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浅探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jun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幼儿讲卫生、爱清洁的习惯和能力,既有利于幼儿健康,也是幼儿园文明美德教育的一个方面。幼儿园应该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坚持对幼儿进行讲卫生的教育,帮助幼儿改正不良的卫生习惯,使幼儿在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同时,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最大限度地杜绝传染病的发生。
  关键词:培养;卫生习惯;幼儿;文明
  培养幼儿讲卫生、爱清洁的习惯和能力,既有利于幼儿健康,也是幼儿园文明美德教育的一个方面。幼儿园应该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坚持对幼儿进行讲卫生的教育,帮助幼儿改正不良的卫生习惯,使幼儿在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同时,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最大限度地杜绝传染病的发生。
  幼儿期正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候大人对卫生常识教育多是:“不脏不净,吃了不生病的”类似的话。如今,我已是孩子的妈妈了,正好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而且一直都在乡镇幼儿园任教。二十年的工作历程中,我发现:农村幼儿卫生意识还是很淡薄,卫生习惯还是很差。针对这个老大难的问题,我大胆设想几个解决的办法,现在我园正在实行之中,希望有所收获、有所突破。仅供大家参考。
  一、家园共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针对现代家庭幼儿溺爱过度的特点,我们通过家长园地和家长会以及家长个别交谈等方式向家长宣传这些不良行为的弊端,提出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的正确方法,家园配合,通过定期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的知识。家长在理论上明确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安全保健的积极影响,家长意识到良好的习惯对孩子未来生活的重要性。分别通过集中讲座、培训、宣传栏等形式,使家长们能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转变自身的观念,更好地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同时,我们还让家长相互交流家庭教育经验,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在全园开展“大手拉小手,文明一起走”活动
  首先,幼儿园以倡议书的形式向幼儿和家长们发出邀请,引导他们从仪表文明、语言文明、行为文明、交往文明、用餐文明、环境文明入手,以此来规范幼儿、家长的行为;接着师生们利用班级情感空间谈话活动针对怎样创“文明”行为进行相应讨论;同时在班级家园联系板上开设了“文明宝宝”专栏,请家长和教师将抓拍到的幼儿文明行为图片粘贴上去,相互学习借鉴。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感受了文明,参与了文明、提升了文明、传播了文明,早晨当你来到幼儿园时师生问好、家长和老师问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日常活动时小朋友互相帮助的行为比比皆是;生活中老师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的故事在家长中传为佳话。不仅如此孩子们还将校园文明带动了家庭文明,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提升了文明素质,为良好的校园文明氛围以及和谐的社会环境增添了一份力量。
  三、日常教学活动中强化
  1.请你跟我这样做
  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非常复杂、细致的工作。对于天性好模仿的幼儿来说,不管是正确或是错误的,只要是直观形象的,都会成为他们的模仿对象。为此,我们首先从教师自身的生活习惯做起,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先做到,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为幼儿做表率。这样对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多数孩子对洗手很反感,我们做老师的就要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比如在教孩子洗手的时候,我采用的做法是:教师说“请你这样跟我做”,孩子随后模仿老师的动作,边做边说“我就这样跟你做”。照例,我们在洗脸,刷牙,梳头,叠被等活动中,幼儿也很快的跟老师学到了相应的本领。
  2.亲亲你——干净孩子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成为被老师关注的对象,特别是“拉拉手,来个拥抱,亲亲小脸蛋”等亲昵的动作,只要你给与了孩子,他就会显得很乖巧。我利用晨午检的机会,适时对孩子进行卫生教育。教师说:“孩子们好,让老师来看看谁的衣服最整洁,谁的小手真干净,谁的脸蛋白又白……”。xx小朋友你真干净,老师好喜欢你,随后给这个孩子一个甜甜的拥抱。私下里,常常会听到孩子炫耀的话语“今天老师亲我了,今天老师抱我了,老师说她好喜欢我……”。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奖励,时间久了,要求孩子讲卫生,也就成了孩子要求自己讲卫生了。因为孩子明白了“干净孩子才讨人喜欢”这个道理。
  综上所述,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离不开父母和老师的细心教育。特别是幼儿园教师,更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正如有人说,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是啊,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因此,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农村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是我们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正是教育者和实施者,所以,我们要为此而付出,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更加健康地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孙云晓.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2]方洲.孩子的好习惯是这样培养出来的[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专项检查主要分两个步骤进行:一是网上检查。在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市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局通过网络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进行检查。二是实地检查。市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局对未开展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舞蹈是幼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够锻炼幼儿肢体协调能力、能够陶冶幼儿性情、能够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可以让幼儿从小接受美的熏陶。高质量的舞蹈教学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于幼儿的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幼儿舞蹈教学中,由于教师不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选择,使得舞蹈丧失了原本的魅力,使得幼儿对舞蹈学习丧失了兴趣和学习动力。下文主要分析了提升幼儿舞蹈教学魅力的原则,并提出了幼儿舞蹈教学魅力
摘 要:《鼻》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成名作之一,文章取材于《今昔物语》和《宇治拾遗物语》,以内供的心理变化为主线,篇幅短小精悍,內容凝练,文字老辣,对人情的观察细致入微,对人性的阴暗面也做了尖锐的分析。本文将主人公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进行相关理论和概念的解析。通过对小说人物心理的研究,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社会心理学;自我障碍策略  《鼻》从表面上看是一个怪诞的故事,作家文中点出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区编办把推进该项工作全面落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扎实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展开。二是规范程序,严格比对核实。按照“三上三下”工作流程,依据相关
摘 要: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是区别于普通学前儿童教育而言,面向特殊学前儿童的特殊教育,其目的在于保障学前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同时为特殊儿童提供接触社会与身体康复的渠道。当前我国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存在着诸如社会关注度低、法律法规不健全、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家长支持等问题,这需要从国家、社会、家庭三个层面来逐步改善。  关键词: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原则;问题;举措;分析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主要是针对那些在6岁
要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不仅应具有现代教育知识、创新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近年来国内外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