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艺术新的生命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二度创作一直是钢琴演奏中需要进行思考的独立问题。钢琴演奏是依照作曲家所创作的曲谱进行演奏,那么对于不同的演奏者来说,其对曲谱理解不同,演奏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思想情绪必定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就被称之为钢琴演奏的“二度创作”。其不但充分表现了音乐作品的创作价值,同时也赋予了音乐艺术一种全新的生命意义。
  关键词:钢琴演奏 二度创作 艺术 生命
  一、钢琴演奏中二度创作技巧
  钢琴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在演奏过程中,必须激活音乐创作中的生命力,同时还要通过二次创作赋予其全新的血肉,给音乐欣赏者全新的听觉盛宴,让其不但能够充分地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同样也能够在音乐中得到不同的感受,实现情感的共鸣。想要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要掌握钢琴演奏中的二度創作技巧。
  (一)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研究
  想要对一首原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就必须要对原作品风格和内涵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需要对原曲创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了解,音乐本身也就是借助于音符将自身的思想感情进行体现,所以想要准确诠释一首作品,只有透过音符发掘内涵,才能真正的打动听众,同时也能够引起演奏者的联想,激发其创作兴趣。作者的生平经历也就是了解作品内涵的重要资料,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必定会对其思想和音乐风格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音乐风格。想要对作品创作意图和内涵进行了解,就需要详细了解作曲者生平和人生经历。其次还需要对原曲的韵味风格和旋律特点进行研究,其有助于对作品内涵把握。一首钢琴曲目能够真正的深入人心,通常是由本身跌宕起伏的旋律线和完善的语言表达功底决定的。将作品内涵和表现形式均进行准确掌握,采用各种音乐要素将其完美呈现,才能够真正演奏出一首震撼心灵的音乐作品。最后还要对作品的调式和调性等结构内容进行了解,这样不仅能够将其音乐创作本身特色体现,同时也有助于在演奏过程中,对其实施二度创作。
  (二)具有扎实的表现技术和技巧
  演奏者具有扎实的表演技术和技巧,是对音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基础条件。瓦尔特曾经说过:“演奏者的艺术处理和见解越高,他就能更大程度地传达该作品。”甚至还曾经说过只有个性伟大的演奏者,才能够对伟大的创作进行揭示,足以可见艺术的重要性。曾经巴赫也说过,在进行音乐演奏过程中,一个具有敏锐洞察力,并且十分清楚什么是成功演奏的演奏者,往往能够演奏出作品中一些不被人们轻易察觉的东西。这也更进一步说明了钢琴演奏作为演奏者对钢琴音乐作品实施二度创作的机会,其完全也就属于是演奏者以生命灵魂所进行的一次创作行为,其不但能够对原作品的原本风格进行完整呈现,同时也能够在其演奏过程中赋予更为精彩的创作,从而丰富原作品内涵和特色,甚至有的时候还能远远超出原创者的设想范围,让钢琴原曲呈现出一个全新的生命力,满足欣赏者的情感需求。
  (三)注重张扬自身个性,具有良好心理素质
  钢琴演奏就是演奏者的个性表现,每个演奏者的性别不同、家庭环境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等,这些因素均会对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程度和表现技巧的掌握,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其对钢琴曲目进行的二度创作也必定不同。但是我们对于演奏者二度创作的评价和界定,并不是以这些因素为标准,而是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个性的自然流露。每一个演奏者都可以具有自身的个性特点,但是切不可刻意模仿别人,或者具有矫揉造作之嫌。
  二、钢琴演奏中二度创作的独特价值
  钢琴演奏不但是再现艺术,同样也属于是创造性艺术,在演奏过程中极具美学意义,其不但要对原作品具有忠实性,在其二度创作中也必须具有创作性,一部作品如果没有进行良好的二度创作,就不能够体现出音乐作品的演奏美感,同样也不能够对欣赏者带来一定的精神愉悦。二度创作不单单是作为一种演绎手法贯穿演奏过程始终,其更是作为“点睛之笔”呈现音乐作品的音乐精神内涵。因此也就构建了钢琴演奏中二度创作的独特价值。
  (一)尊重不同演奏者的不同理解
  关于钢琴演奏中二度创作,到底哪一种才是正确的选择,一直存有争议。想要对这一问题回答,就必须从音乐作品的存在形式出发。茵加尔顿曾经说过,音乐作品本身也就是客观存在的,就是作曲者的创造性心理因素,采用音符进行记录,虽然说乐谱是一种简单的示意图式记录,但是的音乐家作品的源头就是在创作活动中,其存在的形式就是乐谱。虽然说一曲乐谱很容易就会被保存下来,但是关于创作者音乐本体的意象活动就很难准确把握了。一部分音乐由其乐谱将其固定成为一个本体,但是想要对其原本情感进行呈现却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于钢琴演奏中二度创作的正确性判定,茵加尔顿则认为,只要演奏对乐谱所确定的要求符合,其在演奏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特性,没有在乐谱示意图规定范围之外,全部都可以称之为正确演奏。所以说在钢琴演奏二度创作中,对演奏者的不同理解进行了充分的尊重,其只要不超出其乐谱的明确规定,就可以充分的展示自身个性,演奏者都可以充分的发挥联想和想象,通过二度创作给听众一个美的感受。
  (二)真实反映时代情绪
  钢琴演奏属于表演艺术,其和作品创作紧密相连,又相互独立。其中民族音乐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对国家和人民命运密切关注,站在民族角度进行民族艺术创作,表现出来创作者如火般的民族热情。同样他们以自己如火般的创作热情,对当时的时代情绪进行了真实呈现,借助于钢琴艺术中的民族自豪感和时代背景,将各自民族特性进行了描绘。乐谱创作是进行钢琴演奏的基础条件,钢琴演奏也是乐谱的二度创作,不管哪一种创作均是对创作者价值的体现,同时其也真实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情绪。
  参考文献:
  [1]甘丽娅.钢琴表演二度创作的美学欣赏[J].成功(教育版),2013,(06).
  [2]刘舒吟.二度创作在钢琴弹奏中的作用[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09,(06).
其他文献
第二届“设计中国北京”于2019年9月16日圆满落幕。该展在5天的展期中为31242名包括建筑、设计、媒体等专业人士及公众观展者,呈献了200多个国内外设计品牌,超过1000件家具、厨卫、家电、照明、材料、家居装饰和办公等的精选作品,13个概念性创意装置,40余位演讲嘉宾,近50场讲座及多场遍布全城的设计活动。本次展会围绕当下设计领域最受关注的探讨议题——可持续设计,从设计的可持续性、工艺的传统和
期刊
资本直载了当地渗入到艺术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大浪淘沙过后,留下了一批当代艺术品。那么,这些当代艺术家能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历史的考验?他们何以挺进中国当代艺术前十?数据时代以数据说话,本文便为您直观、有效地解码近5年来他们的拍场表现。据易拍全球来自65家海内外样本拍卖行(如Christies,Phillips、Bonhams,New Castle Art&Antique Gallery、株式会社东京
期刊
摘要:在中国少数民族声乐表演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演员表演心理,临场发挥问题;民族心理,民族环境,民族感受,客体和主体换位,民族起源等民族学方面问题;人类学方面问题;发声技巧方面问题等。笔者试图通过本文,引导少数民族声乐表演者在表演学习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融会贯通,促进中国少数民族声乐表演的发展,提高表演质量水平。  关键词:回族 声乐表演 演员心理 民族风俗 发声技巧  马
期刊
我自放歌向天笑青歌涅槃展翅飞  本届青歌赛上,有些观众开始熟悉一个载满情感的声音,他将每首作品都演绎的淋漓尽致,他的歌声让人立足侧耳倾听,瞬间直击人的心灵,歌手唱的起劲,观众听得过瘾,他就是一路欢唱民歌的东北小伙子——李超,在本届青歌赛上,他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音域,圆润婉转的声音,将他民族男高音的特质天赋发挥的淋漓尽致,此次已经是李超第四次参加青歌赛。第一次参赛时,他还是一名青涩的大一学生,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科技产品的运用,人们的审美情趣,娱乐爱好在不断改变,这给传统的木偶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使这门古老的艺术在传承的过程中陷入了窘境。本文从木偶戏自身的特点为切入点,阐述其存在的必要性及如何保护木偶戏。  关键词:木偶戏 生存 保护  木偶戏,俗称傀儡戏,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技艺精湛,是我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木偶戏是一门包含多种艺术因素,且各种艺术因素完美配合的独立而有
期刊
摘要: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汪立三创作于1979年的《东山魁夷画意组曲》是我国钢琴音乐发展史上的一部优秀作品,本文将仔细分析《涛声》这首钢琴作品的的创作手法和作品所包含的强烈的情感和哲理性思绪,详细阐述“画意”、“琴音”以及作品之外的深刻内涵,为今后研究和学习中国钢琴作品,提供一点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汪立三 重要地位 创作风格  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汪立三创作于1979年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从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作品中的旋律、调式调性、节奏节拍和创作题材等方面入手,通过分析作品中俄罗斯民族民间曲调和民间舞曲节奏的运用,研究柴可夫斯基作品《四季》的民族艺术特色。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 钢琴 《四季》 民族 艺术特色  19世纪也是民族主义的世纪,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音乐色彩感的不断加强,音乐家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注重民族性。特别是东欧(包括俄国、乌克兰、白俄罗斯等以
期刊
摘要:《秋海棠》是“鸳鸯蝴蝶派”作家秦瘦鸥在上世纪40年代创作的小说,被改编成了多种艺术形式,其中,舞蹈《秋海棠》以其舞蹈独有的艺术形式将一位饱经人间沧桑的艺人“秋海棠”的曲折动人故事搬上了舞台。  关键词:《秋海棠》 舞蹈 情感音乐  一、关于小说《秋海棠》  《秋海棠》,号称“民国第一言情小说”,是“鸳鸯蝴蝶派”作家秦瘦鸥在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作品。叙述了伶人秋海棠由盛而衰,由少至老的悲剧的
期刊
摘要:值华南理工大学甲子校庆之际,年仅八龄的艺术学院一力承担了建校60周年庆典晚会筹备、创作、排演之重任。本文以执行者、创编着、亲历者的角度审视和记叙了庆典晚会从筹办到演出的全过程。展现了华南理工大学不畏艰难、一马当先的开拓精神;展示了华南理工大学以工见长、综合发展的骄人成果;体现了华南理工大学艺术教育立足传统、勇于发展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庆典晚会 音乐舞蹈创作 艺术教育 岭南文化  花开花落
期刊
摘要:东北二人转《杨八姐游春》,要“彩礼”戏词具有出奇的“大”、“小”、“无形”、“奇异”、“仙气儿”的特点。“彩礼”戏词从宏观到微观、从地上到天上、从人间到仙界,透视出非凡的意境构建功能和造型功能、白描功能、设色功能、神玄功能,我们不得不感叹这段文学沧海中难觅难书的绝世彩礼单。  关键词:彩礼 嘎古少有 意境奇异  关于婚姻“彩礼”习俗的记载,史见于周代。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