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花生蛴螬发生流行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as9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生是邹城市的第三大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玉米,年平均播种面积在20万亩左右,是邹城市的主要油料作物,也是邹城市东部镇街重要的经济作物。然而近年来,随着花生种植面积逐年递增,蛴螬为害日趋严重,2007~2008年为害面积高达85%以上,为害严重地块花生减产50%以上。2009年,邹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协同市农业局植保站,制订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使花生蛴螬为害程度大幅度降低。现将邹城市花生蛴螬发生流行的原因与防治对策介绍如下:
  一、发生流行的原因
  1. 防治不够重视 2007年以前,花生田蛴螬无论是发生面积还是为害程度在邹城市均较轻,因此没有被列入花生的主要虫害,农民在播种的时候不习惯用种衣剂拌种,有些农民甚至不用辛硫磷、甲基异柳磷等农药处理土壤,致使蛴螬虫卵在土壤中累积,导致2007~2008年大暴发。
  2. 耕作习惯守旧 花生收获后,农民习惯于开春后再耕作,在很大程度上为蛴螬的成虫、幼虫提供了稳定的越冬场所,从而增加了它们的田间基数。
  3. 杨树及果树面积的扩大 近几年杨树、果树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增加了蛴螬成虫、幼虫越冬场所的选择性,为其生长发育、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4. 轮作年限短 因受土地面积的制约及土壤耕作条件的限制,花生与其他作物轮作年限较短,导致蛴螬成虫、幼虫在土壤中存活率高,防治起来较困难。
  5. 土壤湿度较适宜 2007年、2008年秋季雨水较多,适宜的温度、潮湿的土壤很适合蛴螬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
  二、防治对策
  1. 冬季深翻 把春耕改为冬耕,深翻土壤,不仅能起到冻垡改良土壤的作用,而且可以利用冬季小鸟在田间觅食的特点,杀灭耕翻后裸露于土壤表皮的越冬成虫和幼虫。耕作在小雪节前后,即蛴螬越冬后、土壤封冻前进行。如大面积春秋耕作,应安排人员犁后拾虫。
  2. 轮作换茬 轮作换茬是减少土壤中蛴螬的最直接有效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轮作年限越长效果越好。重茬地种植蛴螬非寄主作物后,可降低土壤中的蛴螬密度,如将花生与小杂粮、甘薯和玉米等进行轮作。
  3. 合理施肥 金龟甲(蛴螬成虫)对未腐熟的粪肥有强烈的趋性,常常将卵产入其中,所以应避免施用未腐熟的粪肥。为了防止粪肥携带虫卵,在施用前,可用40%毒死蜱乳油300倍液或2%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均匀喷施粪肥。通过近几年的试验,施入氨化过磷酸钙、碳酸氢铵等能挥发氨气的化肥对蛴螬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 适时灌溉 蛴螬发育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15%~20%,土壤过干或过湿时,其卵无法正常孵化,幼虫死亡,成虫的繁殖和生活能力也严重受阻。因此,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应在秋末进行冬灌,水越大蛴螬死亡率越高。到翌年春季,蛴螬数量减少,作物受害减轻。
  5. 田间保干 蛴螬在湿地发生严重,干旱时下降到土壤底层,因此应在花生结果期做好田间排水工作,不为蛴螬发生提供适宜的土壤湿度。
  6. 药剂处理 花生播种时,每亩用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1千克,对水均匀喷施在播种穴内,每穴喷药液5毫升。此药剂不仅速效,而且长效,能够有效地防治花生苗期、结果初期蛴螬的为害。
  7.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 根据蛴螬成虫具有假死性、趋光性的特点,在2009年试验的基础上,2010年我市实施了“万灯杀虫工程”,引进了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花生主产区以80米为半径悬挂1盏,悬挂高度1.8米。根据蛴螬的出土、潜土特性,亮灯时间从19时30分开始,22时30分结束。花生主产区所在的镇村均有专门人员负责管理,确保了安全亮灯。
  8. 药枝诱杀 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金龟甲发生盛期。在距离电源较远的偏僻地方,可利用金龟甲喜食杨树、榆树叶的生活习性诱杀:将新鲜的杨树、榆树枝截成长度大于花生秧(高50~70厘米)的枝条,3~5枝捆成1把,用40%毒死蜱乳油1500~2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均匀喷在树枝上,傍晚插于花生田内,每亩地插4~5把,第二天早上收好保存在阴暗潮湿处,傍晚拿出来再用,1把药枝能连续用2~3天。
  9. 集中防治 根据蛴螬的发生为害特点,应重点抓住两大防治时期:一是播种前24小时用40%~50%多菌灵(每亩地大约200克)浸泡花生种子,要控制好浸种时间,时间过长种皮易脱离,太短药效又不够强。处理后可以防止花生烂根,除对蛴螬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外,对多种地下害虫如金针虫、地老虎等都有一定防治作用。二是花生幼果期冒雨喷施40%毒死蜱乳油500~800倍液,防治效果极佳,花生收获时果荚基本不受蛴螬为害。注意雨停立即停止喷药,防止因药液浓度过大,对花生茎叶造成伤害。另外,可在蛴螬盛发期,用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浇灌根部,每亩用药液300升。为了确保花生产品质量安全,秋季防治杜绝使用剧毒高残留杀虫剂,如3911、灭线磷等。
  10. 性诱剂诱捕 2010年,我们在我市花生主产区——香城镇杨桃村进行了性诱剂诱捕金龟甲的试验与研究,每天观察记录诱捕器下面塑料罐中的金龟甲数量、性别。试验结果表明,此法生态、环保,不受自然条件限制,而且效果明显,具有极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联系地址:苗志华 山东省邹城市农业广播学校 邮编:273500;王振学 王广富 王宝印 山东省邹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邮编:273500)
其他文献
高温季节饲养管理工作稍不到位,奶牛极易产生热应激,严重影响产奶量和繁殖率,使抵抗力下降,发病率明显增加,大大降低饲养收益。养殖者必须加以重视,采用综合技术措施,让奶牛顺利度夏。  1. 尽可能改善环境条件奶牛最适生产温度为18~23℃,气温超过28℃,产奶量就会受影响。产奶量越高的奶牛,越易受高温的影响,下降程度为每天3~5千克,高的达10千克以上。在整个高温季节,如不能给予奶牛较好的环境温度,多
上海青是新郑市农户种植的主要蔬菜之一,生长期短,施肥效果受生长期的限制。沼液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含有水溶性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速效营养成分和多种活性物质,便于农作物吸收,适合上海青生长期短的特点。为研究沼液在上海青上的施用效果,新郑市农业局土肥站按照农业部农业行业标准《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了沼液在上海青上的施用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 材料。试验于2010年3月安
一、试验目的  为了解多菌灵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效果,为其在水稻旱育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特设置本试验。  二、试验设计和方法  1. 试验区域 试验选在松桃县孟溪镇寨院村某农户的1块责任田里,面积2亩(没有用完),土质为黄壤,肥力中等。  2. 试验材料 试验药剂为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商品名崔博士,由美国哈佛益农作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水稻品种为中优85。  3. 试验设计 共设7个处理。处
梭子蟹,俗称白蟹、枪蟹、江蟹、膏蟹,是一种较大型的海产蟹类,其肉质细嫩,脂膏肥美,味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蟹肉含蛋白质14克、脂肪2.6克。用梭子蟹精制加工的红膏咸炝蟹是宁波的特产。红膏咸炝蟹肉色洁白晶莹,满壳红膏,清香浓郁,风味独特,格外令人喜爱。在宁波各大饭店酒家请客吃饭,红膏咸炝蟹是必不可少的一道海鲜。   红膏炝蟹的正宗吃法,是不添加任何食材,让炝蟹保持原汁原味。通常吃炝蟹时喜欢与姜醋搭
1. 缸藏法 储藏量较少时,可采用缸藏法。储前先将缸内外洗净,用0.5%~1%的漂白粉溶液将缸消毒。缸底可垫1个秫秸帘子,然后将经药物消毒的辣椒以果柄朝上的形式摆在缸内,摆1层辣椒铺1层沙,沙的厚度以看不见辣椒为准,可一直摆至接近缸口处。或不用沙子,直接将辣椒垛叠在一起,大缸装缸高的1/2,小缸装缸高的2/3,装好后对缸口要用两层牛皮纸或塑料薄膜封严,使辣椒保持较高的湿度,然后将缸放在阴凉处。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