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氨酸对经烧伤大鼠血清干预的大鼠心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

来源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甘氨酸对经烧伤大鼠血清(以下简称烧伤血清)干预的大鼠心肌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30只7~8周龄雌雄各半Wistar大鼠,其中10只用于制备正常大鼠血清(以下简称正常血清),将另20只造成30%体表总面积Ⅲ度烧伤后制备烧伤血清;从180只1~3 d龄雌雄不拘Wistar大鼠心尖组织中分离培养原代心肌细胞用于后续实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将细胞分为用相应血清处理的正常血清组、烧伤血清组,于处理1、3、6、9、12 h进行锥虫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率;将细胞分为用烧伤血清处理6 h后常规培养30 min的单纯烧伤血清组和用烧伤血清处理6 h后加相应终物质的量浓度甘氨酸培养30 min的0.4 mmol/L甘氨酸组、0.8 mmol/L甘氨酸组、1.2 mmol/L甘氨酸组、1.6 mmol/L甘氨酸组、2.0 mmol/L甘氨酸组,即干预6.5 h,同前检测细胞存活率。将细胞分为正常血清组、单纯烧伤血清组、0.8 mmol/L甘氨酸组、1.2 mmol/L甘氨酸组、1.6 mmol/L甘氨酸组,分别同前干预6.5 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腺苷一磷酸(AMP)和ATP含量并计算AMP/ATP比值,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p-mTORC1)、磷酸化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p70 S6K)、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p-4E-BP1)、磷酸化AMP活化蛋白激酶(p-AMPK)蛋白表达。将细胞分为同前干预的正常血清组、单纯烧伤血清组、0.8 mmol/L甘氨酸组和用烧伤血清处理后加2种试剂培养的0.8 mmol/L甘氨酸 25 ng/mL雷帕霉素组,于处理1、3、6 h行相应培养30 min,即干预1.5、3.5、6.5 h,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热休克蛋白70(HSP70)、金属硫蛋白(MT)和微管蛋白表达并观察干预6.5 h微管形态。各时间点样本数均为10。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LSD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

结果

处理1、3、6、9、12 h,烧伤血清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低于正常血清组(t值分别为4.96、16.83、35.51、34.33、27.88,P

其他文献
桡腕关节骨折伴脱位(RFD)是一种罕见的损伤,常合并骨、关节及韧带多个结构的破坏,若诊疗不当将引起严重并发症、影响远期腕关节功能。准确诊断、识别及修复具体损伤的结构是临床诊疗的难点。目前国内外有关RFD的临床诊疗文献多为个案或系列病例研究,少有大宗病例的研究,导致临床上对RFD的规范诊疗仍缺乏系统的认识,诊断时易漏诊或误诊,治疗时易出现方法不当、修复不够全面等诸多问题。因此,笔者就RFD的特点、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RFD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髌腱断裂合并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一种罕见损伤,通常伴侧副韧带和半月板损伤,首诊时易被漏诊而延误为陈旧性髌腱断裂合并ACL损伤,明显增加治疗难度。仔细的临床评估结合MRI检查、膝关节镜手术的应用对于此罕见损伤的及时诊断和处理至关重要。笔者报告1例左膝陈旧性髌腱断裂合并ACL损伤患者,探讨采用Ⅰ期半腱肌转移加强修复联合膝关节镜重建技术治疗陈旧性髌腱断裂合并ACL损伤的临床疗效。
假体脱位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常见的并发症。髋关节周围的外旋肌是维持关节稳定性、避免假体脱位的重要结构。假体多次脱位导致外旋肌会导致外旋肌缺失。翻修术中不重建外旋肌功能,将增加术后脱位率。疝修补补片其主要用于修补各种疝气,可用来提供组织框架,形成纤维瘢痕,重建外旋肌功能,增加髋关节稳定性。笔者报告1例THA术后髋关节假体多次脱位合并外旋肌缺失患者,探讨微创假体翻修术中使用疝修补补片修复外旋肌缺失的疗效。
期刊
期刊
随着严重烧伤后脏器并发症的研究不断深入及器官功能监护和支持技术的不断提高,严重烧伤患者在早期和中后期避免了因休克、感染等导致的死亡,进入烧伤后期。其中部分患者因为烧伤创面未能及时和有效愈合,大面积烧伤创面长时间暴露以及感染等,处于发热、消瘦和创面迁延不愈等慢性危重症状态并伴有免疫功能下降、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表现为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远期病死率升高。该文结合笔者团队烧伤救治的临床实践,对严重烧伤患者后期并发PICS的主要原因及PICS的临床特征、防治方法进行简
凝血异常是烧伤常见并发症之一,其种类与临床表现差异大,危害性大。但直到目前,临床上对烧伤后凝血异常重视程度仍不够。建议通过加强患者凝血状况监测、手术管理、感染防治、药物的科学合理使用、深静脉血栓的防治、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等,以达到进一步有效防治烧伤后凝血异常的目的。
再生医学在战创伤修复中已取得巨大突破,展现出广阔前景,但其在战创伤早期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尚不够明确。战创伤早期的救治需严格控制出血、补充大量血液、减轻酸中毒、纠正低体温和改善凝血功能障碍。该文将从生物工程化血液、止血材料的研发、炎症/感染控制与免疫调控、重要脏器的保护、军事医学研究模型建立、生物传感器与药物的研发以及干细胞库在国防医学中再生与组织工程的预防式应用等方面概括再生医学在战创伤早期救治中的作用,希望有助于提高战创伤整体救治水平。
目的探讨严重烫伤大鼠早期胰腺外分泌功能变化的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80只7~8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假伤组(8只)、假伤 胆囊收缩素八肽(CCK8)组(8只)、严重烫伤 CCK8组(32只)和特重烫伤 CCK8组(32只),分别作相应处理。2组假伤大鼠伤后即刻及2组烫伤大鼠伤后1、2、3、7d,采用改进的胰管穿刺置管法动态收集大鼠胆胰混合液(PBJ),记录1h内分泌PBJ的体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并计算PBJ中胰脂肪酶、α-淀粉酶和胰蛋白酶的含量(样本数为8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发生早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及早期心肌损伤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2018年1月—2022年8月,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36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大面积烧伤患者,其中男231例、女130例,年龄50(36,58)岁,烧伤总面积45%(35%,60%)体表总面积。根据伤后72h内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最高值,将患者分为早期心肌损伤组(CK-MB≥75U/L,182例)和非早期心肌损伤组(CK-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