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自我 尽情释放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l52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英语启蒙阶段,通过“说英语”使学生初步获得英语的感性知识,以兴趣牵头带动开口说英语。教师要给学生多提供口语训练的机会,以口头造句、模仿朗读和情境表演来强化口语训练,提升口语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一些尽情展示自我的口语活动,把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放在第一位。
  一、兴趣牵头,带动学生开口说英语
  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会觉得学习英语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就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因此,教师要把英语课上得生动有趣,就需要用兴趣带动学生说英语的欲望。
  在小学英语五年级上下册每个单元的音标学习中,学习音标、练习发音的活动是比较枯燥的,还容易产生畏惧心理,所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绕口令练习”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练习辅音b发[b]的音:“A big black bear sat on a big black bug.”(一只大黑熊坐在一只大黑臭虫上。)元音[ai]的练习:“I like to ride my light white bike,and fly a white light kite with my wife.”(我喜欢骑我的白色自行车,和我妻子一起放白色的风筝。)辅音[k]的练习:“Give papa a cup of proper coffee in a copper coffee cup.”(给爸爸一杯用铜制咖啡杯装着的好咖啡。)绕口令吸引着学生的兴趣,每个学生都想尝试读绕口令,来证明自己的“伶牙俐齿”,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趣味绕口令使学生乐意张口说英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口语训练方面教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兴趣。对讨论内容产生的兴趣,是学生说英语的前提,也是动力的源泉。因此,教师要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鼓励和引导他们说英语。
  二、创造机会,提供足够的空间练口语
  英语口语的提高需要大量的练习,因此,教师要利用英语课堂为学生多创造机会,鼓励他们多说英语,尽可能地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在讲生词、句式或语法时,可以引导学生造句,表达自己的观点,凡是能够利用的机会都要利用起来。
  在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1 The lion and the mouse”词汇讲解中,教师以例句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单词的含义。理解之后,请学生读一遍例句,并鼓励学生用所学词造句,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如,学习“angry”的用法,例句:“I am angry, because the noise woke me up.”教师引导学生读句子,理解记忆“angry”(生气的)的意思,之后,扩展词汇“be angry at sth.”(生某物的气)和“be angry with sb.”(生某人的气)并请学生用两个短语口头造句:“He was angry with me yesterday. I am angry at the lion. Are you angry with the boy?”尽可能多地请学生造句,为他们提供机会,巩固知识点的用法,使学生在锻炼口语的同时还能锻炼其他同学的听力,听说能力同步提高。因此,可以说口头造句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各项技能的一种方法。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应该把课堂尽量归还给学生,教师要相信学生,放开手让他们利用机会锻炼口语,对于有进步的学生给予及时适当的表扬,让他们获得自信,形成口语训练的良性循环。课堂中的口语训练可以是师生互动,也可以是生生互动,在互动中实现口语交流。
  三、模仿朗读,体验英语的语音和语调
  朗读是提高口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手段,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模仿语音语调,在语境中体验表达的情感,领会重读、弱读、停顿及升降调。大声模仿朗读为学生能够说出地道的英语做好准备,减少由于语音、语调不准确而出现的问题。
  例如,在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7 What's the matter? Story time”中,教师首先播放一遍录音,让学生整体感知“What’s the matter?”的情境氛围和原汁原味的英语口语。其次让学生跟读录音,模仿陈述句“Come and have a pie, Taotao. I want to go to bed.”一般疑问句“Are you ill? Can I have some water?”和特殊疑问句“What’s the matter?”等句子的重读、弱读和语调的升降,通过跟读录音让学生真正学会地地道道的英语。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会非常投入,认真领会,准确把握“What’s the matter?”的内涵,内化情感,积极主动地读出感情,体会出“关心人”的语气和心情,通过声音来传递个人的感受,使声音变得有血有肉,丰富多彩。模仿朗读有助于学生练习地道的英语口语,同时还能够积累词汇、句式,为表达自己的情感奠定知识基础,为下一步的口语表达储备素材。
  通过模仿朗读,学生体验了纯正的英语语音和语调,增添了学生说英语的兴趣。此外,在朗读过程中可以积累很多词、句,为今后的语言输出做好了储备。
  四、情境表演,提升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情境表演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另一种方法。在情境表演过程中通过语言输入获得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再结合以前的知识储备,结合特定的环境,以一定的语气、感情色彩进行语言输出,促进英语口语的交流。
  例如,在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7 On the farm ”一课中的“Story Time”版块,教师先复习有关介绍的英语表达:“This is Mike. Nice to meet you!”通过观看视频或者听录音学习掌握句式:“What are these/those? They are pigs. Are these pigs? No, they aren’t./Yes, they are.”借助一些图片完成小对话练习,熟练掌握句式后,教师再展示農场的图片,让学生模仿视频,利用所学句式进行情境表演(农场秀)。让学生发挥想象创编对话并表演,鼓励学生说英语。在情境表演过程中,学生必须注意倾听对方的问话,考虑如何回答,同时要把语音、语调读标准,才能顺利进行口语交流,表达意图。
  情境表演是锻炼、提升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以口语的形式体现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情境表演能把学生直接带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特定的场合中以适当的口吻,自然地、有感情地表演。同时,在表演过程中,不是一味地背诵台词,而是先通过听对方的口语信息,再做出正确的回答,在锻炼口语的同时带动听力的提高。
  总之,小学英语学习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口语来实现,而英语课堂是说英语、用英语交流的主要渠道和训练场所。教师要把英语课堂的口语训练抓好,让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英语课堂的口语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岳 舒)
其他文献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习惯和观点,所以,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一年级语文课堂现状  一年级学生(6-7岁左右)身心发展上的年龄特性给优良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带来一定障碍。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新学校的教室、教师、课本、课堂等都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期刊
课堂互动一直是课堂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新课程理念下,课堂师生互动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实现课堂互动的良好效果是必须关注的问题。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互动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来展开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构建的是师生间平等交往对话的关系。在课堂中依托对话式教学展开双向互动,体现学生需求、经验和体验,实现师生思维情感碰撞以及密切
期刊
《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指出,高职教育要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充分体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更加明确了高职教育教学为行业企业发展服务的方向。而公共英语如何以需求为导向进行改革,则成为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改革,效果差强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测试改革没有跟上。本文拟从职业需求的角度来探索公共英语测试改革,尝试通过翻转测试模式,把测试融入教学。  一、职业需求导向对
期刊
礼仪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品德素养,而礼仪行为养成的黄金时期则是幼儿时期。所以,幼儿园在担负幼儿素质培养的同时,更应着眼于礼仪训练,着眼于幼儿的终身发展。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幼儿教师更应通过礼仪教育帮助幼儿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一、借助隐性环境,促进幼儿文明礼仪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一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强化其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丰富体验,提升情感表达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教材是学生使用最频繁的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内化语言,推促其习作水平的提升,以学生主体地位为基础,巧用文本资源,推促练笔生成精彩。  一、巧用课后习题资源,做到读写结合  对学生进行语用训练,最根本的还是需要精读文本。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根据课后习题,引导学
期刊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幼儿思维还处于需要借助具体事物支持的具体运算阶段。而节日往往是与幼儿具体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幼儿都比较喜欢节日庆祝活动,在节日庆祝活动中,幼儿可以直接获得情感体验。节日的感染性、实践性以及娱乐性可以为幼儿带来全方位的体验,幼儿在自然、愉快和宽松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技能、认知、情感都会得到提升,这说明在幼儿教育中开展节庆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国外一些幼儿园依托节日开展庆
期刊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听、说、读、写的情感体验过程。语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将教师、学生、教材的情感有机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在此,谈一谈笔者的粗浅认识。  一、引导学生爱上语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包罗万象,学习的时空广阔,我们在生活中时时都在接触语文,也就时时都在运用、学习语文。基于这样的观念,笔者认为:只要学生对语文有了兴趣,有了对它的自觉探讨意识,那么就等于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算术应用题,正是由于他们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我们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例如,在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用计算器计算”单元中有这样一道习题:  “任意写一个三位数(111,222,333,……,999除外),将三位数的3个数字重新组合,求出其中最大的与最小的差。再将得到的差像上面那样重新组合,重复这个过程,你能发现什么?”  
期刊
在幼儿体育活动中充分渗透隐性教育,是促进幼儿知、信、情、行、意全面进步,实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当前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探索、开发和利用隐性体育资源,进一步提高幼儿体育活动的实效性。  一、提高幼儿体育教师对幼儿体育隐性教育的认识  隐性教育作为幼儿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目前的幼儿园体育教学实践中仍受到诸多因素的阻碍。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幼儿体育教师和幼儿园相
期刊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只有密切关注课堂,关注课堂中的“人”,我们才能引领学生的发展向更深处漫溯。  一、渗透审美素养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课堂的点点滴滴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引导学生建立追求美好事物、区别是非美丑、欣赏美与评价美的能力,并由此形成一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