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末路

来源 :台港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_ru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人就像一尾蒸熟的蝦,蜷曲在床上。
  他的身体功能,无论是听觉、视觉还是消化系统,样样都在退化,唯独嗅觉不退反进,特别是对花香更是敏锐。
  老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后,急忙伸手按床头的按铃,不一会儿,一名护士就匆匆赶过来问他有什么事。
  “我嗅到花香,是不是有人来送花?”
  护士还没回答。病房门口就出现好几个人,捧着花束走进来。
  刹那间,满室芳香飘溢,沁人心脾。老人激动得半翻过身子支撑着想要爬起来。护士扶住他问是不是要去洗手间。
  他连连摇手:“花,送花的,来了。”
  那几个人闻声朝他望了过来,但只不过一瞥,就转身走了出去,像流星那样一闪就从他眼前消失了。
  “进错病房。”
  老人突然像泄气的气球那样软瘫在床上。
  护士觉得事有蹊跷,凑近老人耳畔问:“老伯,你有什么需要?”“你去看看,那些花,送给谁?”
  老人吃力地从枕头下取出一个小包包,掏出了一张发黄的旧照片。照片里一个英俊的青年满面笑容在接受着一群人献上的鲜花。这鲜花在发黄的照片里历经了半个世纪,仍然妩媚娇丽如故,青年脸上的笑容也犹如艳艳的花儿在枝头怒放,历久不衰。
  老人干瘪的脸上现出了一丝难以觉察的笑容,冬眠在心底的种子开始发芽抽长。
  “老伯,花是送给隔壁病房的一名运动员。”
  老人脸上的笑容绽放了。“对,我,运动员。你看,我的照片。”
  “老伯,花是送给隔壁病房的一名运动员。”
  老人回过神来:“送给,运动员?花?”
  “那名运动员在赛场上受了伤。”
  “我,你看。我,得过国际运动会百米赛跑冠军。他们,送花来了。”
  护士低下头端详着照片,说:“老伯,当年你好英俊!”
  “花,你看,你嗅嗅看,多香!”护士默然瞧了老人一眼:“喝点水吧,老伯。”
  “送花的?”
  护士将吸管伸到老人唇边:“喝点水,花,等会就送来。”
  老人脸上泛起一片潮红。他吸了几口水,喘着气笑道:“不要,再进错,病房。”
  护士转到隔壁病房,十多位粉丝围在病床前。
  “快治好你的脚,再多拿一次冠军!我们为您祈祷!”
  护士轻声问道:“这花好香,借我一下,行吗?”
  征得了同意,护士匆匆捧着花,来到了老人床前,她把花端到老人鼻端。“老伯,花来了,你嗅嗅看,多香!”老人没反应。满室飘溢的芳香凝固了……
  (选自2018年11月3日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浴火凤凰》)
其他文献
写诗与指南针  写诗,指南针;  指向确定的地方  却未必知道  自己在哪里———  或许平放在湖边生满青苔的凉椅上  或许弃置在候鸟群聚的河口旁  或许失落在死火山小屋的小道上  或许掉入宁静蔚蓝的深海中  或许摆放在老妇人衣柜深处的红色八音盒里  或许藏在探险队队长背包的水壶边  或许被送到收破烂的老人那里  或许就在路边而猫咪刚好经过  或许躺在常年在战场夜晚偷偷哭泣军人的口袋里  或许就在
在我的眼睛还没完全睁开以前,北势寮的地图上,已坐落一间“罔市罔市”。那时,我还飘浮在北势寮外海上,尚且可以记起,太阳热腾腾的翻煮海浪。白光烈极,我张开手指,拨开沙砾,丛聚的云——港镇没有KTV,没有电影院,“罔市罔市”却像凭空浮出地表的古老遗址;只知道时间久远,其他的象形与擦痕都无法辨别。罔市、罔市——隔壁的杜龟叔伸出老迈的手去指,对小小的我说,那两个字,你不能乱喊,不能乱说;尤其行经安乐路的菜市
那是芒萁斜在陂陀里  小葉上的金色鳞片  各自叮咚散落  却一同扇出 羽色的洁白  巢蕨就深坐巨树上  每一纬的孢膜比风来得轻  在骤雨过后的青绿之中  荡漾着  涣涣的溪面揉映起一层天蓝  横向逍遥 盼  溪畔乌蕨蔓蔓的隙地  汲 露水一抔  但愿 这样的生命  即是我也即是你  如蕨赤裸  原生
新年伊始,话说遗产,似乎显得不那么吉利,但遗产也是利是,取其大吉大利、好运连连之意。这里就有一个发生在年尾的关于利是的故事。  蒙特利尔市的一个小区,一位来自中国的男士Bennie(本尼)在这个小区经营一个街角杂货店,近十年了,生意不错,好生意与本尼的好人缘有着直接的关系。本尼有着很温和的个性,对好顾客总是笑口常开。而能不急不忙、不愠不恼,从容地应付着往来各类挑剔惹事的顾客,那才更叫本事,本尼就有
一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布恩迪亚上校站在行刑队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的第一句。记得我初读此书的时候,这一句就把我震慑住了。西班牙原文我没有查,英文用的是“过去将来完成时”,在文法和语气上,非但可以“顾后”,也可以“瞻前”,甚至有点超越时空的永恒意味,这真是大手笔。一位美国作家曾经说过,第一句写好了,小说就成功了一半。  为什
離 席  梦里设席,张开巨大桌巾  风声盘踞无主的位子  仅剩的夜雨留在窗台  黑色之手浇灌,未现形的树  清晨,门把是温热的  阳光晒出日子的焦边  烟灰自顶楼坠地  被未眠的人听见  我与孤独共享一双鞋履  我们赤脚走过整片睡眠  孤独的游戏  孤独的孩子可以变成复数  一个负责倒数,一个负责躲藏  找柔软的皱褶,躲进  棉被深深的静脉  在睡眠的矿山,孩子慢慢  变成巨人  床尾露出巨大脚掌
水星  蓦然回神,我的心跳  已经是一条直线,像是笔直的公路  生命没有原来想象的这么远  山上的风好高大  不必奔跑,纸鸢已壮阔飞翔  你的唇和拥抱也曾经  带着我离开这个地球的轨道  不再是你眼里的冒险  一缕烟,一条线,一滴夕阳  那么安静的风。  让我成为风,安静的线条  弯弯曲曲,折成各种形状的笔画  繁体的,跟随你的指尖滑动  任你修改、移送、删除  感觉你手指触动我的胸口  直到亲爱
摘 要:随着《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清初边疆局势逐步稳定,一统格局初步形成。在此形势下,清朝统治者一方面继承历史传统进行《一统志》的编纂,一方面利用传教士的西方测绘技术绘制《皇舆全览图》,以展示其“天下一统”的政治成果;而厘清中朝之间尚不明晰的边界,则成为推进这两项政治工程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朝鲜李万枝越境杀人事件,不仅为清廷派员进入朝鲜勘测边界、绘制地图提供了契机,而且成为清廷下决心彻底解决越界流
“念完这个故事就该睡啰!”我掐住棉被的两角滚向你,像一条以厚皮包裹得隆重的毛毛虫,你微笑视我,弯身抚摸如临可爱的小动物,然后回过头从床边书架上随心抽选出一本绘本,腰身倾压着枕头斜卧,书页便这么地自你口中铺展开来,我就安心地闭眼跟随你的语调,走出幽明的道路再向前迂回,我喜欢孑然地置身于未知的广袤;有时猝不及防被你摇醒,兴奋地指认画面中的惊奇,我仔细笑纳以便等会儿翻个身在梦里继续按图索骥。  幼年的故
摘 要:清代藏书家张金吾的学术取向中,以重视藏书、提倡读书为学问品行之本,推崇先贤、博采众长为学术研究之基,突破旧例、创设新制为学术精进之路,考证谨慎、不下妄语为学术立说之范。这些学术取向的形成与其家学渊源、个人的学术自觉及当时的文化氛围息息相关。正是秉承上述学术取向,张金吾在目录学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不仅保存了丰富的书目文献资料,还创新体例,辨彰学术,考镜源流,而且留下了大量的目录学著述。这些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