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劳技课中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探索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mi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劳动与技术课程也和其他学科一样,积极进行着有益的探索。研究性学习作为在素质教育和创新的思想观念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改变着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劳动与技术课作为一门实践性、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教师更应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渗透于劳动与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以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景,营造研究性学习氛围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创设问题情景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它的突出特征是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而研究性学习本身就是建立在学生兴趣基础之上的一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带着任务在问题情景中产生对完成任务的目标驱动。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创设问题情景,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和情感体验的空间。
  例如,在开展《园艺》教学中进行“园艺概述”时,我以探讨“园艺花木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的问题情景导入,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入手,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饮食与健康”的教学中,我以“今天我吃了什么?”为主题展开讨论,收集数个早餐、午餐、晚餐案例,进行营养分析和热量计算。在“居室绿化”的教学中,我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我是一个小小的设计师,该对家里的客厅、厨房、书房或卧室等,如何设计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绿化方案呢?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
  二、小组合作,发展创造性思维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是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积极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利于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种模式下,不仅关注活动的结果,更关注的是学习的活动过程,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经过交流、整合,学习能力和思维方法得到提升,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例如,在《布艺》“布方便袋的制作”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后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了解有关布制品的基本知识,这在提倡“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的今天显得非常有意义。同时,考虑到制作难度不大、成本低廉,我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己制作富有创意的布方便袋。有的小组制成了像书一样能打开的方便袋,有的小组画上了可爱的卡通图案等,学生通过折布、画线、裁剪和缝边操作,在动手动脑中发展了创造性思维,也培养了学生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三、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分层教学法”是面对全体学生,符合教学过程最优化原理和教学的可接受原则,使不同层次的每位学生都能有所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差异和实际需要进行授课,使每位学生享受均等的机会,使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强化,从而让尖子生、中等生、学困生都能有所提高,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例如,教《工艺制作》中的“中国结的编制”一课,教师示范吉祥结制作方法的过程包括:拉大耳、压耳、拉紧整理再压耳、整理完成四个步骤。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实行了分层教学,对于“压耳”环节,考虑到此步骤较复杂,我采用了教师先演示,学生再操练的形式,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这一环节的操作技术。而在其他的环节则尽量多给学生自学自练自悟,并鼓励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大胆去尝试和探索,以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实践能力。
  四、合理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堂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尤其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课堂教学所赋予的丰富内涵、现代教育观、评价观等都给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开拓了新的视角和空间,通过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完整地评价,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取长补短,全面发展。
  例如,在“现代办公技术”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办公设备、办公室环境的布置和办公室工作的安全健康常识,我组织学生自行设计“模拟办公室”的装备方案。在设计中,只要能体现电脑、传真机、电话机、复印机、扫描仪、打印机等现代办公技术教学设备的基本配置,我都给予好评,如“这样的办公室很干净整洁”、“在这样现代化的办公环境中工作一定很舒心”、“如果能加上自己的一点绿化小创意,办公环境一定会更优美”等,不仅能够给教学提供有益的反馈意见,也保护了学生积极探索的求知欲望。
  总之,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课程形态,高度融合在劳技课教学中,同时又是一种学习方式,积极渗透在劳技课程中。教师应把学生的兴趣作为研究性学习渗透的切入点,保护学生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究精神,既能完成教学目标,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责任编辑 黄 晓)
其他文献
新课标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终身体育是一种现代体育思想,学校体育为终身体育奠定重要基础。高中体育社团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中生提供了增进身体健康、培养体育兴趣、学习运动技能、养成锻炼习惯、发展体育特长的平台,能够促进高中生自我体育意识的形成,从而有效引领高中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要求体育教师关注学生健康长期发展,培养
腐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将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必须通过健全权力制约机制和设计有效的监督制度来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背景下,笔者就如何将“三自”育人模式(即自我规划、自主管理、自我完善)与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相结合进行了有效的探究,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政治课堂的生态构成分析  初中政治课堂主要由主体性要素和环境性要素两大块组成,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了解课堂生态构成才能更好地进行“三自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
有效课堂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逐步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广大教师应当如何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构建有效物理课堂呢?一、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最为重要的内驱力,如果学生是基于兴趣而从事学习活动,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远远高于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时的学习效率,可以说,兴趣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重
初中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一定的探究精神,他们喜欢动感的体育运动,对快节奏的运动更是情有独钟。初中生的这些特点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启发。在体育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等实际情况,把适当的游戏引入课堂是可行的,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告诉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对体育游戏的运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开展体育游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养成热爱运动的好习惯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