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初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su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既是一门具有重要地位的基础学科,又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工具,所以帮助学生学好语文非常重要。要想教好语文必须有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法。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既要从理论上掌握教学方法又应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得知识。
  【关键词】语文 方法 兴趣 知识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97-02
  语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文字及语言工具。由此可见语文不仅是一门具有重要地位的基础学科,而且又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工具,所以学好语文至关重要,而小学语文的教学,也成为学习的重中之中。到底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营造平等,活跃的课堂氛围。
  别看孩子小,可想法很多,所以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平等、活跃的大环境,同时研究表明:一个人在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环境中,参与活动的欲望就会被激发起来,表现欲将大大增强,思维也非常活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时间还给学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后,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会轻松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所以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堂课40分钟,要学生在这40分钟内高度集中精力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孩子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那么为了使学生集中精力,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要求教师必需要在新课的导入上做精心的设计。如在上《触摸春天》一课,我让学生上台表演盲人。通过表演使学生感到盲人的生活真不方便。而有—位盲人小女孩虽然看不见事物,而她却热爱生活,感触到了春天的美。她是怎样触摸春天的呢?让我 们去阅读课文吧!这样,会使学生产生兴趣,调动阅读积极性。再比如:在教学(半截蜡烛)这一课时,我先在黑板上画了半截蜡烛,然后请同学说这半截蜡烛能干什么?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个个跃跃欲试,最后让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这堂课学生感兴趣我上的很轻松。当然新课的导入要因文因人而异,如猜谜导入法、谈话导入法歌曲导入法、破题导入法等等,只要选好方法,就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三、注重读中感悟
  学习语文,是一个阅读、思考、写作相结合的过程,读读、想想、写写相结合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为了使书本知识真正变为孩子们自己的知识老师就必须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读,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们教师在指导朗读时,不能生硬的要求学生读得高些、重读、慢些等等,而是让学生用心去读,读出感悟,受到感染。“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 关键的段落,语句反复的读。最终让学生感悟到了,原本是那样美丽壮丽的地球——人类最好的家园,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才造成地球伤痕累累。如果人类在不保护地球,人类将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以读促思,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从而的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发挥电教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以及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调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课件、录像、投影、录音、电子白板,能够直观、形象地认识事物,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喜欢这些新颖的教学手段。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电教手段。
  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尽管作者将桂林山水描写的多么美好,学生也较难体会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针对这一教学现状,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教学情境。首先向学生展示漓江两岸的秀丽风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的桂林山以及清澈见底的漓江水。而后,让学生带着对影像资料的情感体验,感悟课文所体现的意境之美。最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再次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加强积累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断的积累。因此,可以让学生利用生活中零碎的时间去学习,看一点,记一点;积累一些零碎的知识,在不经意中建造自己知识的高塔。鲁迅先生就善于翻阅各门各类的书,随时随地积累自己有用的知识。“要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微小的量的积累,会带来质的飞跃。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只有知识的广博积累,才有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只有学富五年,才能才高八斗。
  做生活的有心人,做语文学习的有心人,点点滴滴地学习,可以把语文学习变成非常有趣味的事情。当人们很随意地学习东西的时候,依着自己的兴趣学东西的时候,学习就会变成一件乐事。
  参考文献:
  [1]傅静.谈小学语文阅读创新教育的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2).
  [2]陈锭之.入情·动情·悟情·言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谈[J].新课程(小学版),2010,(12).
其他文献
我国作家叶蔚林的短篇小说《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和美国作家杰弗瑞·尤金尼德斯的处女作《折翼天使》都讲述了少女集体自杀的悲剧故事。两个故事中揭示了相同的悲剧成因,落后
艾米丽·勃朗特(1818—1848)的《呼啸山庄》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它一反同时代作品普遍存在的伤感主义情调,以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无情的报复,取代了
华裔作家汤亭亭的第一部作品《女勇士》一经出版,便在读者和批评界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小说中,中国传统的神话传说,母亲的鬼怪故事,华裔美国人的生活现实交织在一起,给读者展现了
本篇论文的研究主旨在于对《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盖茨比进行形象分析。通过讲述出身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盖茨比争取理想生活的乐观与奋斗和造成主人公悲惨结局的因素以及一
《苏菲的世界》缘起于苏菲收到一封信,以对话和书信授课的形式,将欧洲哲学历史贯穿在一个个问题中慢慢铺陈开来,唤醒每个人心灵深处对人性哲学的好奇心。本文就以《苏菲的世界》
光源氏の愛を得ながら、彼の浮気を受け忍ばなければならなかったから、『源氏物語』の女主人公としての紫の上の人生は光源氏から大きな影響を受けたと言える。それと同時に
【摘要】数学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如果教师在课堂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能激起学生思维剧烈活动的问题,往往比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更重要。正所谓有效的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
长阳土家族地区廪君叙事与向王叙事并存,存在于各种民俗载体中。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和民俗文化作品,指出廪君和向王非文化同源体,而是文化的综合体,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长阳土家族地
瞬时转速信号中蕴涵有内燃机燃烧和工作状态的相关信息,且转速传感器具有安装方便、适应性强、性能可靠的特点。利用瞬时转速信号进行内燃机工作状态诊断已成为内燃机故障诊
打开记忆的封印,沉沉浮浮出现一页页幻彩的叠嶂;扯一个时光的段落,在起伏的章节里读年华的剪影,无声、无痕,只有匆匆;总想在平仄的时光里,定义一个完整的自我,追寻逝去的时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