌入式居住格局的形成,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有机发展,从而自然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