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白内障手术后低视力原因的初步探讨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qx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西藏白内障手术后低视力的原因,探讨提高西藏白内障手术效果的方法。方法对82例(82眼)白内障手术后者进行小孔视力、非接触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B超及散瞳后的90D前置镜眼底检查,分析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的原因。结果82眼中术后达到脱残标准(矫正视力≥0.3)的36眼,脱残率43.90%;脱盲(矫正视力≥0.05)64眼,脱盲率78.05%。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的原因按发生率依次为黄斑变性15眼,屈光不正6眼,后发障5眼,无晶状体眼4眼,角膜变性3眼,瞳孔膜闭3眼,青光眼2眼,视网膜脱离2眼,人工晶状体偏位2眼,其他4眼。结论通过白内障手术后眼部紫外线的防护、术后及时的随诊和正规的应用有效的药物、尽可能减少可避免的手术并发症以及防治后发障、提高手术技术等办法可以提高西藏白内障的手术效果。

其他文献
我们经常会在欧美电影中看到,在法庭最后要宣判的时候,在陪审团成员全部入座以后,法官总是问陪审团的召集人:“陪审团成员是不是达成一致意见了?”或者是:“陪审团是不是作出结论了?”  陪审团制度于公元前400年以前起源于古希腊,那时从6000多名公民中抽签选出的民事陪审团有201人,刑事陪审团则多达501人。想象一下几百人聚在一起讨论案情的情形,相信当时的法官们一定很头痛。慢慢的,陪审团制度随着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