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品德课的导入法和提问法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得,学有所为,我们就需要在同样的时间成本下追求更大的教育效益。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吸引力 ;课堂导入; 课堂提问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课堂的生命力在于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愿意听你的课,如果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毫无兴趣则课堂的效果在哪里?新课程改革,使得教材的内容开始由旧变新,由理论化、单一化变得生活化,由静变动。针对这一变化,在课堂教学具体操作中要让思品教学魅力无限,吸引学生,切实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得,学有所为,我们就需要在同样的时间成本下追求更大的教育效益,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在做好课堂导入和课堂提问得出以下点滴尝试:
  一、做好课堂的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课,往往都有一个好的开头,即精彩的课堂导入。课堂导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起始环节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引入新知识,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学习状态的活动方式。明代文学家谢榛谈及文章的开头时说:“起句当如炮竹,骤响易彻。”那么一堂课的开始,也应该如此。也就是说教师应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学生迅速地集中注意力,激发求知欲和思维活动,引起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做到心动、脑思、口说、手写;同时也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教学要求,并有意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心理和知识上进入听课的良好准备状态,进而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设计出好的课堂导入,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教材,了解学生心理,下功夫研究,进行精心准备。现将常见的思想品德课导入法,浅述如下:
  (一)故事导入法
  在课堂教学中,可针对中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喜欢听故事的这一特点,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堂适度设计故事导入。 故事导入是指教师先叙述一个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生活实例或故事(典故、轶事、寓言、笑话等),以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活动,使学生产生学习新课兴趣的一种导课方式。这种方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有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从而达到其他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
  (二)歌曲导入法
  中学生大都喜欢明星,喜欢流行歌曲,有许多学生精心备有歌本,抄写有许多自己喜欢的歌曲。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导入时,可适当运用“歌曲导入”。歌曲导入是指教师选择与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的歌曲作为开场导入新课内容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创设情景,渲染气氛,使学生迅速进入状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歌曲导入,所选歌曲必须与教材有密切关系,同时歌曲本身必须健康有益,有利于培养学生素质,不能纯粹地追求趣味性。
  (三)漫画导入法
  运用多媒体,设计动漫导入,能创设情景,较快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并在愉快的情绪中获得知识,在轻松的气氛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四)问题(复习)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是针对前面的教学重点难点且与新内容有关的知识,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有目的地听课。在具体导课时教师要善于联系和利用旧知识,把新旧知识加以比较,找出异同,以此作为导课的切入点,设计导语,引出新知。
  (五)诗词、名言、俗语导入法
  课堂导入,适度引用一些诗词、名言、俗语(特别是学生有所了解的),能很快引起学生的共鸣,吸引学生注意力,较快地进入新课程的学习。
  (六)重大时事导入法
  用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时事作为讲解新课的导语,使它成为引发学生注意的焦点,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七)游戏(表演)导入法
  初中生虽已告别童年时期,但对游戏仍然喜爱,教师可根据这一特点,采用游戏式导入,运用于场景性强的内容教学中,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当然,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悬念导入法、情景导入法、发散思维导入法、直观教具导入法等。 不管运用什么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做到:导语的内容要与新课的重点紧密结合;导语既要短小精练、简洁,又要新颖独特;在导入方式上,既要灵活多样,又要讲究综合。
  二、在课堂上有效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提问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是常见的方法。根据教师所设问题的来源可划分为:教材中的问题、活动导出的问题、教师自拟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蕴涵着课堂生成的可能,都有可能引导教学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甚至学生给出的意想不到的回答或者是错误的回答,学生自发的提问等,都是使课堂转变预期运行轨道,呈现新的表现形式的契机。因此,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地、智慧地提问,就成了至关重要的内容。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认为对课堂教学的提问如果做到:“趣问”、“巧问”、“活问”,则更有助于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一)“趣问”
  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强、好玩、自尊心强。设计提问时要充分顾及这些特点,以引起他们的兴趣,不要故意用偏、难、怪的题目使他们感到难堪。优化课堂提问,首先教师要从教材中选择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热点构成提问序列,力求提问过程新颖别致,使学生喜闻乐答,让学生有如坐春风、沐春雨的感受,形成学习的内驱力,激起学生探究的愿望,产生一种学习需要,形成学习的内驱力,课堂上的生成也就变得自然而然了。
  (二)“巧问”
  即找到适当的切入点,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进行提问。“浅”是提問的大忌。“有疑而问”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浅显的提问往往问而无疑,课堂上学生对答如流,表面上是互动得轰轰烈烈,实际上学生怎么也动不了,生成也离课堂越来越远。只有“巧问”,才能真正拓宽学生的思路,引起丰富联想,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课堂教学中来,在不知不觉中生成各种新的认识,收到良好的问答效果。
  例如:一位教师在《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自我保护”教学的“身临其境”这一环节,用多媒体投影三组的漫画:第一组:“香烟陷阱”;第二组:“棒下出孝子”;第三组“暴力抢劫”。当看到“香烟陷阱”时,学生都被画面所吸引。教师及时地提出:“如果有同学请你抽烟或请你看不健康的录像片,你该怎么应对?”。这一问题的提出,学生的表情没有先前那么活跃。他们被以往固定的“老师问,学生答”的模式“锁”住了,同时怕回答错了被听课老师和同学笑话。在这关键时刻,这位教师及时抓住问题的切入点,换过另一种问法:“大家想想三十六计中,可以用到哪些招数?看谁的方法既妙又巧?”这时,教室里再度升温,大家被这个“三十六计”吸引住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各自的内心都在合计着“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声东击西”……,连平时很少思考问题的学生也在想象的空间里放飞自己的思绪,并且生成出很多与众不同的答案。
  (三)“活问”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设计课堂提问还要注意做到避免机械死板,类型应 “灵活”多样。所设问题要做到“活”,则要求思想政治教师在贯彻新课程标准时,根据学校现有的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等,广泛搜集,精心挑选,制作成投影、录像、录音、网页等进行教学以实现教学的开放性,使教学真正走向开放,在教学中设计和引导学生解决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解决途径。
  总之,只要我们这些思想品德教师善于钻研,不但要在上述的课堂导入和课堂提问上多下工夫,还要在其他方面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思想品德课就能越来越受学生欢迎,就能越来越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情感教育论》
  [3]《教育学》
  [4]《教育心理学》
其他文献
上海世博会,到处都被高新科技“武装”起来了。我们就从一些细微之处一窥究竟吧!超级电容车超级电容车顶部有个可伸缩充电器。在乘客上下车时,它会与电缆搭通,完成充电。1400
期刊
我在长春的夏天快要结束的时候想起你,这座城市的柳絮直到7月还在漫无目的地飞扬,这应该是我写给你的第一封信,当你已经不再年轻的时候。岁月一如这座日光通透的北方城市,在你的生命中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传奇,这是一个男人从少年到老年的故事,是他伟大的回忆。  我开始在路过某一条锈迹斑斑的街道的时候想起你,时光和砖瓦一样变成了夕阳的颜色,夕阳也和如今的你一样显得苍茫而淡定。那些一闪而过的念想,水银泻地一般坠
本文以新疆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为实践,采用实践(问题的发现)—理论(课程体系建设)—实验(方案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提出了新疆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策
摘 要: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低年级学生正是智力开发的高峰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促进思维发展。  关键词:兴趣激发; 操作 ; 语言训练; 合作交流; 知情交融 ;培养 ; 数学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放在首位。心理学研究表明:5-6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第三个飞跃期。如果抓住此期进行训练
摘 要: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促进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因此,本文针对探究式教学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中职数学教学 教学应用  1.探究式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1.1创设探究情境。  求知欲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
自学能力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的重要能力,也是一种基本素质。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下面就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自学能力的培养谈几点建议。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意义  当今和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独立学习和工作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一个人如果遇到问题不会想,离开学校不会自学以获取新的知识,
期刊
充分有效地利用极化雷达遥感数据提取目标散射特征是极化雷达遥感应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构造了三个目标概率形式描述:目标相似性参数构造目标平均散射特征描述、目标散射相关阵特征值构造目标散射随机性描述、目标接收总功率构造目标散射强度描述.在目标散射特性的概率形式描述基础上,引入鉴别信息作为目标间的差异量度;这时目标之间的差异可以按照各个波段的平均散射特征、散射随机性和散射强度分别进行量度,为去除冗余信
两个轮子,一个坐垫,一副车架……出发喽!打开这份大折页,一起来回顾过去200多年来所有关于自行车的故事吧。 Two wheels, a cushion, a frame ... ... Departure myself! Op
期刊
随着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在交通运输专业中开设《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讨论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摘 要:中华民族上下几千的历史,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就是那些文字,那些岁月积淀下来的经典。在小学课本中收录了很多古诗,这些距离现代孩子生活年代久远的文字,孩子们理解起来总有些困难。从吟诵到想象画面,再品出韵味,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才是教学中应遵循的规律。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吟诵;想象  纵观我们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古诗教学,有的侧重于讲解意思,逐字逐句,讲得口干舌燥,学生都能把意思说出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