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m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至2019年,恢复高考已逾四十二载。余遂作文以记之。
  吾今观高考盛状,在泱泱中华:衔中原大地,吞沿海边疆,盖举国上下,为考者实甚多矣。赴考者、考者父母、老师,数千万众浩浩汤汤,盖罕见之盛状。然高考忙者数甚多,收效又何?但见年年高考,年年出人才,然色正邪?
  高考者,为争也。古有云:“小孩只道高考好,不知高考人不少。”然争者,必有不公也。试问,何年高考无作弊之人?无也。然国器之甚重也,量以法、晓以刑、监以严,故公于他考也。试为公者,又设多种途径助人考也。曰贫,可加之,可配之以名额,此一;曰偏,可特之,录为特长生,此二;曰艺,可考之,录为艺术生,此三;曰不均,则各省可择其卷而考,此四。然此诸法虽为公而设,偏有不法者傍之,反不公也。如有某官之子,受教于中原,然偷挪户籍至藏、疆,是为易考也;再者,假借贫之名,偷用名额以己冒之;再者,名曰艺考,实际贿考官而得进之……如此甚蕃。然仅此岂为极焉?有位高权重者无需考,仅以替之;有豪商巨富之子,以财疏通而进之……由此种种可知,高考争者凡欲舞弊者,法甚杂、样甚蕃,无可尽说也。
  然高考虽有不公,怎可弃之?虽有舞弊之人,毕竟极端之少数焉。吾观今日之中国,各行人才者,多由高考出也。高考之存在,故中国有一标杆,量才为用;大学有一标杆,量才为入;个人有一标杆,自估其力。于此,则人之成才亦有道矣。试问今日之才,其中出身贫下者,几人不由高考以出人头地哉?高考亦乎当世之科举,以此则下者得上,才者得用是也。虽以此一考为定,不甚公,然又公于他途也。
  若无高考,如旧时,推荐者得上大学,貌似公,实则何“公”之有?有官宦子弟,商贾巨富,弄权谋私,以此途而上者。而真贫贱者,何得大学?实甚难矣。今中国人素质仍需提升,思想仍需更之,高考亦重乎此时也。高考改革,实非一日之功也,此需长功乃成。
  今吾辈亦赴高考也,有质疑高考者,余遂作此文以谈之。高考之事,关乎国家,重乎天下,吾輩岂有不考之理?既生于今日之中国,吾辈皆当明晓自己之使命,以学习为重,以高考为路,不懈而进之,终可得己之梦成也。由是,于高考,直言曰:我不惧也!不惧者,从我而前进之!
  [作者通联:河南固始慈济高中二(40)班]
其他文献
上海日立电器公司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空调压缩机生产厂.目前公司拥有SG,SH,变频三大系列近百种各种规格的房间用空调压缩机,同时提供完备快捷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期刊
摘 要:目前来华留学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招生机制不健全,课程设置不合理等等,大大限制了我国留学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对留学研究生培养方式进行改进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将重点研究有利于促进我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培养方式,从多方面对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方式提出改进。  关键词:留学生;培养方式;问题;改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课堂教学建设的根本要求,把以人为本作为推动课堂
【正】 戈尔巴乔夫接任苏共总书记后,提出了一条振兴苏联经济“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路线。而“十二·五”计划(1986~1990年)则是能否实现上述战略的关键。本文拟
当前的高中学段语文作文写作教学,写作重心已由“教什么”“怎么教”,转变到“为什么教”“从何处开始教”。写作教学趋势也逐步从体现写作者的写作知识与能力特征的序列化教学,变更为更能体现学生学情分析的精准靶向式教学。这就预示着一个重大的转向:写作教学应当从关注写作知识,转而关注学生的实际写作学习需求。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研究学生写作困难,进而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写作困难,进一步提供适合的知识手段帮助指
2005年春季,东芝泰格流通信息机器(深圳)有限公司与北京商融电子机具有限公司合并重组,成为TEC和TOSHIBA品牌的条码打印机与POS系统的生产、销售公司.同时在深圳、上海(营业
用主成分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试图对某专业的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做一些分析,从而对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合理安排教学任务提出有益的见解.
隔代教育是指家长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缺失孩子的教育而将孩子托付于父母的教育方式,然而,隔代家长们的素质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和孩子成长的要求。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每一个舞台都有主角,当好主角需要责任担当、不懈奋斗、勇于超越、合作共赢……  【思路点拨】   由于2021年江苏高考语文不再单独命题,将使用全国卷,因而本次高三一模试题既保留了江苏高考材料作文命题特点,又有鲜明的全国卷以立德树人为旨归的命题特色,体现了命题人的良苦用心。由于材料已经把命题
语文核心素养集中在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方面。面对核心素养,我们不缺高大上的理念,不必繁琐抽象的解读,但缺科学睿智的方法,少行之高效的行动。广大一线教师是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者,不是核心素养的宣传家。落实核心素养还得回到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一、坚守教无定法信念,追求语文学科本真  1.教学有序,教法无定  “教学有序”就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