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隐性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2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幼儿体育活动中充分渗透隐性教育,是促进幼儿知、信、情、行、意全面进步,实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当前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探索、开发和利用隐性体育资源,进一步提高幼儿体育活动的实效性。
  一、提高幼儿体育教师对幼儿体育隐性教育的认识
  隐性教育作为幼儿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目前的幼儿园体育教学实践中仍受到诸多因素的阻碍。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幼儿体育教师和幼儿园相关人员对其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不到位,在实践中没有认真地将其运用和渗透到体育实践活动中。
  根据实践调查的结果显示,在不同层级和规模的幼儿园中,幼儿园园长对隐性教育理念的认识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在幼儿教师方面,幼儿园教师和学前专业的教师对于隐性教育理念及其作用的认识相对于其他专业的教师来说要更加深刻。从整体来讲,在当前幼儿体育活动的隐性教育中,无论是幼儿园的管理者,还是幼儿教师,对于幼儿体育隐性教育的认识程度都普遍不够,仍然难以完全满足当前幼儿体育教学的需要。
  在幼儿园体育教学中,幼儿园管理者和体育教师在体育隐性教育认识方面的缺位是制约體育活动隐性教育及其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进行幼儿体育活动时,要提高幼儿园管理者和体育教师的隐性教育理念认识,为其实践奠定基础。
  二、丰富体育活动教学组织形式,强化隐性教育的投入力度
  目前在幼儿园的体育活动过程中,隐性教育实践及其作用明显不足的重要原因就是教学组织形式较为单一、隐性教育投入力度严重不足。因此,幼儿体育活动中隐性教育要想贯彻实施并取得实效,就必须针对性地解决这两个问题。
  首先,幼儿园应对学历较低的教师进行培训和再教育,并针对性地提高其开展体育隐性教育的能力和认识,同时,对于非体育专业的幼儿教师根据隐性体育教育的要求对其进行体育专业基本知识和能力的教育与培训。其次,幼儿园层面要加强对隐性体育教育的投入,从教育教学研究、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硬件设备的配置等方面强化隐性教育的投入力度,为幼儿园体育隐性教育提供有利的环境。
  幼儿园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隐性体育教学的需要,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同时,学校层面强化对体育隐性教育的投入力度则是幼儿园体育隐性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三、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幼儿体育隐性教育路径
  幼儿教育不是单方面的学校教育,也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社会教育的弥补才能构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因此,在幼儿体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在隐性教育中的作用,是提高幼儿体育活动隐性教育效果和完善幼儿体育教育体系的重要手段之一。
  幼儿园或相关教育部门可通过家校沟通渠道让家庭参与到幼儿体育隐性教育中来,让家长充分理解隐性体育教育理念,在与幼儿进行体育活动时利用隐性教育理念对幼儿进行教育,更好地促进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
  在幼儿体育活动隐性教育中利用亲子体育活动、社会体育活动等平台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路径是隐性教育取得实效的有效方法。
  总之,针对性地对幼儿体育活动进行改进和创新是促进幼儿体育活动中实施隐性教育的基本保证。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雅周镇王垛幼儿园)
  (责任编辑 岳 舒)
其他文献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需意识到,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自己不断摸索、感悟继而逐步养成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是不断地唤醒,持续地激励,为学生搭建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平台。  一、建立数学模型,唤醒数学核心素养  通俗地说,数学模型是学生头脑里的一种知识建构,这种建构能够有效联系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主动解构,然后重新建构,帮助他们建立数学模型。在这
期刊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良好外语功底和扎实专业基础的专业人才越来越受市场的青睐。全英语教学便是我国高等院校培养外向型专门人才的一项有益探索。当前,不少学校实施全英文授课并作为本校英语教学的特色,因为它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在真实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能让英语变成获取知识、从事研究和跨文化交流的有用工具。因此,我院也将全英语授课纳入教学计划,将其
期刊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习惯和观点,所以,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一年级语文课堂现状  一年级学生(6-7岁左右)身心发展上的年龄特性给优良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带来一定障碍。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新学校的教室、教师、课本、课堂等都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期刊
课堂互动一直是课堂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新课程理念下,课堂师生互动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实现课堂互动的良好效果是必须关注的问题。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互动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来展开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构建的是师生间平等交往对话的关系。在课堂中依托对话式教学展开双向互动,体现学生需求、经验和体验,实现师生思维情感碰撞以及密切
期刊
《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指出,高职教育要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充分体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更加明确了高职教育教学为行业企业发展服务的方向。而公共英语如何以需求为导向进行改革,则成为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改革,效果差强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测试改革没有跟上。本文拟从职业需求的角度来探索公共英语测试改革,尝试通过翻转测试模式,把测试融入教学。  一、职业需求导向对
期刊
礼仪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品德素养,而礼仪行为养成的黄金时期则是幼儿时期。所以,幼儿园在担负幼儿素质培养的同时,更应着眼于礼仪训练,着眼于幼儿的终身发展。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幼儿教师更应通过礼仪教育帮助幼儿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一、借助隐性环境,促进幼儿文明礼仪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一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强化其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丰富体验,提升情感表达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教材是学生使用最频繁的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内化语言,推促其习作水平的提升,以学生主体地位为基础,巧用文本资源,推促练笔生成精彩。  一、巧用课后习题资源,做到读写结合  对学生进行语用训练,最根本的还是需要精读文本。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根据课后习题,引导学
期刊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幼儿思维还处于需要借助具体事物支持的具体运算阶段。而节日往往是与幼儿具体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幼儿都比较喜欢节日庆祝活动,在节日庆祝活动中,幼儿可以直接获得情感体验。节日的感染性、实践性以及娱乐性可以为幼儿带来全方位的体验,幼儿在自然、愉快和宽松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技能、认知、情感都会得到提升,这说明在幼儿教育中开展节庆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国外一些幼儿园依托节日开展庆
期刊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听、说、读、写的情感体验过程。语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将教师、学生、教材的情感有机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在此,谈一谈笔者的粗浅认识。  一、引导学生爱上语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包罗万象,学习的时空广阔,我们在生活中时时都在接触语文,也就时时都在运用、学习语文。基于这样的观念,笔者认为:只要学生对语文有了兴趣,有了对它的自觉探讨意识,那么就等于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算术应用题,正是由于他们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我们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例如,在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用计算器计算”单元中有这样一道习题:  “任意写一个三位数(111,222,333,……,999除外),将三位数的3个数字重新组合,求出其中最大的与最小的差。再将得到的差像上面那样重新组合,重复这个过程,你能发现什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