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农贷的精英俘获及其包容性增长效应研究

来源 :中国农村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llpp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中转型经济体的一大特点是呈现出有限的资金被少数精英占有的精英俘获现象,使得广大群体面临严重的金融抑制.优惠性质农户贷款(简称惠农贷)的分类设计和精准施策是纾解农户金融抑制和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抓手,最终有助于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内部发展不充分,畅通国内大循环.本文基于中国13省2532个农户家庭的微观数据,首先运用普通分位数和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惠农贷的精英俘获现象进行了检验,发现这一贷款的确存在精英俘获现象.其次运用工具变量法对六大类惠农贷进行了异质性检验,发现仅有政银保贷款和城乡自主创业贷款存在精英俘获现象,其中前者最为严重;剔除政银保贷款和城乡自主创业贷款后,进一步发现惠农贷有利于中低收入农户发展,进而有助于推动包容性增长目标实现.其政策含义在于:欲破解农贷市场的精英俘获从而更好地实现包容性增长,必须在明确新发展阶段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新变化、新要求和新特征的情况下,既要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机制、分配机制、风险分担机制等机制设计进行良性引导,还应在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超越金融控制的行政思维和"竞争性"的市场思维,培育"多元化""合作性""普惠性"的农村金融服务中介,构建政府、市场、社会机制并存主导的现代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利用2010~2016年的全国地级市数据,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度了农业生态效率,进而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例,实证分析了被既有文献所忽视的农旅融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剖析了政府支持下的农旅融合对农业生态效率的促进机制,并对其非线性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全国层面,政府支持下的农旅融合有益于提升农业生态效率,尤其当融合水平较高时,促进作用呈增强态势;区域层面,东部地区政府支持下的农旅融合推进农业生态效率提升功效最大,中部地区促进作用较之于东部地区要弱,西部地区促进
失地老人作为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因征地拆迁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面临养老的现实问题。本文对苏州“农转居”社区的研究发现,土地征用对失地老人的生活和养老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失地老人以“土地换保障”方式获得了基本的养老与医疗保障。失地老人养老保障标准(养老金)在逐年提高,同时市场、社区、家庭等诸多主体都为失地老人的养老支持发挥了作用。但是,支持主体的多元化及投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养老服务效能的提高,反而出现了福利低位锁定、传统支持衰减、新增资源耗损等“内卷化”问题。具体表现为:失地老人的养老金与医疗保险待遇偏低,集
农村企业遭受的信贷约束不仅来自于正规金融机构,也来自于非正规金融机构,其遭受不同渠道的信贷约束是否相同?不同的信贷约束会对农村企业的绩效水平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使用2017年山东和江苏两省415家农村企业的微观调研数据,通过构建农村企业信贷约束强度指标以及使用广义倾向得分方法(GPS),测算了农村企业信贷约束强度并分析了不同强度信贷约束及不同渠道信贷约束强度对其绩效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1)山东和江苏两省农村企业信贷约束强度为24.60%,其中,正规金融信贷约束强度为25.60%,非正
农牧业生产方式及其转变的决定因素研究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本文使用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的调研数据,利用有限混合模型区分样本异质性的功能,对中国当前肉牛中短期育肥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考察。本文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中短期肉牛育肥可以分为传统养殖和现代养殖两种类型,66%养殖者采用传统方式进行肉牛养殖,34%的养殖者已经转变为现代养殖方式。养殖户参与技术培训、获得金融支持、加入合作社等因素对肉牛养殖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具有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文章认为中国农牧业要尽快转变生产方式,可
理论而言,精确记录且可转让的土地产权能够增加正规信贷供给。然而,理论预期的农地确权对信贷供给的正效应在国别研究中并不具备普遍性。本文利用江苏省9市18县(市、区)786户两期面板数据,结合农村改革试验区的设置和不同县(市、区)之间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进程的差异,采用双重差分法、三重差分法实证分析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户正规信贷获得的影响。结果显示,现阶段仅单方面推进农地确权或允许农地抵押并不能改善农户正规信贷获得,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正的信贷获得效应的产生依赖于农地确权和农地抵押这两个前提条件同时得到满足。另外,信
粮食储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压器。本研究通过梳理美国、欧盟、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粮食收储政策演进脉络及变化动因,发现它们收储演化路径差异的背后也呈现一定规律性。早期各国均面临粮食短缺或农业相对弱势的问题,与价格挂钩的收储政策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平抑市场波动、确保粮食安全的“利器”。随着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各国均经历了生产过剩、库存高企、成本上涨和贸易争端的阵痛期,被迫进入收储政策调整期。受人均农业资源和粮食供求趋紧风险差异的影响,各国收储政策调整路径进一步分化为收储铺底(美欧)和收储稳压(日印)两类。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性目标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根本出路,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农产品营销渠道中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存在违约率高、稳定性低和绩效差的问题。本文从农户视角,结合治理机制的相关理论,运用海南、湖北、河南等6个省份共578份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复合治理“挤出效应”对农产品营销渠道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农产品交易市场E客明存在传统社会规范治理与正式契约治理的渠道复合治理I和关系治理与正式契约治理的渠道复合治理Ⅱ;传统社会期范治理对正式契约治理机制的“挤出效应”负向影响“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模式的稳超性,而关系治理对正式契约治理机制的“挤出效应”却正向影响“农
在经历了多年的农业结构调整与变迁之后,德国这一生猪生产和消费大国的生猪产业远未达到一体化的程度,形成了一种与丹麦、美国等农业纵向一体化程度高的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分析德国生猪产业组织的结构和特点,探寻了德国家庭生猪养殖场如何与市场对接这一问题。研究发现,德国生猪生产、交易、加工、批发零售等产业链环节的经营主体,呈现出组织多元化和多种治理模式并存的局面,表现出“单层体系与双层体系并存,投资者所有型企业与生产者所有型企业并存,订单合作与非正式长期合作并存、以非正式长期合作为主”的特点。此外,农
利用200家单位505个研究团队的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中国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投资、研发能力的变化和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05~2010年年均增长率高达39.9%;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的人力资本和论文质量显著改善,研发能力稳步提升;中国在基因克隆、基因转化和新品种培育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面临挑战。政府需要在人员和经费方面加强顶层设计,探索新的评估考核机制,以集中力量研发出更多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技术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