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rwf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这句话告诉我们,增加阅读量是让学生变聪明的好办法,多读书,不仅能使人变得视野开阔,知识丰富,而且还能使人具有远大的理想,执着的追求。小学生从小进行大量的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了自己的心灵,充实了头脑,让自己终身受益。我曾经对我校三年级以上的同学的课外阅读量和阅读时间进行调查,在调查中显示,有近27%的学生几乎不读课外书,46%的学生每周阅读量在5000字以下,只有27%的学生周阅读量在5000字以上。阅读时间方面,有70%的学生每天阅读半到一个小时,30%的学生阅读一小时以上。显然,小学生的阅读量和时间是很少的。这与“语文课程标”中“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怎样解决拓展小学生的阅读量这个问题就迫在眉睫了。
  一、培养小学生阅读的兴趣
  要让学生真正去主动读书、喜欢读书就要从培养他们爱读书的兴趣做起,从而养成他们阅读的习惯。对于小孩子来说,不同的成长阶段对阅读的要求是不一样的。1-2年级的同学认识的汉字有限,而他们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是在语文老师在教学汉字时,对生字生动而形象的讲解和书写,就在这时孩子们会不自觉地对汉字产生兴趣。一些浅近的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等就最适宜1-2年级的同学阅读的了。3-4年级的同学累计认识的汉字达到2000个以上,他们也已经能运用字典、词典主动认识汉字和理解生字词的含义。学生在自己能大概读懂的基础上,老师还要结合单元导语和情景图,道出个中意义,鼓动学生发挥想象,并真正投入到课文所要传授的信息中去。这个时候同学们更适合去阅读一些优秀的诗文和报纸了。新课标对5-6年级同学的阅读能力要求更加高了,不仅体现在阅读速度的加大,还体现在阅读层面上的拓展,对作品的自我理解。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知识面和生活经历的差别,要想在阅读的兴趣上加大效果,理解作品的意义,这就需要老师多花功夫,并结合自己和他人的生活经历,对学生娓娓道来。对于有相同经历的学生是特别容易产生共鸣的。此时老师需抓住机会,进一步渲染作品的思想,感染其他同学,让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
  二、从兴趣到爱好,培养学生爱阅读的好习惯
  基于课本里的课文有限,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也是有限的,课外读物便成为学生吸取营养的必选之物了。其中,阅读的数量及内容越多,他的认识就越多,感情也会变得更加细腻和丰富。再要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就不言而喻,而老師授起课来也会得心应手。但怎样才能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就是教师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了。
  阅读不仅能让人感知世界上自己没见过的事物,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还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官享受,而这种独特的享受偏偏吸引着读者们不断地去追求更广阔的天地。我现在所教的班级就有一个这样的学生,他放学回家吃饱饭后就拿起书房里的书看,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不做,精彩的动画片他也不去看,伙伴的游戏他不去玩,就捧着手上的书津津有味地看,直到夜深也舍不得放下手中的书去睡觉。能达到这种痴迷的程度是同龄许多学生不能做到的。但这种阅读方式弊病突出,一是阅读没把握好时间,应该去活动放松的时候,他却去读书,身体得不到劳逸结合,长知识了,身体却差了,得不偿失;二是这个孩子已经爱上阅读,并且毫无选择地拿起书就读,无论是《童话》,还是《读者》,还是《传记》类的书籍等,都去阅读,最后就被书本里的语言感染了,连说话也模仿里面的语句,相当成人化,心理不健康地成长。所以我们必须适当引导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进行阅读。
  三、如何进行课外阅读
  (一)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
  老师通过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逐步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因为习惯经反复训练可以成为天性中的一部分。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以课内带课外,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促进课堂上的学习,指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锻炼阅读意志
  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我们知道一人的行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他会根据自己的自觉意识形成一种习惯,去执行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所以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的自觉性意识,让他们形成一种独立自主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锻炼阅读意志。
  (三)创立班级“图书角”活动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必须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形成一股浓郁的读书氛围。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通过让班里的每一位同学自愿的捐出自己收藏的课外读物,拿到班级中互相交换阅读。这样不仅能丰富小学生课外读物的书刊,让他们在阅读中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形成一股良好的阅读氛围,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分享的快乐,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学习之风。
  (四)开展读书活动,促进习惯养成
  1.开展故事演讲比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2.鼓励学生收集优美的词句
  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往往会根据这所学校的成绩达标率作评估,这种模式也会导致这所学校采取强压式的教学方式,从而阻碍了小学生兴趣多样性的发展。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是学习成绩好的就是好学生,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而这些都离不开小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现在自己工作的这所学校他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模式都属于比较健全与科学的。一方面学校会开展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之间具有更多的交流与沟通的方式,从而来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开发智力、促进个性发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要求每一个班级都要设有图书角,让学生把自己收集的课外书带到学校来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相互解读;学校也购置一定数量的图书,这就为他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阅读资源。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知识面,而且无形中也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让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其他文献
课堂师生交往行为是课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所产生的行为。通过数字化课堂观察研究表明,师生关系是一个多层面的关系体系,是由教学关系、情感关系、道德关系等多层面的关系所构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师生交往频率最高的时段。良好的课堂师生交往行为是符合绿色课程指标中提出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要求的。  一、所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我觉得教师要吃透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积极进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环,从教育心理学角度上讲,如果抓住了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减负”是素质教育的举措之一,它向以往的“课堂不会课外补”的应试教育亮起了红灯。学生厌学现象也给基础教育中一些教学弊病敲响了警钟。为了不再有“误尽天下苍生皆语文”的指责,名师们的“情感教学法”“导读点拔法”“逆向思维法”“教学管理法”无疑都成了语文教师们效仿借鉴的法宝。我认为在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教师们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正体现了上述法宝的具体实施和运用,也是新
期刊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育手段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鉴于数学课程自身的特点,对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方面教学存在很大局限性。而微视频的出现,则可以为师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有力的辅助作用。本次培训活动,旨在同各位数学老师一起交流微视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和实践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是当前的主流趋势之一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初中英语教材的改革,农村初中英语教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材内容的设置,学生的学习环境,教师教学理念陈旧等诸多因素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  一、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设置与农村的生活貼近度较低  教材的特点就是贴近生活,使得课堂内容更容易被学生理解。而这种贴近生活是具有相对性的,它更加贴近城市学生的生活,而对农村的孩子而言,英语的一
期刊
我们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课程必将逐步成为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  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创新教育的问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这一舞台,唱出一台创新的好戏。  1.选择“剧本”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其优越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演出什么“剧目”呢?这是一个争论很多的问题。由于缺乏明确的课程标准和相对统一的教材,
期刊
阅读是获取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喜好阅读的人,在博采、怡情的过程中可以长才,与人交流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为人处世行方思远、左右逢源;喜好阅读的人,时刻在与高尚的人对话,生活中总是开眉展眼、怡然自得,任何情况下都不存在孤单。  阅读教学,则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举足轻重。  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阅读能力?《语文新课程标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经验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理。我们应该将“猜想”应用于小學数学教学之中,教师教猜想,学生学猜想,在“猜想——验证”式的学习方式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的思维方式、解决
期刊
单纯性传授知识的教学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现自学方式的变革已逐步成为课堂教学实施的主要途径。我所在的中学里我们几个数学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面临的情况是: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一知半解。七年级学完了,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不会有理数计算,“双基”能力较差;课堂上缺乏积极思维,遇到难题,不是动脑筋思考,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不会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
期刊
新课程提倡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度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如何实现这些评价目标,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学生发展的多元目标要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也应当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反馈学生发展的信息。而单一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很难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探索与多元的目标相一致的评价方法,建立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数学课程评价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包括学生课堂的评价,数学作业的评价,
期刊