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黑格尔《逻辑学》“有”的理解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nr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曾志远,邵阳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摘要:哲学无开端,哲学体系有开端。黑格尔认为哲学是一门圆圈式发展的科学,它的起点亦是终点,它是一个自己返回到自己的圆圈,所以哲学无所谓的起点。黑格尔的《哲学全书》包括三部分: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他的逻辑学也分为三部分:有论、本质论和概念论。
  本文主要浅谈对第一编有论的第一章“有”的理解。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黑格尔在上卷的开篇中提到的以“纯有”为科学的开端的理解;第二部分则重点分析了对“有、无、变”三者的含义和关系的理解;第三部分作为引申,浅谈了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与中国古代道家创始人老子的哲学思想的一些相通之处。
  关键词:有;无;变;黑格尔
  一、对以“纯有”作为科学的开端的理解
  (一)开端是“纯有”,“纯有”即“纯思”
  每个时期的哲学家都在追寻哲学的开端,但黑格尔却认为哲学并无开端,他认为,哲学是一门圆圈式发展的科学,它的起点亦是终点,它是一个自己返回到自己的圆圈,因而哲学便没有与别的科学同样意义的起点。哲学无开端,但哲学体系有开端。
  那么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开端到底是什么呢?黑格尔说:“哲学的开端,必定或者是间接的东西,或者是直接的东西,而它之既不能是前者,也不能是后者,又是易于指明的。”于是,黑格尔把“纯有”作为哲学的开端,因为“纯有”满足了黑格尔对哲学开端的三个要求。
  第一,开端必须是绝对的,它不可以以任何东西为前提,不以任何东西为中介,没有根据。
  第二,纯有符合哲学体系中圆圈式发展的要求。
  第三,纯有作为开端包含着以后发展的全部可能性。
  因此,在黑格尔的哲学里,只有没有任何规定性的“纯有”才是科学的开端,同时批判了费希特以自我为哲学开端的思想。
  (二)从思维和存在同一的角度理解黑格尔逻辑学的开端
  “开端是逻辑的,它应当是在自由地、自为地有的思维原素中,在纯粹的知中造成的。”我们知道,黑格尔哲学的一个重要起点是对康德哲学的批判,康德认为思维与存在的不同一,而黑格尔认为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思维既是主体,也是客体,还是思维方式。黑格尔的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的三者统一,他认为所有一切活动都是绝对精神的自我反思运动。基于此,黑格尔批判了在他之前的关于思想对客观性的三种态度:形而上学、经验主义和批判哲学、直接知识或直观知识。
  第一种态度:形而上学。在黑格尔的《小逻辑》里主要针对康德以前的形而上学进行了批判。“第二种态度:经验主义和批判哲学。经验主义力求从经验中,从外在和内心的经验中去把握真理,以代替和弥补形而上学中纯从思想本身去寻求真理的思维方式。第三种态度:直接知识或直观知识。这种态度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笛卡尔和耶柯比,批判哲学认为思维是主观的,并认为思维的不可克服的规定是抽象的普遍性及形式的同一性,于是认为思维与真理相反。
  二、 对有、无、变三者的含义和关系的理解
  纯有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开端,有和无这对概念是黑格尔逻辑学的基石,是黑格尔逻辑体系的开端,它们贯穿着黑格尔逻辑学体系中的每一环节的概念运动,隐含在每一个概念运动中,蕴含在整个逻辑学体系的思维运动中。一开始,有和无是以纯有和纯无的形式出现,两者都是毫无规定性,此时的“纯有和纯无是同一的东西”,但是两者又有区别,否则黑格尔不会只把“纯有”作为科学的开端。变则是有与无的统一,那么二者是如何统一达到变的呢?
  (一)有和无的同一
  “有、纯有,——没有任何更进一步的规定。”这是黑格尔对有的最初规定,此时的有只是纯粹的无规定性和空,并不包含任何规定和内容。黑格尔说:“有在无规定的直接性中,只是与它自身相同,而且也不是与他物不同,对内对外都没有差异。”因为如果“有”有了规定或内容,那么就会被建立为与他物有区别的东西,则有就无法保持纯粹了,所以,有作为黑格尔逻辑体系的第一个概念,只是纯粹的、空的直观本身。
  因此这个无规定的直接的东西,实际上就是无,比无恰恰不多也不少。此时的有和无是同一的。
  “无、纯无;无是与它自身单纯的同一,是完全的空,没有规定,没有内容,在它自身中并没有区别。”实际上,这个“无”就是“有”的内容,只不过这个内容是空的,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或者说,无是存在于我们的直观或思维中,它是空的直观和思维本身,那个空的直观或思维就是纯有。
  所以,无与纯有是同一的东西,同一的规定或同一的无规定。
  (二)有和无的区别
  在黑格尔的规定中,有和无是同一的,同时他也说过:“无论天上地下,都没有一处地方会有某种东西不在自身兼含有与无两者。”虽说这句话说的是某一个现实的东西,但从中我们能看出,有和无两者的同一并非完全没有区别,两者其实是有区别的同一,否则黑格尔也不用使用两个词去表达意思完全一样的东西。只不过在最初,有和无的区别还没有确定,或者说还没有显现,绝对精神还没有开始认识和反思自己。
  (三)有和无的统一——变
  变是有和无的统一,或者说变是真理。黑格尔说过:“这里的真理既不是有,也不是无,而是已走进了——不是走向——无中之有和已走进了——不是走向——有中之无。”正是在变这一运动中,有和无有了区别,但这区别是通过立刻把自身消解掉的区别而发生的,因为变是一方直接消失于另一方之中的运动,在这一运动中,有和无两者不仅有绝对区别,但又同样绝不曾分离,不可分离。
  此时的变作为有与无的统一,是规定了的统一,不再是有与无抽象的统一,这说明有与无都在这种统一中。在这个统一中,有与无是作为消逝的东西,是要被扬弃的东西,它们下降为尚有区别同时又被扬弃的环节。
  三、比较黑格尔的思想与中国道家思想的相通之处
  黑格尔是德国伟大的哲学家,看到他的《逻辑学》中的有、无、变之间的关系,很容易联想到中国的古代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和道家的太极图。二者的思想虽然存在差异,却也存在许多共通之处。(作者单位:邵阳学院)
  参考文献:
  [1]徐立江, 常美玲. 论黑格尔的“有”“无”“变”[J]. 学理论, 2013(10).
  [2]王庆原. 有无之辨:对黑格尔有无思想的比较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3]黑格尔. 逻辑学上卷[M]. 商务印书馆, 1996.
  [4]黑格尔. 小逻辑[M]. 商务印书馆, 1980.
其他文献
在讨论“一带一路”战略时,如果只关注中国面向欧洲的西方向量,那么东北亚地区(或东亚地区)的合作似乎就会被遗忘。“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是否会导致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至今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党校要始终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全面落实“主业主课”要求,充分发挥“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重要作用,就需要党校各方面工作整体提高和协同推进.组织
期刊
作者简介:高红,女,汉,天津财经大学中文系。  摘要:从现代管理视角重新审看“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会得到很多有关王熙凤管理素质和管理才能方面的启发,同时我们也能从王熙凤做人之失上,得到很多借鉴和警示。  关键词: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管理;视角  《红楼梦》中有位非常抢眼的人物王熙凤,她不仅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能说会道,阿谀奉承,而且还颇具领导才能和管理天赋。这在她偶然一次协理宁国府中,表现得淋漓
有位教授问美术系的学生:“你们都是学绘画的,整天调配颜色,你们说,世上什么颜色最美?”学生不知何意,个个瞠目结舌。教授停顿片刻说:“世界上最美的颜色是羞色!”这意外的答案使学生一怔,继而是会心的微笑。教授接着说:“羞色使人自爱、自重、自尊、自律。羞色使人止于礼,合乎情,趋向善,臻于美。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感到后悔、羞耻。所以,羞色是文化的色彩,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它会阻止人走向卑鄙。”教授之言,令我感慨
[摘 要]本文从一带一路视域下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内涵出发,结合辽宁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阐述辽宁经济稳增长与调结构二者间的辩证关系,同时针对辽宁省经济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稳增长;调结构;经济转型  [中图分類号]F207;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7)07-0040-04  目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
司法正义一般表现为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两种形式,法律修辞是基于价值判断基础之上的说服与沟通的论证方式。在司法正义的实现过程中,对实质正义的论证必须借助于法官的自由裁
2015年5月18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易纲副行长在上海总部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利率市场化改革、资本项目可兑换、自贸区FT账户等问题听取沪上专家学者和金融机构代表的意见,来自高
奥地利学派的领导成员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就曾这样描述自由经济的运行:  哪里的生产是完全平衡的,哪里就不会出现失业。失业是经济变化的结果,哪里的生产不受主管当局和工会的干预的妨碍,它就永远只能是一种过渡的现象,是工资率改变倾向于消除的现象。①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50年,是经济稳定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50年。但是,在那个时期也存在着经济周期。经济周期
在大陆,学界对学术著作素有研究型著作(如专著)与教学型著作(如教材)之分.从图书馆学和宣传舆论学角度看,专著是国内外各学科专家所撰写的关于某一学科或特定主题的专门性学
在美国对俄外交政策讨论中有两种相左立场。其一,把美国外交视为大战略,有大范围、长期的谋划和视野,由军人、情报人员和外交家组成的专家团队加以实施。其二,美国外交的制定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