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箭升空十星高照 2004中国航天发射满堂红

来源 :太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二号03星转场

试验卫星二号升空





实践六号双星工作示意图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C星


  2004年11月18日,“试验卫星二号”成功发射,为2004年中国航天发射划上了圆满句号。至此,中国航天完成了全年发射8次的任务,共将10颗各型卫星送入太空,显示了中国航天综合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航天发射能力日益增强。
  八箭升空,使得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达93%,超过了国际航天界公认的90%的先进标准。“长征”运载火箭的高可靠性,为中国航天发射的高成功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进行了83次飞行,其中前42次飞行失败6次,成功率为85.7%;自1996年10月以来的8年间,41次飞行全部获得成功。
  十星高照,展现了我国卫星研制技术日益提高,应用卫星走向系列化。这10颗卫星中既有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也有低轨道返回式卫星,还有“试验卫星一号”、“试验卫星二号”、探测二号、实践六号、资源二号、纳星一号等科学试验型卫星。这些用途不同的应用卫星,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航天发射任务的增多,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卫星发射中心加强了综合发射能力的建设,基本达到了可以进行多射向、多轨道、多种航天器的航天发射。
  
其他文献
曾经亲眼目睹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太空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04年9月27日,再次见证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80次发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成功送上太空征程。这是中国发射的第20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这也是长征火箭自1996年10月以来连续第38次成功发射。这是中国航天人向国庆55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1996年10月20日,也是在酒泉卫星发射
期刊
为了加强航天新进员工的培训工作,使新进员工能够全面了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科研生产、民品开发等领域的基本情况,突出集团公司的整体形象,增强新进员工的凝聚力以及献身航天事业的信心和决心,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主办、中国宇航学会具体承办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京区)2004年新进员工培训”活动于9月24日在京隆重举行。    由于本次培训活动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地举
期刊
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无论是在神舟飞船四次的无人飞行试验发射,还是在首次载人飞行试验发射中,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首席摄影师,已年届花甲的田锋同志总是背着几十斤重的摄影器材,在神舟飞船发射首区紧张地忙碌着。  在发射首区拍摄神舟飞船的发射过程难度是很大的。特别是在飞船和运载火箭的装配、调试、测试、船箭结合、转运和上架等一系列工作程序中,既要拍到理想的照片,又不能影响或干扰现场工作。  在
期刊
一根黄瓜三斤重,一个青椒一盘菜……通过航天育种生产的太空蔬菜令人叹为观止,也让我们对神秘太空有了更多的期待。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条件,人类能否生产出征服疑难疾病的药物及对人体健康具有独特作用的太空食品呢?  为拓展航天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促进航天生物产业化的发展,2002年8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发起并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空间生物试验室,这个由十多名博士、硕士组成的研发机构,以采用航天生物技术生产名贵、
期刊
2004年6月2日至11日,“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第47届年会”在维也纳国际中心举行。在为期十天的会议中,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加拿大、德国等联合国外空司的60多个成员国的代表,分别就空间技术给全球卫星通讯、自然灾害预警、农业及医药新品开发、人类生存环境净化等带来的附加利益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生物实验室主任、航天生物专家谢申猛博士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出席了本次会
期刊
期刊
9月9日早晨,长征四号乙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将实践六号A、B双星顺利送入太空,几乎在同一时间,在重庆市奉节县朱衣镇和永乐镇境内,天空突然掉下两个大型的不明金属飞行物。  那两个不明飞行物外形、大小均相同,形状呈半圆锥体,流线型,长约5米,像半截船。材质由铝合金和玻璃钢制成,重约数百千克。  据当地村民曹召清回忆,当天早晨7点20分左右,他刚走出家门,忽见一块巨大的发着亮光的飞行物体从天空呼啸而下
期刊
8月25日,带着美国太空营老师的祝福和学到的宇航知识,60名来自北京和上海等地的中小学生和老师踏上了回国的旅途,这标志着由中国宇航学会组织的“2004赴美国太空营训练航天科技夏令营”圆满结束,中美科普交流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这是中国宇航学会举办的第二届赴美国太空营训练航天科技夏令营,本届夏令营受到了美国太空营的高度重视,据负责太空营国际拓展事务的巴克比先生介绍,在杨利伟上天后,中国出现了航天
期刊
最近,美国轨道复原公司在伦敦的子公司轨道复原有限公司设计出一个名为“轨道延寿飞行器”(OLEV,简称“延寿器”)的卫星平台。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创新性的航天器。它的主要用途就是用来延长通信卫星的寿命。  目前,关于延长通信卫星寿命的方法,主要集中在使用无人航天器。这就是发射一个不装有效载荷,而带有充足的推进剂的卫星平台,把它送到地球静止轨道上,同行将寿终的受援卫星对接,连结成一个整体,用新的平台代替受
期刊
2004年11月18日18点4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声巨响震破了山谷的寂静,在橘红色火焰的助推下,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护送着我国新技术演示验证卫星——试验卫星二号刺破长天,将2004年中国航天“八箭十星”任务中的最后一颗卫星顺利送入轨道。这也是素有“金牌火箭”之称的“长二丙”在一年时间内连续第5次成功发射,这无疑是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座丰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