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研习共同体”优化高中作文教学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zheng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习共同体”的教学思路来自于孔子2000多年前提出的“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它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互动交流研究,彼此切磋学习,让学生开拓思路,取长补短,“研习共同体”是“教学相长”理论的升华。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着运用“研习共同体”开展作文教学,破解了传统作文教学的许多难题,学生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间自主地进行交流合作,分享各自的作文写作,既激发了学生的作文活力,也拓宽了教师的教学路径,真正收到了“教学相长”的成效。
  一、思维碰撞,探寻技巧
  课堂的“研习” 活动常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这样每个人都有坦诚交流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他们人人乐于参加小组讨论。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以学习者的身份在各小组间流动交流,鼓舞学生的士气,激活小组的活力。小组的“研习”活动演变成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和思维交锋,在共同的探究过程中,拓展了作文审题立意的深度和广度。
  如一则关于社会现象的材料作文:文化遗产,是全民族共同的财富。也许正因为此,一个“牛郎织女”的故事,六个省明争暗斗;一个“梁祝故里”,十几个省虎视眈眈;一个“帝尧故乡”,山西相邻两县烽烟四起。一时间,“遗产经济学”在中华大地被演绎得登峰造极,高潮迭起。
  作文写作时大部分学生从文化,遗产和历史的角度来立意,就事论事地进行同类题材的拓展论述,有些学生习惯性地从材料中引出道理来写一些富含哲理的材料作文,如“做人要淡泊名利,不能有太多的功利心”“人与人之间竞争要有度,行为举止要懂得礼让”等,这些观点的提出引来学生激烈的争辩,各小组都讨论热烈,教师客串时顺势传授社会题材类文章的写作方法,指导他们要有针对性地突出“评论现象”,日常的大道理点到即可,不宜本末倒置,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参考“时评类”文章的写法,让学生对社会现象类作文有个清晰的认识。
  二、合作交流,积累素材
  传统的作文写作要求学生独立构思,好多学生因为没有素材而郁闷痛苦;自从构建了“研习共同体”的学习模式,学生通过互相启发式的合作学习,发现了大量的作文素材,惊讶于作文可以写这么多内容。有了写作题材,教师还要锻炼学生的作文水平,选取一些大家都擅长的习作题材,在组长的带领下,写出具有本组特色的系列作品来,并通过互读本组成员的作品丰富自己的写作风格,在合作交流中累积作文经验。
  如描写同学形象的素描系列有《舍友“三剑客”》《我班“八仙”》等;描写同学表现的纪实系列有《午餐众生相》《晨间锻炼众生相》等;借物喻人的仿写系列有《冬日红梅》《路灯》等;古诗词改写系列有《村居》《水调歌头》等;感怀系列的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日事,今日毕》等。因为“研习共同体”的存在,班级里不断有佳作的诞生,引起了其它研习小组对同题材、同风格习作的创作兴趣,让人读了惊喜连连。
  在同一小组内,志趣相投的学生可以结成学习“伙伴”,互相学习又互相监督,互相鼓励又互相竞争。教师对各个“学习共同体”进行管理评价,让每个成员都感受到合作的重要,产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意识。
  三、习作“漂流”,佳作分享
  当学生写好作文后,教师不要象以往一样收上来批阅,而是把学生的习作分成几本装订成册,让其在班级上“漂流”,任由学生自由评价和发表意见。设立总评栏,学生可仿照网络论坛发帖跟帖的做法,以笔名的形式对相关的文章作出评价。习作“漂流”赋予了学生作文的评改权,也解放了教师沉重的批改负担,学生的习作不再只有教师一个读者了,大家在互读中分享着各自的佳作,阅读同龄人的作品更能激起学生间情感的共鸣,也给学生创造了互相学习的机会,从中借鉴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写作短板,起到取长补短的学习效果。
  学生的习作中总有优秀的作品,通过“漂流”修改或二次创作后,选编成优秀习作集,可在班级传阅,也可上传到网站或投稿报社发表,旨在让更多的人进行阅读分享,同时也激励学生写作的热情,感受到表达多姿多彩生活的乐趣,为自己积聚一份小小的精神财富。
  总之,借助“研习共同体”,通过“异质同组,同质结对”进行作文教学,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使处境尴尬的作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真正提高作文教学成效。
  [本文系泰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构建作文研习共同体的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tjkyblx2017133)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通聯:江苏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江苏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正】 戈尔巴乔夫接任苏共总书记后,提出了一条振兴苏联经济“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路线。而“十二·五”计划(1986~1990年)则是能否实现上述战略的关键。本文拟
当前的高中学段语文作文写作教学,写作重心已由“教什么”“怎么教”,转变到“为什么教”“从何处开始教”。写作教学趋势也逐步从体现写作者的写作知识与能力特征的序列化教学,变更为更能体现学生学情分析的精准靶向式教学。这就预示着一个重大的转向:写作教学应当从关注写作知识,转而关注学生的实际写作学习需求。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研究学生写作困难,进而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写作困难,进一步提供适合的知识手段帮助指
2005年春季,东芝泰格流通信息机器(深圳)有限公司与北京商融电子机具有限公司合并重组,成为TEC和TOSHIBA品牌的条码打印机与POS系统的生产、销售公司.同时在深圳、上海(营业
用主成分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试图对某专业的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做一些分析,从而对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合理安排教学任务提出有益的见解.
隔代教育是指家长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缺失孩子的教育而将孩子托付于父母的教育方式,然而,隔代家长们的素质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和孩子成长的要求。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每一个舞台都有主角,当好主角需要责任担当、不懈奋斗、勇于超越、合作共赢……  【思路点拨】   由于2021年江苏高考语文不再单独命题,将使用全国卷,因而本次高三一模试题既保留了江苏高考材料作文命题特点,又有鲜明的全国卷以立德树人为旨归的命题特色,体现了命题人的良苦用心。由于材料已经把命题
语文核心素养集中在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方面。面对核心素养,我们不缺高大上的理念,不必繁琐抽象的解读,但缺科学睿智的方法,少行之高效的行动。广大一线教师是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者,不是核心素养的宣传家。落实核心素养还得回到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一、坚守教无定法信念,追求语文学科本真  1.教学有序,教法无定  “教学有序”就是教
时至2019年,恢复高考已逾四十二载。余遂作文以记之。  吾今观高考盛状,在泱泱中华:衔中原大地,吞沿海边疆,盖举国上下,为考者实甚多矣。赴考者、考者父母、老师,数千万众浩浩汤汤,盖罕见之盛状。然高考忙者数甚多,收效又何?但见年年高考,年年出人才,然色正邪?  高考者,为争也。古有云:“小孩只道高考好,不知高考人不少。”然争者,必有不公也。试问,何年高考无作弊之人?无也。然国器之甚重也,量以法、晓
近期,许多公司将会启动他们的第一个RFID实验项目或者是关于RFID技术的正式实施方案.如果贵公司也位列其中,那么你应该开始对不同的RFID标签和识读器供应商进行比较评价.也许
期刊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决定,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事关信息化发展的全局,为做好"十五"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