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指导策略

来源 :学生之友·创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xia1987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据调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因为作业而伤脑筋,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将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少写作文等作为对语文老师最大的希望。我们教师能不能设计一些既能深化课堂学习,又有趣的作业呢?作为语文老师,我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积极引入现代教育理念,构建人文交互性作业评价机制,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形成了“以自主学习为主线、以人文互动为主体”的作业设计与指导策略。
  关键词:创新;自主;个性化;互动
  语文是富有创造性的学科,目前创新教育在阅读教学中已被教师们充分注意到,然而很少会有人留意学生的作业也同样需要创新。作业是语文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获得,技巧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体现创新的多元复合体。
  一、“文本作業”变为“个性形式”
  新课程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作业应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一座桥梁。我鼓励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可以用图画、照片、剪报、互联网资料来表达,甚至可以用手工制作、植物叶片,用创作的乐曲,用摄录的活动录像,用排练的短剧或小品来表现……鼓励学生以看、听、触、闻、尝、摸和想像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
  二、“被动完成”变为“自主学习”
  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必须尊重受教育者——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此要尽可能的创造条件,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传统的语文作业无非机械、重复地抄写,令人头疼的背诵,题目陈旧的作文。学生犹如疲惫不堪的渔夫在无边的苦海漫无边际地漫游。为此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完生字、新词后,不再让学生机械抄写,那些已经记住的生字、新词可以不抄写,难记的字就读一读,记一记,再工工整整地默写一次,布置作业时充分信任学生,承认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自主学习。结果他们想方设法不抄生字,记生字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习效率竟大大提高了。如有位学生记“赞”时说:“有两个先生家里有很多宝贝,我称赞他们真有钱。”字形、字意、运用全会了,我想这不得不说是“创新思维”帮的忙。
  三、“整体统一”变为“体现层次”
  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也可一改以往命令式、强制式,给学生的作业也开设一个“自助餐”,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氛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语文能力。
  四、“标准答案”变为“合理回答”
  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黄全愈博士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讲到:“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有‘创’才有‘造’。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如果我们拒绝学生打破常规的举动,那我们也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拒之门外。学完《争吵》一课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你喜欢文中的谁?喜欢他的什么?大部分学生谈到喜欢克莱谛,有一个学生却对克莱谛的做法提出了批评意见,认为克莱谛只看重友情,忽略了原则,应该对“我”的报复行为提出批评。我认为评价这样的回答不在于看学生提供的答案是否标准,而在于看他的思维过程。也就是说不在于看学生答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他为什么这样说,说的有没有道理,有没有独特的思维方法和理解角度,这种与众不同的意见有新意,应予以肯定。
  五、“单一评改”变为“人文互动”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善于发现并欣赏每个学生的创新活动。
  一个同学在作业本中粘了两份折纸,并留言让我打开看看。原来是涂满黑乎乎铅笔印的纸片,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两枚硬币的图案。这一下使我联想起童年时候的情景,我也曾调皮地把纸片蒙在硬币上,使劲地用铅笔在纸上涂抹,然后举起来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的更清楚……想到这儿,我在作业本上写下了我的评语:“看来,你花了许多功夫,很认真!王老师小时候也这么做过,不同的是,我挨了老师的痛骂,呜……”你猜,学生看到这样的话语,会想些什么呢?第二天,作业又交上来了,在我的评语后面多了一行小字:“哦,是吗?看来你比以前的老师好多了!”
  你看,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做法是可行的,还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宽容与和蔼。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一句话,普通的作业活动,应是一种师生共同进行学识交流、情感沟通、志趣相融、教学相长的发展过程,应成为学生人文素养形成、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作为英语学习的重难点内容,在教学中应该引起重视,从而为学生的英语技能全面提高奠定基础。本文将从日常练习、趣味教学以及分层培养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提高高中生听力水平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趣味教学  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对于学生们来说至关重要,关乎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更关乎学生的未来发展走向。学生们通过之前阶段的学习对于英语课程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学习经验
期刊
摘 要: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是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由传统的单纯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性和探索性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合理的课堂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去完成,教师则做好引导、点拨、总结及评价。本文以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主体地位;平面镜成像特点  新的教育形势下,如何在课堂上彰显学生主体地位成为重要的教学课题。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与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情景教学法以其显著的优势在各科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学好数学,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起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景教学法;生活情景  情景教学模式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期刊
摘 要:“解决问题”式班会课是针对班级具体问题开展的议事型班会课,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班级管理的利器。本文对两节“解决问题”式班会课的开展情况进行思考总结,并得出几点开展此类班会课的启示。  关键词:“解决问题”式班会课;启示  最近观摩了两节主题班会课。授课对象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主题关于一次月考,选取角度不同、落脚点有差异,一节关于心理疏导和励志,一节关于学习和考试的反思总结,风格迥异
期刊
摘 要:本文立足城乡转型学校中数学日记的作用,从知己知彼,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过程回顾,帮助学生明晰过程;习题分析,帮助学生进行反思三个方面展开探究。  关键词:城乡转型学校;数学日记;深度学习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越来越多的农村向小城镇发展。在教育行业,城镇提出了比农村更高的要求。而在教学结构中,乡镇最主要的学校为小学,故提高小学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很长时间以来,在口语交际这一块,语文教学保持着空白。因而,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仍然处于一个起步阶段。笔者任小学语文教师多年,一直十分重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本文进行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简要论述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故事绘本;口头报告;学习情境  如何恰如其分的表达自己,并和人进行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越来越关注,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使得学生的音乐学习,发挥其最大的效益,也逐渐被广大音乐教师所重视。而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不仅是培养高中生音乐素养的一种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必须重视德育与音乐的有效结合,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式,以提高高中生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德育  音乐作为重要
期刊
摘 要:所谓作文结构就是指整篇文章的段落布局,可以说是作文的“骨骼”。因此,教师要加强对作文结构的指导和教学,必须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结构。新课改要求教师加强对培养和提升初中生写作素养的重视,在日常的作文指导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不同的作文结构,充分地开掘学生的内部潜能,使学生联系以往的经验创新结构,最终写出一篇结构完整、严谨的作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结构;写作技巧  由于大部分教师盲目地追求学
期刊
摘 要:课堂导入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良好的课堂导入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积极创设高效的课堂导入方法。下面,笔者将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生活经验等方面出发,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导入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导入;信息技术;激发兴趣;生活经验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导入往往
期刊
摘 要:隨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口语表达要求越来越高。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对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借助语文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本文将从讲解口语表达,加深学生口语表达认知;进行口语训练,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开展演讲比赛,提供学生口语展示机会三个方面,围绕口语表达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策略运用这个主旨展开系统而具体的论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