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zc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本文分析了“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阐述了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在幼儿心理学教學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引起教师同行的共鸣。
  【关键词】幼儿心理学 教学模式 情境互动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35-01
  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就是为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在课堂上设置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情境,引起学生与教师互动来学习和使用知识的课堂模式。[1] 为了更好地引起学生对该门课的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幼儿心理学的兴趣,增强幼儿心理学课的实用性,提高教学质量,我在幼儿心理学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情境互动教学模式。
  一、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在幼儿心理学课堂上的运用
  情境互动教学模式是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它可以使教学内容从抽象变得具体。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设置各种情境互动进行教学:
  1.设置表演情境互动进行教学。教师通过教科书上的内容,运用故事、演唱、游戏等表演形式,让学生在玩乐中学到知识。例如,在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气质类型时,教师可以设置表演情境“周末,你好不容易买了一张电影票,正兴冲冲地赶去看电影时,结果路上遇到塞车,到达电影院门口时你迟到了,检票的工作人员不让你进场,你是怎么样的反应呢?”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情境在课堂上踊跃互动表演,通过表演情境得知不同的学生在遇到看电影迟到的情况下有不同反应,从而分析出不同的反应是由人的不同气质类型决定的。由此可知利用表演情景互动教学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把枯燥难以理解的气质类型具体化学习了。
  2.设置图画情境互动进行教学。幼师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已经具备了扎实的美术基础,在学习幼儿心理学中,巧妙地设置一些图画情境进行教学,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设置游戏情境互动进行教学。中职学生特别喜欢玩游戏,他们会在游戏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机智。在幼儿心理学的教学中适当地引进游戏,可以使学生在嬉笑声中学会所教的内容。
  4.设置测试情境互动进行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时候最喜欢对自己进行测试,因为她们认为通过测试可以了解自己原来不知道或想知道的东西,所以在教学当中,可以抓住学生这个学习特点,如在学习“想象和性格”的相关内容时,设置想象或性格测试情境进行互动教学,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的愉悦感,大大地提高课堂效果。
  5.设置多媒体情境互动进行教学。课件、动画等多媒体手段是教师教学的好帮手,在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情绪情感的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的方便,给学生观看了具有很强感染力的笑话片段和感动视频,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了情绪变化和体验了情感的深刻性,从而理解情绪与情感的差别。
  二、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是一种较为有效和实用的教学方法,对幼儿心理学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提高作用,但同时它在运用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1.设置情境互动时,不要为了设计而设计。教师设计出来的情境服务于教学,可以让学生真正地互动起来,并且还要围绕教学目的而设计,离开了教学目的,任何精彩的情境设计和激烈的学生互动都没有半点使用价值。
  2.设置情景互动时,不要拘于教材内容而设计,应该驾驭教材拓展设计。唯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不用局限于教材而丧失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师也可以取得更好的课堂互动主动权。
  3.设置情境互动活动时,教师应该要体现个人风格和教学特色,要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方式。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够生搬硬套地设置一些不符合自己个人教学风格的情境进行互动,这样有时会使学生无法参与其中,也可能会使创设出来的情境互动易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同时又会因情境设置缺乏教师的个人情感因素而使学生失去互动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设置情景互动活动时一定要灵活,将情境赋予“灵性”。
  三、结束语
  情境互动教学模式是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我们要正确地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运用它。“情境互动”教学模式下的幼儿心理学,以设置情境为主线,通过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真正体现教学活动的本质,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宏钧“浅谈情境教学”,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0年06期唐锋卢:“关于情境教学法的反思”,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9期
  作者简介:
  邹燕丽(1986-),女,本科,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其他徳育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学院办公室工作要处理很多“小事”,而一些“小事”处理不好,往往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工作人员务必要培养“细、严、实”的工作作风,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确保大事不误、小事不漏,树立良好形象,增强工作合力。  【关键词】高校 学院办公室 工作作风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84-01  高校学院
【摘要】本文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出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旨在能够为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 教育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83-0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也在进一步提高。国家经济进入新的阶段,不同时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工作必须以德育为核心地位,抓好德育教育各环节,保证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我们的天职。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可以从学生认知过程的三个阶段抓起。一是强化认知,以德育人;二是建立道德情感,升华认知;三是重视实效,知行统一。  【关键词】德育教育 认知 实效 知行统一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66-02  加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66-01  随着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与渗透,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冲击和挑战。中学生正处在发展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需要在不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完善、定性。但是作为教育者在工作中我们却忽视了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对于文化知识教育滞后很多。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工
【摘要】“课件依赖”问题严重阻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特别是独立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尽管多媒体课件教学丰富了教学手段,但部分教师陷入到过分依赖课件的教学的误区,产生了负面影响。要摆脱“课件依赖”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束缚,就需要不断了解“课件依賴”的具体内涵,明确其危害并寻找解决“课件依赖”问题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课件依赖 思想政治理论课 青年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
【摘要】创业创新教育在高校越来越受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创新教育的有效融合具有较高的教育意义,本文就两者的有效融合进行实效性研究。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创业创新教育  【基金项目】三亚学院科研项目资助(《构建与学风建设相适应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74-01  新形势下,国
【摘要】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教育界掀起了层层的波澜,此举不仅受到了家长的赞许,同时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新课程实施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一线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但是,由于部分教师浅薄的认识,课程改了,课本改了,而作为新课程、新课本施行者的教师的观念却很难改变。不少新形势下涌现出的“新课堂”,其实仍是用旧方法来教新课本。很多“新教法”,本质上还是换汤不换药,甚至一些示范课教学也有很多貌似而神离的不妥之处。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提出新的教学发展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当下教育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以“沐浴书香,快乐成长”为例,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孩子阅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来说,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阅读 沐浴书香 快乐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