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的效应分析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x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土地整理对土壤、水环境、植被、农作物、气候经进行整理。通过生态环境的自动调节作用,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应能够帮助环境进行良好的修复,改善生态环境。目前,我国重工业及各项事业的高速发展,在发展的同时忽略环境保护问题,给国家带来严重的损害,造成生态系统失衡。因此,环境保护问题十分迫切,迫使国家及人类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我国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应能够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
  [摘 要]土地整理;生态环境;改善
  中图分类号:S7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4-0181-01
  前言:文章探讨了土地整理对于生态环境的效应;文中通过两方面进行探讨,一方面是正面影响,另一方面是负面影响;正面影响主要是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其中对于土壤、水环境等环境要素的改善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促进作用;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土地整理过程中,人类活动频繁赞成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情况下会使生态系统自动修复功能得到制约,使生态系统失衡。
  1 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我国坚持人类与环境共同发展的原则。环境保护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应具有双重性,其影响分为两个方面:(1)其负面影响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土地进行整理,造成环境破坏严重。但是生态环境系统具有良好的修复功能,在其破坏后经过调解改善生态环境。调解程度需要时间的积累,长时间保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就会加速其修复的速度。但是,在生态环境调节期间出现人类继续破坏,超出生态环境修复限度后,就会严重损害生态环境,使其不能正常调节,其改善必须通过人为改造进行完善。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改善就会导致生态系统破损,严重影响生态平衡。(2)其正面影响:土地整理能够使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及优化。在土地整理中,对于地质、土壤、植物、作物、水系统等生态环境进行改善,改变土地的空间结构。在土地利用中,经过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一些对土壤起到有害作用的农药的应用,严重破坏了土地的土壤质量、地下水环境、植被等;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对于土地整理,能够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通过土地整理设计中,对于绿化土地的设计、生态环境保护的设计以及对于景观的设计,能够有效的改善自然环境,减少环境破坏;从而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造福于人类。
  1.1 土地整理对土壤的影响
  土地整理中的土地平整工程会对土壤的剖面结构与各种理化性质产生重要影响。指出在日本农地整理过程中,对稻田表层和堤防斜坡土壤的压实是为了降低渗透性,堤防斜坡底下土壤的渗透性低于堤防斜坡顶上,经过整理的稻田发生的侵蚀事件的数量比没有经过整理的要少。土地整理将会对土壤的各种理化性质及相关生态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改变土壤结构和土壤质地,影响土壤肥力,造成土壤污染和加剧土壤退化。土地整理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改变了整理区土地资源的原始状态,可能造成土壤裸露、改变土壤养分循环,引起表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改变,还可能会引起土壤面蚀和风蚀等问题。通过建立土地整理的“压力—状态—影响—响应(PSIR)”模型探讨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认为合理的土地整理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土地整理活动中不合理的土地平整会对土壤环境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1.2 土地整理对水环境的影响
  土地整理的土地平整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会对水环境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土地整理不仅可以改善道路系统,还可以改善水资源管理系统及景观和自然条件。土地整理的措施可能会影响某些水文过程,即渗透、深渗透或表面径流,还可能会影响地面径流生产过程,在大型河流集水区,农地整理对洪水的特点有重要影响。溪流是农村景观的重要构成部分,溪流的生态系统对于保护水生生物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集约化农业生产,土地整理过程中经常部分或全部占用了溪流,从而影响了溪流两侧的植被和河床的生态系统。土地整理会改变水文结构,影响区域水资源配置,影响水环境的质量。农田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对水文环境产生影响,如水库修建后会改变河流下游河道的流量过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弃土弃渣,容易加剧区域水土流失,或者导致弃渣在水体中淤积。
  1.3 土地整理对植被的影响
  土地整理过程中的一系列工程、生物措施会对地表的植被数量、质量产生影响。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和改善生产条件为唯一目标的土地整理可能对生态环境有负面影响。在部分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生态用地的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整理区的植被覆盖率和覆盖程度,导致植被数量减少,植被单一化,植被多样性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频度与强度将会增加,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生存空间日趋减少。
  1.4 土地整理对生物资源的影响
  土地整理工程的实施不可避免会对生物资源产生影响,規划设计中生态用地的减少,必然会减少生物的生存空间,为改善土地质量、促进作物生长而大量使用化学药品会影响野生生物的生存。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和布局重新分布,原有的生物栖息地、繁殖地发生改变,生态环境结构简单化或比以前更复杂,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繁殖环境受到极大影响,对生物多样性存在潜在的影响。在土地整理工程中,水泥铺设的沟渠使整理区域中孤立的斑块栖息地数量成倍增加,而生物生境的破坏和孤立的斑块栖息地数量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田物种的扩散,使群体趋向不稳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
  1.5 土地整理对小气候的影响
  土地整理活动是一个地形地貌重建的过程,其地形地貌、地表植被覆盖、水文结构、土壤结构等受到影响,这些环境要素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局部小气候的变化。土地整理中生态用地较少,可能会导致地表裸露,大气中颗粒物的浓度增加,大气环境质量下降,反之生态用地的增加,如土地整理工程中的农田防护林建设,能够降低风速,涵养水分,净化空气,改善农田小气候。基于地块聚集的土地整理可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在更大及更规整的单元中,地块的聚集能够减少耕作的时间和燃料,从而影响温室气体的排放。土地整理项目的研究发现,完善的防护林建设将使项目区林网控制率达到90%以上,风速降低20%~50%,大大减少了风害。
  2 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如何客观评价这种生态效应,是一个难点问题,也是一个热点问题。当前,有学者通过土地整理后整理区的景观结构、景观功能的评价分析了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利用景观生态评价方法研究了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从整体景观尺度上,土地整理后景观变得更规则、结构更简单,但景观多样性下降;从景观类型尺度上,土地整理改变了耕地、坑塘、农村居民点、道路及沟渠等景观类型的特性,降低了坑塘等景观的生态作用。运用GIS和景观指数,对土地整理后的景观生态效应进行了评价,发现土地利用斑块呈现出数量较少、面积较大、大小变异不显著的特点,表明土地整理在减轻景观破碎化的同时也降低了景观多样性。
  总结
  经过对土地整理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效益分析出,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益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土地整理还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及应用,制约着土地整理,阻碍生态环境的改善。因此,必须增强土地整理是生态环境意识,确保在土地整理过程中促进生态环境效应的良好发挥。增强土地改善的技术水平,引进先进技术,将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应做到优良化作用,促进我国生态系统平衡。
  参考文献
  [1] 任诚.垃圾填埋场扩建环境影响评价及节能环保探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9).
  [2] 王春庭.浅谈环评过程如何控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9).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与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工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本文就新时期里,基层体育工会工作的注意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希望能对基层体育的工会建设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基层体育;新时期工会;工作问题  中图分类号:S7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4-0176-01  一、现阶段基层体育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  1.對工会工作重视不够  很多时候
期刊
[摘 要]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建筑物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是保证房屋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了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特点和施工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4-0164-01  引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环境、施工条
期刊
[摘 要]我国成品油价格的变化主要受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同时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的调控和干预。变化幅度要远小于同期国际油价的变动幅度。当然国际原油的真实价值受到美元贬值的影响,实际的波动幅度并没有如此剧烈。我国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实现了与国际油价接轨,反映了市场供求关系,同时也抑制了成品油价格的大起大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还有很
期刊
[摘 要]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室内给排水和采暖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建筑功能的正常发挥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同时其质量也和居民居住环境的舒适度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这两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面,这样才能避免施工中出现各种质量方面的问题,从而给人们正常的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关键词]给水;排水;采暖;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期刊
[摘 要]市政道路工程有许多不同于其他道路工程的特点,城市道路范围内有各种管线和地下设施需同时施工,为保证城市交通又不允许工期过长,各种城市公用设施、交通设施与道路建设同步建设,加大了工程的复杂性,经常出现一些特殊的质量通病,主要表现在路基与路面、排水系统和辅助性设施,本人结合近几年的施工经验,现就一些较常出现的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市政工程建设 质量通病 预防措施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城乡建设切实关系到广大社会群众的切身利益,对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影响重大。随着城乡建设的大规模开展,旧城改造、新区开发、新农村建设等大批市政工程取得很大成效,但同时,违章建筑增多、拆迁难度加大、房价上涨过快、集中供热矛盾尖锐等关系民生的社会问题也成为城乡建设中不可小觑的矛盾焦点。本文针对城乡建设中的社会管理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乡建设;社会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一直是困扰建筑单位施工质量的主要问题。如果出现的裂缝较多较深,会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结构安全。关于大体积混凝土中的裂缝,由荷载原因引起的可能性比较小,而水泥水化过程中发生温度变化与混凝土收缩产生的温度应力、收缩应力,才是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裂缝问题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大体积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的原因出发,探讨了如何控制温度裂缝的措施,为建筑
期刊
中图分类号:S7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4-0184-01  质量监督的定义是,为了确保实验室内的检测活动满足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所规定的要求, 对实验活动中的人员、设施、环境等影响实验数据的因素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并对记录进行分析。它是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同时也是管理者对检测工作实施监管的一个重要渠道。质量监督不是一种个人行为,它是在一个单位
期刊
[摘 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强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要雇激烈的市场经济下寻求长远的发展,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本文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分析探讨了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加强;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4-0177-
期刊
[摘 要]新时期基层环境监察执法理念的转变中,创新性尤为重要。要在传统的理念上进行创新、改革。将新思想、新形势、新主张加入到新时期理念当中。环境保护是我国坚持的重要原则,在生产生活中必须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但是,目前环境问题依然是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人类活动的频繁、科技的发展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因此,必须从基层抓起,搞好基层环境监察执法理念,使环境保护原则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