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训练的个体经验与基层回响——以黄体润为中心

来源 :抗日战争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qish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7年7月,国民政府举办了第三次庐山暑期训练,来自江苏省丰县的黄体润参加了第二期训练,以《黄体润日记》为主要材料,可帮助我们探究一个国民党基层干部参加训练的体验和感悟.黄体润受训期间正值全面抗战爆发,他在学习中愈加坚定了抗战意志,明确了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回到丰县后,黄体润将学习的内容传达给当地干部和民众,宣传国民政府的抗战方针,努力从事抗战动员.黄体润的案例,呈现了国家意志自高层传递至基层的脉络,也为考察国民党的抗战动员模式提供了线索.
其他文献
1973年以来的台湾抗战史研究,深受世变的影响,概略可区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政策推动,研究起步”,自1973年起,由于官方开始提倡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抗战史研究随之开展.第二
抗战时期,新四军的七个师中,罗炳辉领导的第二师可是响当当的“王牌师”,不但被誉为“军政皆优”,还是“出干部”最多的师,共培养了1500多名军政干部,甚至连延安的党中央都知
期刊
我省积极组织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是加速我省中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手段,是建设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课外访万家”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更是顺应时代
期刊
全面抗战爆发之初,侵华日军利用其优越的航空力量对中国首都南京进行了规模空前的轰炸,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日军初炸南京之时,美、英、德、法、意五国联合划定“非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