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育中的生男偏好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8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口数量飞速发展,即使中国地大物博,也承受不住人口的成倍增长,这一成倍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出现了男女性别比例的严重失衡,这与人们心中的“重男轻女”观念也是分不开的。生男成了农村生育中的必然,每个家庭中至少有一个男孩,本人通过对家乡生育情况的了解来分析农村的生男偏好。
  【关键词】农村;生男偏好;压力;从众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性别比持续偏离正常水平,随着人口普查数据的发布,人们开始关注性别偏好,尤其是在传统观念仍存与人们心中的农村,这种性别偏好显示的十分明显。在我所在的农村,几乎每家都有一个男孩,因为男孩不只是简单的劳动力,还是父母在村中生活的骄傲,最重要的是男孩是家庭的继承人,为祖宗延续香火,传宗接代,所以没有男孩是一件十分丢脸的事情。这是男权社会的遗留,这也是传统“重男轻女”观念的羁绊。
  1.性别选择:从别无选择到选择自由
  性别选择,是生育当事人对后代性别选择的一种自主自决的行为,这种行为手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传统社会,尽管人们普遍存在着重男轻女的生育选择倾向, 但由于生育科学技术的落后, 当时并没有选择子女性别的自由。为实现生男的愿望, 往往采取反人道和不道德的手段。随着现代生育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对生育性别的选择获得了相当的自由,最明显的就是B超检查,在生育之前,父母就能够知道下一代的性别,所以想要生一个健健康康的男孩是很容易的,而且不必担心无辜生命的流失。①
  人类在生育性别选择上从别无选择到选择自由,这是人类生育技术的重大进步,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人类认识自身的重大进步。不可否认,生育性别的技术 选择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从社会的角度看,应该合理的控制人口生育性别,保持和维护人口生育性别的基本平衡,如果让人们自由的做选择,那必然会对社会人口性别结构的优化造成严重威胁,也就是会出现现在农村的生男偏好!
  2.农村生男偏好的现状
  在该村,几乎每家都有一个男孩,即使没有男孩的,也会把女婿招到家里。现在的家庭生育基本上分三种:一是第一胎生的是男孩,那么以后的生育就比较随意,这一类型的家庭比较幸福,如果只生一个负担也比较轻;二是第一胎生的女孩,而第二胎生的男孩,这一类的家庭是最圆满的,一男一女是最理想的家庭结构;三是前两胎都是女孩,那么家人就开始计划生第三胎,这一类家庭就会钻计划生育的空子,选择到外面去生育,当孩子出生以后再带回来,孩子没出生是危险的,如果出生了就不会担心被扼杀。
  农民对生育男孩的期望度很高,如果仅能生一个孩子,生男孩的愿望是最高的,但是如果有第二个孩子,“一男一女”是最理想的选择。如果前两胎都不如愿,那么就会冒险生第三胎,甚至是第四胎,直到生出男孩为止。所以生男偏好在农村是普遍存在的,这不是简单的传统思想所束缚的,影响这一现象的因素还有很多。
  3.影响生男偏好的因素
  3.1压力的聚合
  (1)传统的压力。传统文化强调香火绵续,每一个家庭中的父子都是这绵续链上的一个节点,家里的一代中没有男孩,也就意味着这个链的断裂,这一点无论是从经济或社会意义上看,都是致命的。②(2)攀比的压力。在现在的生育数量被严格的控制下,村民会采取违规的行为来达到生育男孩的愿望,它向人们传输了如何很好的躲避计划生育政策,以免受到惩罚,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这一压力促使人们更加偏向去选择生男孩。
  3.2从众心理
  农村的生男选择往往是不自觉的受到了来自群体的压力,而且主要是那些有男孩的家庭群体。群体压力必然会带来个人的心理冲突,迫使个人在归属于群体还是坚持独立中作出选择,个人会按照在自己所生活的文化环境中占优势的模式来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即从众现象。
  3.3生产力
  在农村,男人作为一个必要的劳动力群体而存在。尤其是在农耕时代,这种劳动力更是必不可少的,即使现在的社会发展了、变化了,但是还没有达到完全机械化的程度,所以生男也是农村家庭所追求的重大目标。而且目前,农村主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农业的重担大都由各个家庭独自承担,因此,对于具有较高生产价值的男性劳动力期望更高。
  4.未来的展望:生男偏好的弱化
  从该村现状来看,农村的生男偏好仍是十分明顯的,但是不代表这种现象会一直持续较高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主体逐渐接受更好的教育,社会环境的逐步改善,都会促使年轻的夫妇对生育性别的要求逐渐降低,人们不再只看重性别,而转为看重孕育下一代的质量。
  从其他方面来看,现在的父母不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给下一代,社会条件的允许使得人们更多的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自己本身能完成的事情不会再被束缚。而且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而且将一直进步下去,劳动力会逐渐被机械所取代,这都不再是农村人生男的羁绊。最重要的“养儿防老”问题,可以让社会上的养老机构来代替儿女的养老,而且上门女婿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养老趋势。
  从只看重性别到更看重质量,农村人的生育观念逐渐的改变着,这种生男偏好是可以被交换和替代的,况且这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经济因素左右的,如果帮助他们改变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也将改变他们已往的观念、需求和偏好。 [科]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
  [2]肖君华.生育性别选择的伦理省察[J].湖南社会科学,2003.5.
  [3]江立华,熊凤水.农村生育中的生男偏好—基于皖南H村的实证调查[J].江淮论坛,2007,(6).
  [4]纪哓飞.实践理论视角下的农村生男偏好[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5]陆益龙.生男偏重对农村生育水平的影响[J].学海,2005,2.
其他文献
据印度媒体报道,人类离艾滋病疫苗又近了一步。国际艾滋病疫苗倡议组织(IVAI)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了为期两天的会议。会议中,科学家表示发现了能够阻止艾滋病病毒变种与细胞结合的中和抗体。 科学家们对全球1800个艾滋病患者样本进行研究。  在印度,他们收集了200名没有接受过任何治疗的HIV携带者的血液。IVAI的主任、艾滋病疫苗研究的先驱Wayne Koff博士表示,已经发现能够阻止多数艾滋病病毒
期刊
由两亲/双亲性共聚物自组装形成的具有核壳结构的聚合物胶束,作为载体材料在生物医学上有广泛的应用。其疏水性内核可以负载疏水性药物分子,其亲水性外壳在稳定疏水内核的同时,可以有效增强载体在血液循环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赋予载体长循环和免于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的隐形的优点。亲水外壳还可进一步通过各种化学方法修饰具有主动靶向特性的分子或基团,用以增强载体的治疗效果。上述这些特性使得聚合物胶束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靶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发展清洁、可持续能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是最有希望的可持续清洁能源之一。但是,日照的波动性和间歇性使得太阳能不便于直接存储和分配。因此,将太阳能转换成化学能的形式是方便、经济和有效地利用太阳能的有吸引力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光电化学(photoelectrochemical,PEC)分解水产氢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实现清洁可
我国科学家在863计划等支持下,全球首次育成被称为人类理想“替难者”的小型猪近交系。相关成果“小型猪近交系研究与鉴定”于2013年12月16日在京通过专家组鉴定,被认为实现了猪种质资源创新,丰富了大型哺乳动物近交系理论与实践,达到同类研究国际领先水平。  据该研究第一完成人、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所研究员冯书堂介绍,近交系动物以其遗传高度稳定、基因高度纯合,以及偏差小、可重复性强,而具有很高的生物
期刊
【摘 要】为加快岩巷施工进度,提高岩巷循环单进,必须对旧有的爆破方式进行适当的改进。就目前的钻爆法来说,有如下问题:炮眼利用率低、掏槽孔不合理(布孔不合理、钻孔不规范、钻孔直径太小、装药量少,装药结构不合理)、装药封孔速度慢且不牢固等,该文针对钻爆法施工各爆破要素进行针对性改进,增加了爆破效率,提高了炮眼利用率,降低了循环作业时间,减少了施工作业人员,有效的解决了中硬岩石条件下中深孔爆破的相关问题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2011年我国主要银行年报数据,分析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中间业务发展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收入  2012年两次非对称利率调整意味着中国利率市场化卖出了实质性的步伐。银行存贷款利差趋窄,银行间竞争加剧,主要靠存贷款利差来增加盈利的模式难以为继,中间业务势必成为新的盈利亮点。  1.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  从201
期刊
L-丙氨酸作为一种在食品以及医药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氨基酸,吸引了众多研究人员对其在各种不同的溶剂体系中的固-液相平衡热力学进行研究。溶解度数据在研究物质的固-液相平衡过程中非常重要,而现有的?-丙氨酸溶解度数据大多是在单一温度下测定的,不能直观地反映温度对L-丙氨酸溶解度的影响,也不足以设计L-丙氨酸的结晶过程,因此,本文旨在系统地测定L-丙氨酸在不同的纯溶剂以及二元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
  本实验在大气压下,温度为283.15K~323.15K下测定?-丙氨酸在十二种纯溶剂(水、甲醇、乙醇、
大学生对足球的热爱情绪较高,在高校开展小型足球运动,利用其对场地、人数、组织简单的特点,在高校推广小型足球运动,使更多的学生参加到足球运动中来。推动足球运动在校园的开展,丰富校园文化。  0.前言  足球运动被称为“世界第一运动”。我国足球联赛水平不断提高,高校学生越来越喜爱足球运动,但是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总体水平还较低。目前,多数高校增加招生,参加足球运动的学生变多,场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由于1
期刊
【摘 要】“中国梦”自2012年12月首次推出后,全国上下掀起了梦的热潮。习近平同志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这个梦想,是将个人、国家、民族梦想集为一体的,既是国家的梦想,又是每个国家公民的梦想。既然是每个公民的梦想,那为什么又要强调大学生呢?大学生与群众又何区别呢?当代大学生又会如何影响“中国梦”的实现呢?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使命;伟大梦想
期刊
【摘 要】全国六千多万留守儿童的阅读现状令人堪忧。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和读书环境的缺失,乡镇学校图书馆的不对学生开放,村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空白,让留守儿童离阅读很远。留守儿童已经是一个社会化的问题,我们应该从社会、学校和家庭各个方面入手,让留守儿童有条件从阅读转变到悦读,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让留守儿童的精神不留守。  【关键词】留守儿童;图书阅读现状;家庭阅读环境;学校阅读条件;社会阅读可能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