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林批孔”运动期间中国人的科技史观

来源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mt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我国"批林批孔"运动期间发表的大量与中国科技史相关的论文以及少量著作进行分析研究,从科技史研究的意义、科技的创造者、科技的来源与发展、科技史与政治活动的关系等五个方面,总结了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科技史观,并简要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其他文献
基因技术首次使人类有机会改变自身的自然本性提高生命质量,以控制和完美自然及人类,重塑生存世界.但另一方面,生命进一步非神圣化所带来的社会平衡性的破坏,引发了生命客体
人的呼吸类型可以分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联合呼吸。古代声乐理论中,有“气动则声发”的描述。很多人出现声带问题,如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疾病,正是由于仅仅只会胸式
现代技术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对于环境、生态危机,社会问题等技术的负面影响人们已多有关注,然而这些却并非海德格尔所认为的来自技术的真正危险,海德格尔认
技术转向、技术时代标志着技术开始进入哲学的视野.技术的现代境遇得以产生.人们在关心技术问题的同时都在探索技术的历史境遇,询问技术"不在场"、"历史性缺席"的哲学根源.哲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学术优势积累的影响因素是综合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学术研究环境。其博士学位中75.54%由世界大学200强授予。获奖前平均在2.05所高校,1.33个研究机构
本文探讨了类比方法的特点,类比方法的核心内容以及核心内容对创造性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揭示了运用类比思维进行创造的三个重要阶段和创造机制。
本文认为,彼此对应,标由本定与对立统一规律一样是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虽然,这些超经验的一般关系本身是没有什么联系的,可它们的具体表现形式却是密切联系着的。但是,具体的表现
文章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科学技术与辩证法>从创刊到现在20年来的文章类型、作者群进行了详细的统计研究分析,从侧面反映了我国自然辩证法20年来学科和队伍的发展情况,对以
当今的技术哲学过多关注现代技术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忽视了技术或工程学本身的认识论研究,使工程与人文视野的技术哲学处于割裂、封闭状态并沿着各自的路径发展。米切姆首开先河
目的探讨超声吸引器在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住我科行超声吸引手术治疗的45例脑膜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30例,次全切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